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圩子牆

濟南圩子牆

建國以後,市政建設突飛猛進,交通發達,在50年代即逐漸拆除圩子牆,南面建起了文化路,東西兩面也建有街道、樓房。

清代中期以後,東、南、西3個關廂人戶增加,街道縱橫,商業繁盛,許多達官富戶,商業行店,都住在這些地方。鹹豐十年(1860年),開始興築外郭圩子牆,翌年完成。東在花園莊內、東舍坊一線,南為今文化路路北一線,西為今桿石橋、迎賢橋以東一線,北為包括劉家橋等村莊在內的一線,周共20公里,俗稱圩子牆(亦作圍子牆),系板築的土牆。同治四至六年(1865~1867年),又將土牆改築為石圩子牆,廢除了北面土圩,收縮到城牆的西北角與東北角,周長12221米,高5米,基厚5米,頂寬3.3米,沿圩設有炮台14座,垛口3300餘個。設圩子門7個:東為永固門,俗稱東舍坊門;南為岱安門,俗稱南圩子門;西南為永綏門;西為永鎮門;西北為濟安門,俗稱北小門;北為海晏門,俗稱菜市圩子門;東北為永靖門。嗣後又增開了4個門:光緒三十年(1904年)開闢商埠,為利於城區與商埠交通,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開闢了普利門;民國5年(1916年)又開闢了磷(現改為“林”)祥門;齊魯大學建立,為便利與圩子裡的醫學院、醫院的交通,在南新街南口正對校門處(今山東醫科大學校門處)開闢了新建門;30年代初期又在圩子牆東南角開闢了中山門。至此,石圩牆共有11個門,圩子牆外也挖有溝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