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宋脈文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企業介紹

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宋脈文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宋脈文氏,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單叢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文國偉創辦;公司坐落於鳳凰單叢茶核心產區潮州市鳳凰鎮烏崬李仔坪。集茶葉種植生產、批發零售、技術培訓於一體。

宋脈文氏有限公司擁有生態茶園兩千餘畝,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古茶樹資源200餘棵,更有鳳凰單叢最古老單叢母茶樹700年“宋茶王”;旗下的李仔坪茶業專業合作社擁有契約茶園10000餘畝。

企業文化

傳承千年制茶技藝宋脈文氏致力於潮州鳳凰單叢茶製作技藝傳承和古茶樹保護;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作為鳳凰單叢製作技藝的代表性非遺傳承人,對傳統的尊重與堅持,是其從事20年鳳凰單叢茶製作最大的心得。他的製作技藝源自家族傳承,一直保持單叢茶“單株採摘單株製作”的傳統,從而保證了對鳳凰單叢各大香型的最原汁原味的保留。烏崬頂每年只產一季春茶,春茶的採摘大致在清明前後至穀雨前進行,文國偉嚴格遵循“強烈日光時不採,雨天不採,霧水茶不採”的規定。茶青一般於午後兩點後開採,文國偉對曬青的光照強度和時間掌控恰到好處;文國偉對整個做青和碳焙工序精益求精,每道工序都親自操作、嚴格把關。晾青、搖青、炒青、揉青和烘焙等多個工序均一直沿用祖上傳統制茶工藝,尤其對搖青的力度與時間把握精準,手法精妙;炒青和揉青亦堅持純手工操作,追求經驗、技術與感覺的天人合一。

品牌故事

公元1279年,崖山一役南宋滅亡,右丞相兼樞密使文天祥被俘任元大都,三年後就義;其裔孫文伯平避禍戰亂流離輾轉至鳳凰烏崬,墾山種茶為生。經三年,遇大旱土地皴裂,茶樹幾欲枯死伯平憂心如焚,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一日伯平往山間茶園巡視,忽見遠處有霞光萬道,心中大喜,遂拔足狂奔;但見一塊高數丈巨石佇立眼前,其狀如坐佛,石下有泉汨汨而出。伯平大喜過望,引水澆灌茶樹得活,其後文氏伯平一脈世代在鳳凰山以種茶為生耕讀傳家歷七百餘載傳承至今。
為感念上蒼恩澤,今宋脈文氏發宏願開窟造像,供奉佛祖聚寶如來於烏崬佛石,並將此間故事刻於佛石之上,供後人來訪。
宋脈文氏的品牌背後,是對聖祖文天祥正氣的傳承,以及對千年制茶技藝的世代堅守與發揚。

企業榮譽

2011年獲得《潮州日報》“生態種茶的先行者”專題報導
2012年參與拍攝鳳凰單叢與微書藝術電視宣傳片《品藏》
2012年汕頭電視台知名欄目《今日視線》拍攝“潮汕味道”系列節目,專題拍攝文國偉與宋茶王,宣傳鳳凰單叢
2012年公司選送“宋茶王”榮獲世界茶聯合會第九屆國際名茶評比金獎
2013年邀請汕頭電視台知名生活欄目《生活幫》拍攝“慢游鳳凰”專題節目,宣傳鳳凰山,鳳凰單叢
2013年參與潮州市政府拍攝的潮州山區旅遊宣傳片,宣傳鳳凰山與單叢茶
2014年獲得《潮州日報》“保護宋種古茶樹”專題報導
2014年應汕頭電視台邀請拍攝三集紀錄片《鳳凰採茶季》
2015年公司選送“黃枝香”榮獲廣東省第十一屆名優茶質量競賽銀獎
2016年公司選送“宋茶王”榮獲世界茶聯合會第十一屆國際名茶評比金獎
2016年公司選送“鳳凰紅”榮獲世界茶聯合會第十一屆國際名茶評比金獎
2016年公司選送“蜜桃香”榮獲世界茶聯合會第十一屆國際名茶評比銀獎

創始人

文國偉,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單叢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首批中國產茶區域“十佳匠心茶人”、潮汕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潮州市鳳凰單叢茶產業人才培養工程特聘教授、杭州市茶科所九袋長老單叢茶掌門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潮州市茶葉行業協會副會長、潮州市鳳凰單叢茶家鄉代言人、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國家級制茶師、國家級評茶師。

主要工作成績

1996年至今在烏崬村從事鳳凰單叢茶栽培、製作、銷售
2006年獨資開窟造像”聚寶如來佛”、”佛泉”供路人飲用
2009年在烏崬創辦五百畝十大香型生態茶園(現已擴大到2000畝生態茶園)
2010年獨資創辦潮安縣鳳凰馥之巔貿易商行
2012年創辦潮安縣鳳凰李仔坪茶葉專業合作社
2012年獨資創辦潮安縣鳳凰馥之巔貿易有限公司
2013年獲得高級評茶師資格認證
2016年獨資建造露天滴水觀音
近年來文國偉大力推動鳳凰單叢的品牌行銷,成立公司並推出“宋脈文氏”品牌,通過與汕頭微書藝術家王芝文合作,推出單叢茶高端品藏系列,加強了單叢茶文化的宣傳。同時,文國偉還借力文化傳播活動結交文化名人,著名畫家范曾、書法家楊炳延、雕塑家莊征在品嘗單叢後題字留言,盛讚鳳凰單叢,很好地擴大了鳳凰單叢的影響力。在鳳凰單叢製作技藝的傳承上,文國偉一直勤奮努力,他與鳳凰單叢的研究專家黃柏梓為至交,經常探討研究優質單叢的種養、製作,2013年,文國偉獲得高級評茶師、國家制茶師資格;2009年在鳳凰烏崬投資建設500畝的生態茶園,作為鳳凰單叢茶非遺技藝傳承人,繼續推動鳳凰單叢的發展,現已擴至2000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