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潘維儔,男,1931年3月出生,錦屏縣城關王寨人,1950年考入南昌大學森林系,1954到湖南農學院林學系任助教,1978年晉升為教授,任中國林學會森林生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和中國林學會林業水文及流域治理專業委員會籌備組組長、中南林學院副院長等職,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杉木之鄉長大的維儔自幼受其父薰陶,對木材生長、選購、檢尺等有著濃厚興趣。其父希望他能象人所稱道的“十八杉”那樣,“性直、品端、節堅、材美”,取其與“杉君子”為伍之意,命名維儔。
少年時代的維儔活潑好動,常常呼上三朋四友,撲進城邊碧綠的清水江里,暢遊、追逐、嬉戲。最令他憧憬神往的是江面上木材交易的熱鬧景象,放排工人驕健的身影和江上陣陣粗獷的號子聲。在嬉戲中,孩提時代的維儔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鄉的青山綠水給他帶來的歡樂,也催生了他對森林和大自然的鐘愛。
維儔白幼聰穎好學,勤思考,有抱負,常常挑燈夜讀,十分勤奮。其家鄉一帶在清朝時“山多戴土,氣候溫暖濕潤,樹易栽”,“自清水江以下至茅坪二百里兩岸,翼雲承日,無隙土,無漏陽”。《黎平府志》上述記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他看到家鄉森林資源大量消耗,森林蓄積量大幅度下降,生態平衡正遭到嚴重的破壞,特別是人們所偏愛的杉樹,由於被肆意砍伐,幾近告罄的嚴酷現實,感到憂心忡忡。也正是這種深深的憂慮和從小對森林大自然的鐘愛,激發了他立志獻身林業教育和科研的神聖使命感和責任感。
1950年,十九歲的維儔以優異的成績,叩開了江西省南昌大學森林系的大門。從此,“杉木之鄉”的兒子便與祖國的林業科學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兩年後,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維儔隨系轉入華中農學院林學系來到武漢。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他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整個身心都傾注在學習上。1954年9月,23歲的潘維儔以優異成績從華中農學院林學系畢業,分到湖南農學院林學系任森林經理學教師。
1963年,湖南農學院合併到廣州成立中南林學院。這年,在全國林學會現有林專題研究會上,維儔以嶄新的角度提出《杉木人工林群體結構規律及其在營林上的套用》的報告,令與會者刮目相看。其後繼續從事教學和研究。
“文革”開始後,維儔和許多知識分子一樣受衝擊,全家下放到廣東勞改茶場“監督勞動”。1976年“四人幫”粉碎後,維儔從疑慮、不平、迷惑中解脫出來,走出低谷,又重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科研教學中。他從廣州隨學院遷至湖南漵浦,開始轉向於我國杉木人工和生態系統、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方面的研究。1978年,維儔主持籌建中南林學院林業生態研究室,在湖南會同建立中國第一個杉木人工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他利用系統生態學的觀點和方法開展森林生態系統研究,首次在國內發表森林生物量及生產力的科研論文《杉木人工林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量及其生產力的研究》,找到影響杉木速生豐產和限制杉木成林的一些生理因素和指標,獲湖南省科學大會成果獎。同年,晉升為副教授,次年被評為中南林學院先進工作者。
1983年5月,維儔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4年2月,出任中南林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他認真著手學校機構、教學與科研改革,受林業部表揚,並予推廣。所主持的生態研究室,全國領先,為中南林學院贏得“中國林學會森林生態專業研究委員會”、“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專業委員會”兩塊牌子。這期間,維儔與同事們一起努力工作,將原僅有六個專業的中南林學院辦成了一所具有專科、本科、研究生層次結構,20餘個專業的綜合型院校。他所領導的森林生態研究室,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擠進了世界林學先進行列。一時間,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學者、專家接踵而至,訪問、參觀、工作,中南林學
院令外界刮目相看。1984年3月12日,中國林學會授予他“勁松獎”。4月20日,受聘為湖南省科委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
