濟微中學

濟微中學

山東省濟南濟微中學校是槐蔭區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其前身為濟南二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子女學校。學校創建於1953年。濟微中學現有教學班47個,在校生2510人,在崗教職工145人。其中專任教師123人,中學高級教師16人,中學一級教師26人,國小高級教師31人,3名校級領導,15名中層幹部。由於辦學方向明確,師生同心,校風嚴謹,措施得力,綜合實力迅速增強。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1956年新學期開始,根據上級廠辦學校移交地方的指示精神,學校交給槐蔭區教育局,更名為濟南營市南街國小。1958學校又重歸濟南第二工具機廠,恢復為濟南第二工具機廠職工子女學校。自1960年起,學校開始辦國中班。1970年初濟南第二工具機廠技工學校被撤消,中學班由國小院內遷到技校園內,更名為“濟南第二工具機廠子弟中學”。1973年中學、國小分校,更名為“濟南第二工具機廠子女國小”和“濟南第二工具機廠子女中學”(分國中和高中)。1981年取消高中。2001年3月中學和國小再次合併。2005年7月29日學校正式由企業辦學校轉為國辦學校,被濟南市教育局正式命名為山東省濟南濟微中學 。學校先後被授予“教育部重大項目促進教師成長與學生髮展研究課題教學實驗學校”、“教育部Z+Z智慧型教育平台套用於教學基地國家實驗學校”、“山東省中國小校本研究重點實驗基地”等稱號,先後榮獲“濟南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濟南市綠色學校”、“濟南市新課改先進學校”、“濟南市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教育局授予特殊貢獻獎。教育教學質量的連年攀升,使濟微成為了槐蔭教育排頭兵,擠身濟南教育前列,成為濟南西部教育的一大亮點。學校堅持“立濟世之宏志,從微小事做起”的辦學思想,秉承“用心關注每一個學生健康主動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走“制度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手段,經過多年的探索,學校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辦學機制,辦學特色日益突出。

辦學條件

強化制度建設,突顯人文關懷

1997年之前,學校的管理機制完全按照企業管理模式運行。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除了企業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外,學校自身在制度建設方面基本屬於真空狀態。制度的不完善嚴重製約了學校的發展。如何建立一套適合學校發展的管理制度成了歷屆領導思考的一個難題。1997年,葉京彬同志經民主選舉、廠黨委考查被任命為二工具機集團公司職工子女學校黨政一把手。以葉京彬校長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先從制度下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嚴格規範的制度建設

面對勞動紀律較為渙散,教學質量停滯不前的局面,學校領導班子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結合企業管理特點,在人事制度、工資分配、考核評價、常規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學校管理逐步走向了規範化。

中國小合併之後,根據企業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繼續細化制度建設,出台了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和考核、獎懲細則,並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引入學校管理之中。移交地方之後學校又修定了《濟微中學教師考核評價細則》《濟微中學績效工資分配細則》《濟微中學業績獎勵細則》,重新制定了《濟微中學章程》《濟微中學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聘任方案》等。規章制度從無到有,從建立到完善,用了十年的時間。十年的時間,學校構建起了一個“用能力說話,憑質量立足”,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嚴格的管理,公平的競爭使得教育教學秩序煥然一新,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攀升,辦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連續十年在槐蔭區名列前茅。

規範制度與人文關懷的最終結合

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領導班子越來越意識到,要想繼續深入發展僅靠嚴格硬性的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建立一支以共同價值觀念和信念為核心的教師團隊,增強群體凝聚力、親和力和戰鬥力。在大部分教師由他律走向自律之後,學校在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範制度的同時儘量體現制度本身的人性化。學校將前期制定的“約束制度”甚至“強制制度”軟化,儘可能的考慮到人員的人性化需求,讓教職員工切實感覺到有“人情味”,以使其在遵守制度的同時,更好地真正發揮自己的才幹。如在《勞動紀律考核細則》中對女職工及家有孩子和老人的教職工給予一定的照顧,適當放寬要求。針對退休老教師較多的特點,學校制定了《濟微中學退休教師管理辦法》,使其能夠幸福的安度晚年。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學校有嚴格的紀律要求,每位教職員工卻能舒心、高效的工作,規範制度與人文關懷的最終相結合,實現了管理合力的最大化。

分層培訓,搭建教師成長的平台

教育是用智慧來培育智慧的,有智慧型的教師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學生。學校提出了“要發展學校必先發展教師”的師訓宗旨,確立了“引領地域教育文化,涵寓濟微終身學習”的發展目標。

校本培訓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手段,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中堅持分層次、分崗位、分類別的原則,以全員培訓為基礎,以教師讀書工程為載體,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培訓提高,武裝教師的頭腦,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學校針對青年教師比例大的特點,實施了“卓越”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學校充分發揮學術造詣高、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使青年教師能夠通過教學關、育人關和科研關的檢驗,達到 “一年打基礎,三年上水平,五年成骨幹”的要求。

