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廣東潮汕地區(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即潮汕三市,汕潮揭),秦漢三國名稱揭陽縣,歷代名稱潮州府,當代原稱汕頭市,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
名稱來由
潮汕,潮汕名稱起源自中國近代第一條民營鐵路潮汕鐵路1904 年的興建,廣為人知自1907年孫中山領導的潮汕黃岡起義,廣為使用是在1991年原汕頭市分治為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之後。
建制沿革
現潮汕地區自古同屬潮州府,是粵東首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
·上古
舊石器時代,潮汕已有人類居住繁衍。
新石器時代,潮汕南澳象山文化遺址距今約8000年,是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
·先秦
夏商屬海陽國(南甌國)境;
商代屬南越地;
西周、春秋屬揚越地;
戰國屬百越地。
·秦漢
秦漢三國屬南海郡揭陽縣,轄今廣東潮汕三市、梅州、陸豐及福建漳州的雲霄、東山、詔安、漳浦、平和5縣一帶。
·晉代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古揭陽縣境設定義安郡,析海陽縣北部設定義招縣,義安郡統領海陽、潮陽、海寧、綏安、義招5縣,郡治海陽縣(今潮州),義安郡便是潮州(今潮汕)的前身。
·隋唐
隋開皇十年(590年),原義安郡境設定潮州,潮州統領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6縣,州治海陽縣。潮汕因地臨南海取“潮水往復之意”命名“潮州”。
唐承隋制,仍稱潮州,潮州統領陽、潮陽、程鄉3縣。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州治為今福州)和潮州一部分合置漳州。
·宋元
宋代仍稱潮州,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析海陽縣復置揭陽縣,潮州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潮州下轄聚居潮汕人的海陽、潮陽、揭陽3縣合稱“潮州三陽”。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潮州為潮州路總管府,潮州路仍領4縣,仍轄“潮州三陽”。
·明清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為潮州府,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縣邑擴容,“潮州三陽”析置了饒平(別稱饒陽)、惠來(別稱葵陽)、澄海(別稱蓮陽)、普寧(別稱洪陽)、大埔(別稱茶陽),潮州下轄聚居潮汕人的8縣合稱潮州八邑,也稱潮州八陽,程鄉縣析置了平遠、鎮平2縣,崇幀六年(1633年)潮州府共轄11縣,潮州府商民經商于海內外各大商埠,並設立潮州會館,名號潮州八邑。
清承明制,仍稱潮州府,仍領11縣。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下轄的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3縣與興寧、長樂2縣另設立嘉應州,合稱“嘉應五屬”[37]。潮乾隆三年(1738年)析潮州府海陽縣、揭陽縣、大埔縣三縣地合置豐順縣,置豐順縣後,潮州府共轄九縣: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普寧、惠來、澄海、大埔、豐順縣,大埔縣聚居客家人,故仍稱潮州八邑。
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定潮州府澄海縣沙汕頭為通商口岸。
·民國
1914年民國三年設潮循道,道治汕頭,轄今惠州、潮汕及梅州境共25縣,1936年改設為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當代
1956年改粵東政區設為汕頭地區專員公署,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管轄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豐順、南澳、海豐、陸豐、梅縣、興寧、五華、蕉嶺、平遠、鎮平18縣和汕頭市。
1968年成立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陸豐、海豐11縣和汕頭市。
1983年改汕頭地區設為汕頭市,同年9月海陸豐改屬惠陽地區(1988年1月海陸豐設今汕尾市),汕頭市管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9縣和汕頭市,轄境今汕頭、潮州、揭陽3市。
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即潮汕三市,港澳台和海外仍稱潮汕為潮州。
註:根據當地政府官網整理
地域辨析
· 潮汕三市 潮州八邑
潮州八邑即今潮汕三市和豐順縣,均是從宋元潮州三陽析置,是指潮州府下轄的聚居潮汕人的海陽縣、揭陽縣、潮陽縣、澄海縣、普寧縣、惠來縣、饒平縣和豐順縣8縣。自古地理相連、歷史相承、族群相同、潮語相通,故合稱潮州八邑,而非僅指今潮州市。
· 汕尾市海陸豐
今汕尾市前身是海豐和陸豐2縣(合稱海陸豐),歷代屬惠州十屬,1958年-1983年屬汕頭(潮汕)
潮州人苦難史
內地苦難
潮州人的祖先自古便是因為戰亂而從中原南遷,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亂。一路逃,本來以為安穩了下來,卻每幾百年就要面對一次族群的大災難,後來抗日時期的屠澄海城也是。颱風、地震,抵禦海盜、日寇外,還遭受元軍和清軍兩回大屠殺。中國在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是被少數民族統治,一個是元朝,一個是清朝。都是從北方關外打進來,南宋小朝廷和南明政權只能一直向南退,都在省尾國角的潮汕做最後的抗爭。
潮人信仰
頻繁遭遇天災人禍的潮人的信仰是寄托在一位位各司其職的神明和先賢。潮汕善堂逐漸演化成集釋、道、儒文化於一爐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救濟機構。那一句“老爺保號”裡面包含了潮人太多的屈辱與艱辛,是潮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外顯儀式。
海外苦難
潮州人跨海至他國始於宋元,盛於清代。他們與猶太人一樣屢遭排斥,潮人在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泰國和印尼遭受過幾次類似西方反猶的排華苦難。 台灣著名歌手侯德健的《潮州人》,記述了潮人在越南的遭受的苦難。
“東方猶太人”
“東方猶太人”之說源於上世紀初泰國國王拉瑪六世《東方猶太人》一書。拉瑪六世在位期間掀起了第一次排華高潮,由於潮人在泰國華人中占大多數,這就是這一稱號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