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堂紙帖

澄心堂紙帖

《澄心堂紙帖》,尺牘,紙本,1063年作,北宋蔡襄書,行楷,縱24.7cm,橫27.1cm。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

釋文

澄心堂紙一幅,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願為,又恐不能為之。試與厚直,莫得之?見其楮細,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陽日,襄書。

特點

精緻的紙質,配上蔡襄秀致而莊重的墨跡,使得這幅“澄心堂”帖格外顯得清麗動人。全文以行楷寫成,結體端正略扁,字距行間寬緊合適,一筆一畫都甚富體態,工致而雍容。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年款,時蔡襄年52歲,《澄心堂紙帖》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書風的代表之作。

蔡襄學習“二王”、虞世南、顏真卿。此貼依歸“二王”,參以顏公健厚之筆,王顏互用,風貌獨具,以柔翰而發之以勁腕,姿容綽約,而勾勒婉健,筆墨渾厚,氣勢宏大。時有淳淡雋美,更具風韻。

說明

這幅蔡襄書寫的尺牘,又名《澄心堂帖》。宋代士大夫講究生活品味,對於文房用具,尤其考究。蔡襄寫此一信札,便是為了委託他人代為製作、或是搜尋紙中名品-“澄心堂”紙。“澄心堂”紙源自五代南唐,為南唐後主李煜監製的宣紙,據說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在北宋就已經是相當珍貴、難求的名紙了。這幅書跡的紙質縝密光潔,很可能就是蔡襄用來作為“澄心堂”紙的樣本。

作者

蔡襄 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謨。其先本光州人,居興化仙遊(今屬福建省),遷甫田。宋天聖八年(1030)進士,初知諫院畫史館,後兼修起居注,進知制誥,又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再知福州,徙知泉州,治平二年(1065)以端明殿學士,謫守杭州,世稱“蔡瑞明”,謚忠惠。

蔡襄工正、行、草、隸書,又能飛白書,嘗以散筆作草書,稱為“散草”或“飛草”。世人評蔡襄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共稱“宋四家”,在宋四家中最守晉唐法度,康有為稱蔡為“守舊”,蘇、黃、米三家為“開新”。蔡襄傳世作品較少,尚有《山居帖》、《陶生帖》、《皇佑二年自書詩卷》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