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892年出生於德國的漢諾瓦。從18歲起開始準備研究丟勒的著作,大學時期撰寫的關於丟勒作品受義大利人啟發的數學論文榮獲柏林大學赫爾曼一格林獎 (Hermann Grimm Prize),1923年又與扎克斯爾合作發表研究丟勒的《憂鬱Ⅰ》 (MelencoliaⅠ) ,他曾跟隨德國中世紀藝術史學家戈爾德施米特(A.Goldschmidt)和弗格(w.Voge)學習,在他倆的指導下,完成了論丟勒藝術觀的博士論文,1914年在弗萊堡獲得學位。他對丟勒的興趣,伴隨終生。
1921年在漢堡大學任編外講師,1926年在該校升任教授。自1931年起往返於大西洋兩岸,輪流擔任德國和美國的藝術史教授。1933年被納粹政府解僱,自此留在美國擔任紐約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教授。當時美國對西方藝術史的研究剛剛起步,由於潘諾夫斯基和其他移民學者的努力,這項研究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1935年起在享有學術共和國之譽的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任研究員,1962年退休後又擔任紐約大學的教授。他是20世紀偉大的藝術史家之一,是最後一位黑格爾派哲學家,也是20世紀後期的藝術史家應當回歸的典範。
著作
潘氏的主要著作有:《丟勒的藝術理論》(1915)、《丟勒作品中古代人物的姿勢》、(1922)、《十字路口上的赫克利斯》(1931)、《聖像學研究》(1939)、《哥特建築和經院哲學》(1951)、《尼德蘭早期繪畫》(1953)、《阿爾布雷希特·丟勒》(1954)、《作為藝術評論家的伽利略》(1955)、《文藝復興與其他文藝復興》(1960)、《墓地雕刻:從埃及到貝爾尼尼的變化》(1964)以及《視覺藝術的含義》(1955)。其中《圖像學研究》(1939)和《視覺藝術的含義》(1955),它們對圖像學這一藝術史領域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電影中的風格和媒介》(Style and Medium in theMotion Pictures)是歐文·潘諾夫斯基發表的唯一的一篇電影論文,可能比他的任何其他論作重印的次數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