本著“學校管理要為教師的發展服務”的原則,濟微中學充分利用槐蔭區教育局提供的遠程培訓平台,在財力很緊張的情況下,學校每學期斥資十餘萬元選派中層幹部和骨幹教師到國內教育發達地區學習培訓,接受新理念,形成新思路,感受、理解校本教研的真正內涵。通過培訓,骨幹教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轉變,專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對其他教師的教研意識的提高和專業水平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教研組或備課組教科研的實效性進一步加強。學校還多次邀請市區教研員和專家到學校指導調研,深入課堂,現場指導。通過與專家的交流,老師們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專業技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每個人都非常珍惜學習培訓的機會,一種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被動研究”變為“主動研究”的氛圍日漸濃厚,“學習是最好的投資,培訓是最大的福利”已經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通過外出學習、校本培訓,湧現出一大批專家型教師。目前,學校擁有市區學科帶頭3人,槐蔭區名教師名班主任4人,市區教學能手15人,市區優秀教師16人,優秀班主任15人。教師個人的發展帶動了教師團隊素質的整體提升,在2006年槐蔭區優秀教研組現場評選中,語文、數學、化學教研組均被評為優秀教研組,其中語文組和數學組分獲文科組和理科組第一名;在2007年濟南市優秀教研組評選中,語文、數學、化學、地理和國小部英語教研組均被評為濟南市優秀教研組。2008年,數學組、化學組被評為槐蔭區優秀教研組,語文組被命名為槐蔭區示範教研組。

加強教學研究,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有一流的辦學條件和環境,一流的校園文化,更要有一流的教師連續不斷地培養出一流的學生,這些都需要教育科研做支撐。教科研要以“研”為主,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教育質量持續穩步提高的助推器。濟微中學先後承接了《Z+Z智慧型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家數學課程改革的實驗研究》、《體驗性作文》等各級各類課題,促進了學校教科研的發展,教師的探究意識和研究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除承擔多項省市級以上課題外,學校還把在教育教學中產生的問題與困惑作為研究內容,進行“校本課題”的研究。

聚焦課堂教學促進教科研,依託教科研提高課堂效率,是教科研的根本。為此學校主要做了以下探索:

其一:研究學案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案教學是以學案為載體,學生依據學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為師生“互動探究”提供課堂時空,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大效益。學案分為課前自主學習學案、課堂助學學案和課後複習學案,使用形式靈活,更有利用於教學。

其二:全面實行課堂監測。實現減負增效,實施課堂教學質量檢測是一種很有效的途徑。學校構建了課堂質量檢測體系,通過學校課堂質量檢測小組、教研組內部和教師個人有計畫、有目的、有針對性的三級檢測,有效地促進了課堂質量的提高。三級監測都有記錄、有分析、有評價,年終有考核,逐漸由外部強行檢測發展到教師內在的自我檢測。課堂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的建立和實施,達到了引導教師聚焦課堂,打造高效課堂的預期目的。

辦學特色

生命教育校本教育的開發

生命教育校本教育的開發課程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後,教育教學走向多元化的軌道。為了培養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的健康心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構建健全的人格,濟微中學在認真貫徹實施國家課程、保證國家教育目標實現的基礎上,於2005年開始探索和開發《生命教育》校本課程。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不同,學校一至八年級開設了生命教育校本課程,幾年來,濟微中學以課程整合、活動開展為載體,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積極進行生命的體驗,並有效地整合學校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通過各種活動,從生理、心理和倫理三個層面,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教育是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生命教育”成了濟微中學素質教育深化發展的新亮點。

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的探索和完善

中國小合併以後,學校開始了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的探索研究。合併伊始,學校確立了“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分部負責、分段管理,分層落實”的管理原則。學校通過制定行政會議制度、教代會制度等保證了管理一體化機制的正常運行,在“一貫制”教育思想指導下,學校各部門、各層面根據各自的工作性質與特點,獨立開展工作與活動。

教學方面,學校提出了中國小“整體聯動”的教學管理思路,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實施全面、科學、合理、高效的管理。管理中,既突出中國小共性,實施整體聯動;又兼顧中國小特性,相對分段,獨立運作。在充分考慮中國小教學銜接的基礎上,部分學科組建一至九年級的教研組,制定出九年一貫的學科教學計畫、訓練計畫,使全校教學工作整體聯動,同下一盤棋。在更新管理理念的基礎上,學校提出了“四段一體”的教學新模式,將學生分成四個學段,各學段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實行分段管理,夯實各段基礎,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百行德為首,學校堅持“德育是提高教育質量新的增長點”的理念,根據根據學生管理“四段一體”的特點,積極探索有效的德育內容和途徑。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針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及思維方式上出現的新特點,學校分別制訂了四段德育目標,形成了富有實效性、分層次、分學段的德育序列化體系,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機制。

經過幾年的努力,濟微中學基本實現了中國小之間管理、教學、德育的全方位無縫銜接,初步形成了九年一貫制的學校管理特色。

濟微中學 濟微中學

“給我一個孩子,還你一個人才!”這是全體濟微人對家長的堅定承諾。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體濟微人正抓住難得的機遇,為創造一個教書育人、舒心生活的和諧濟微齊心協力,不斷地努力著。睿智、勤奮的濟微人一定會使濟微中學這壇深巷美酒,永遠香飄泉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