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潮劇

潮州潮劇

潮劇又稱潮州戲、潮音戲,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於粵東、閩南、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 潮劇傳統劇目分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文明戲和新編歷史劇兩大類,有劇目兩千多個。傳統劇目在潮劇中占據重要地位,有《荔鏡記》、《蘇六娘》、《劉明珠》等精品劇目;傳統折子戲《掃窗會》、《楊令婆辯十本》、《鬧釵》匯聚了傳統潮劇的精華,被譽為“百花潮中的三塊寶石”。

基本信息

戲曲簡介

所屬地區

廣東 · 潮州

文化遺產名稱

潮劇

遺產編號

Ⅳ—4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

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潮州市

遺產級別

國家

發展現狀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從表演上來看,潮劇的腳色行當中以生、旦、醜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戲《掃窗會》被譽為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劇丑角分為十類,其中項衫醜的扇子功蜚聲南北,為世所稱。老醜戲《柴房會》中,丑角的溜梯功為潮劇所獨有,在戲曲界享有盛譽。潮劇音樂屬曲牌聯套體,唱南北曲,聲腔曲調優美,輕俏婉轉,善於抒情。清代中葉以後,它又吸收板腔體音樂,顯得靈活多姿。潮劇中有傳統曲牌二百多支,樂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國戲曲聲腔的重要資料。潮劇演唱用真聲,唱念用古譜“二四譜”,韻味濃郁。其曲調包括優美柔媚的輕三六調、平正端穆的重三六調、哀戚幽怨的活三五調及輕鬆詼諧的反線調等。潮劇的打擊樂器均有定音,伴奏有復調和聲之美,1950年後為許多兄弟劇種所仿效。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1990年以後,潮劇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和多種現代文藝形式的衝擊,投資減少,人才流失,藝術水平下降,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瀕臨滅亡,正處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之中,亟待保護和扶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