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城鎮
濉城鎮地處福建省建寧縣境中心偏東,沿濉溪環城得而名,自宋遷治以來,為縣政府駐地鎮,是縣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的中心。全鎮共有7 960戶,20 713人。其中,居民7 517戶,19 063人;農業戶443戶,1 650人,耕地2 040畝。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濉城鎮
- 所屬國:中國
- 面積:6.4平方公里
- 人口:20713人
- 行政區類別:鎮
沿革
1988年,民國時期曾名濉安鄉,1950年第一區人民政府所轄城關鎮。1961年為公社一級行政機構。1970年併入城關公社。1976年恢復鎮建制,制名城關鎮,轄民主、復興、新生、 濉城鎮
河東、黃舟坊、溪口6個居(村)民委員會。1996年4月,縣綜合農場、金溪鄉水南村劃入,轄有7個居(村)委會1個場,鎮區6.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由1990年的每平方公里2 763.25個人口上升至2000年的3 242.97個人口。2001年11月,增設水南居委會。2003年7月,開始實行城鎮社區建制,撤銷民主、黃舟坊居委會,保留綜合農場、水南村民委員會建制,社區下設居委會。2005年,轄復興、新生、河東、水南、溪口等5個社區居委會和綜合農場、水南村委會。工業企業
鄉鎮企業
80年代末,鎮政府依靠“四借”即“供技生財、借梯上樓、藉資啟動、借源發展”振興鄉鎮經濟,初步形成以“鎮辦工業為龍頭,居辦‘五小’特色企業為龍腰,個體私營經濟為龍尾的多層次,多種經營形式”的工業區雛形,先後創辦民主棕棉廠、新生衛生紙廠、水泥空心磚廠、新型鋼材製作公司等,總投資達到204萬元。1988年,先後創辦建築、來料加工、商業服務、運輸等7家企業,居委會“五小”企業12家,個私工商戶502戶,從業人員839人,企業總收入564萬元,其中工業生產值348萬元,鎮辦企業總產值297萬元,實現利稅69萬元,個體工商戶總收入532萬元,1994年,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全面規劃創辦黃舟坊沿河一線工業小區的構想,1995年6月26日,鎮黨委、政府正式提出把抓好黃舟坊“沿河工業走廊”的規劃建設列為重點項目。鎮政府規劃工業小區面積7公頃,通過10年招商引資、外引內聯,先後引進工業企業30家,其中引進閩江源綠田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裕芳糧食加工有限公司、千瑩服裝公司等企業11家,規模以上企業3家。2005年小區內工業產值達3億元,實現年利稅3 000萬元以上。至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4 600萬元,比1988年的829萬元,增長17.6倍,工業總產值達到3 750萬元,比增10.7倍。其中鎮辦企業1 380萬元,比增3.6倍,村(居)企業產值800萬元;鎮、村(居)個私企業總數2 031家、比增近4倍。民營經濟
個私經濟企業(工商戶)總產值上升到1.52億元、比增28.5倍。上交稅金780萬元、比增23.6倍,淨利潤850萬元,比增31.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3775元,是1988年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0元,比增1.5倍。城鎮建設
80年代中期,第一波城鎮改造工程從西門開始,後逐步開發改造龍寶路、一支山、王家排、水南將軍坑、黃舟坊三觀堂。1992年舊城改造拆遷工程從衙前巷、南街弄小區開始,至2003年青源巷改造結束,前後歷時12年,共改造面積19 307平方米,拆遷舊房18 676平方米,安置居民239戶852人。先後投資舊城改造拆遷費用2 086萬元,先後改造衙前巷、南街弄、城背巷、河東居民安置房和青源巷5條巷道5 162平方米,已形成民主街向西延伸,建蓮南、北路開通,中山北路下坊段延伸改造,中山南路築成,青山街南北路形成,河東路貫通,使老城區的範圍擴大2倍之多。1994年4月,水南新社區指揮部成立,著手對綜合農場、水南村一片開發新村建設,至2002年水南村先後共開發四期新村建設工程,建房戶130戶(綜合農場15戶和異地災民19戶),建築面積13 499平方米,其中2002年“6·16”因災重建家園69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