維儔離開家鄉長期在外工作,可一刻也未忘記家鄉,特別是故鄉和森林生態問題時刻縈繞在這個遊子的腦際。1984年,維儔回到他闊別二十多年的家鄉錦屏。見到家鄉面貌大變,維儔高興萬分,感慨萬千。然而,當他看到清水江兩岸昔日鬱鬱蔥蔥的杉鄉林海日趨減少,家鄉的森林生態面臨一場嚴峻考驗時,又難免憂慮積胸。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維儔將十一名家鄉子弟帶回中南林學院進行培養。他要用現代林業科學知識來武裝這些年輕人的頭腦,希望他們成為“木頭城”新的一代建設者和保衛者,以盡他作為遊子對家鄉的一片赤誠之心o
1985年3月,維儔參加林業部副部長劉琨率領的中國林業代表團,出訪聯邦德國。5月出席哈爾濱國際森林水文學研究方法學術討論會。1986年8月,出席在美國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生態學會議,用英語宣讀《亞熱帶杉木人工林水文學過程中的營養動態與平衡》論文。會上,用英語即席回答了各國學者、專家提出的問題,從容不迫,對答如流,令與會者佩服。美國、加拿大學者表示希望與維儔主持的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站進一步聯繫,在他們的試驗區採用維儔的樹幹經流測定技術。蘇聯雜誌《育林》評價,這類研究“現在在世界上極為迫切的課題,在蘇聯還沒人搞”。該成果“達到西歐有關先進國家和日本的高水平”。1986年8月,維儔晉升為教授。雖長期患腎結石、膽結石、高血壓、冠心病、腦缺血、腦血管硬化等多種疾病,仍忘我工作。1987年10月在住院期間,還籌編了我國第一本《森林水文論文集》。1987年5月,在哈爾濱國際森林水文學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上,維儔宣讀《森林水文學研究的生態系統觀念》一文,為世界林學研究尤其是為我國南方山區布局和開展生態水文研究與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綜合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潘維儔一生熱愛林業教育,先後為本科生、乾訓班、研究生開設森林經理學、森林生態學、森林水文學、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方法、近代生態學研究進展等10餘門課程,培養了10名研究生。撰寫數以百萬字的科研論文,其中發表論文26篇;譯著8部(篇)計100萬字,主編論文3輯。長期任中南林學院森林生態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評審委員會委員,學報編委副主編,中國林學會生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和中國林學會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專業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其主要研究成果有:森林生物量測定與估算,森林水文學過程定量分析和營養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定位觀測,屬國內開拓性研究;小集水區經流物建設,林冠穿透水、樹幹流、地表經流和地下水連續自動裝置及測定技術,均屬國際水平;在開展集水區森林生態結構、功能及生產力定量研究方面,為我國填補了空白。維儔在森林生態領域中的建樹,引起國際關注,國外許多專家、學者,紛紛寄來邀請信。1988年3月,維儔出席在捷克斯洛伐克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繼赴西德訪問、講學。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將其收入《世界名人錄――澳大利亞及遠東地區名人錄》,成為中南林學院建校以來,唯一在重大國際大會上宣讀論文,及列入《世界名人錄》的學者。
1986年6月26日,潘維儔突然昏倒在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會上,搶救無效,離開人世,終年57歲。五十七歲,對於一個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來說,正值金秋,正是集大成的年華,師生為之悲痛,學界為之惋惜,一個老教授,用這樣十六個字來概括潘維儔的一生:“治學嚴謹,卓有成效,克勤克儉,光明正大”。中央林業部發來唁電,評價他“為我國森林生態學的研究和林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稱其逝世“是我國林業建設事業的一個損失”。中南林學院於7月2日舉行隆重的追悼會。其妻曾家麗副教授遵其生前遺囑,將維儔的私人藏書5100冊(本)並書櫥7個及眾多科技資料,全部捐獻給了他親手建立起來的中南林學院生態研究室。其助手們遵照先生的囑託,給他的故鄉錦屏縣委寄來了關於錦屏林業地帶的主體利用及開發問題的提綱,以盡生前所未能盡的遊子之心。
潘維儔教授雖然逝世了,但他為我國森林生態學以及林業教育事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和他精湛的林業教育思想,豐富的林業理論及實踐經驗以及拳拳赤子之心將長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