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華

潘海華

潘海華,男,博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與現代語言系講座教授 ,北京語言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原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兼職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及湖南大學語言學系客座教授,兼任《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語言研究》、(韓國)編委。

基本信息

任職情況

潘海華 潘海華

潘海華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與現代語言系講座教授 ,北京語言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兼職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及湖南大學語言學系客座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教授,兼任《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語言研究》、 Language Research(韓國)編委,以及《當代語言學》、《外國語》、《中國語文》、《現代外語》、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Journal of Linguis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Lingua, Linguistics, Linguistic Inquiry,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等國內外知名雜誌匿名評審。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理事(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學術成就

潘海華博士1962年生於湖北潛江。1983年獲得華中理工大學(今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士學位,1986獲得武漢大學語言信息處理碩士學位。1986-1988年在華中理工大學語言研究所任教。1988-1994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語言學系學習,1995年獲得語言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 Locality, Self-Ascription, Discourse Prominence, and Mandarin Reflexives於1997年選入美國加蘭德出版社(Garland Publishing, Inc.)的“語言學卓越博士論文”(Outstanding Dissertations in Linguistics)系列叢書正式出版。

目前為止潘海華博士已出版專著《形式語義學引論》(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2004),並編輯出版《漢語語言學研究(二) 》(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II)(香港語言學學會,2001)及《焦點的結構與語義解釋》(合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發表研究論文40餘篇,匿名評審論文30餘篇。先後在德國、澳大利亞、中國大陸及香港作應邀講座三十餘場。其研究範圍涵蓋句法理論、形式語義學、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機器翻譯、人工智慧等諸多領域。

潘海華博士於1995年提出了關於漢語反身代詞的自我歸屬(self-ascription)理論,認為反身代詞應該分為三類:局部的、長距離的及對比的,提出長距離反身代詞“自己”是一個“涉己”代詞(de se anaphor),必須指向句中最顯著的自我歸屬者(self-ascriber),因此,只有長距離“自己”不能指向無生命的名詞短語。

他首次提出阻塞效應不是一個對稱的現象:指出“自己”的阻塞效應(blocking effect)不是由於存在著一個局部的特徵不相容的名詞短語所造成的,而是由於存在著一個局部的自我歸屬者所造成的。只有第一/二人稱代詞可以對第三人稱的名詞短語產生阻隔效應,而後者則不能對前者產生阻隔效應。

他還提出複合反身代詞“他自己”也存在著阻塞效應,但是其阻塞效應不同於“自己”的阻塞效應,只受制於一個生命層級(Animacy Hierarchy)(Human NP > Animate NP > Inanimate NP):在該層級上越高的NP可以對比其低的NP產生阻隔效應,反之則不然。他提出用“近距離條件”(Closeness Condition)和“顯著性條件”(Prominence Condition)來決定“他自己”的先行語,而顯著性條件則是由生命層級來定義的。

他用優選論進行英漢反身代詞的對比研究,深刻分析解釋了漢語的“他自己”和英語himself的不同,雖然兩者都受制於局部性條件和顯著性條件,但是在漢語中顯著性條件起決定性的作用,而在英語中局部性條件則比顯著性條件更重要。

他關於否定的比較研究認為,焦點對於漢語“不”字句的解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不”是一個焦點敏感運算元,其相應的解釋條件如下:當句中有焦點時,由焦點-背景結構來決定“不”的轄域,“不”否定其轄域內的焦點,而句子的剩餘部分是背景,從而形成一個由運算元“不”、背景及焦點組成的三分結構,得出相關句子的語義解釋;當句中沒有焦點時,“不”否定其鄰接的短語,並不形成一個三分結構。焦點否定的引入以及具有不同轄域的運算元之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解釋為什麼“不”不能與表方式的修飾語和完成態標記“了”共現。

他對論元結構的研究提出可以對之進行三種操作:加入一個論元,刪除一個論元及限制某個論元的句法映射能力。他認為,漢語中存在著一個“受害者”插入規則和一個由“著”引出的“施事”刪除規則。前者把論旨角色“受害者”插入到滿足條件的動詞的論元結構中,從而增加該動詞的論元數目,後者則是從具有論元結構<施事,受事,處所>的動詞中刪除“施事”,從而減少其論元數目。第一個規則只在漢語中存在的事實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漢語動詞“死”可以帶兩個論元,如:王冕七歲上死了父親,以及為什麼漢語被動句可以有保留賓語,而英語則不可以。第二個規則可以幫助解釋含有“了”和“著”的處所倒裝句,如:牆上掛著一幅畫,牆上掛了一幅畫,為什麼只有帶 “著”的句子不允許“施事”出現。

他關於漢語有沒有動詞限定性成分的合作研究用有力的證據證明,與印歐語系的語言不同,漢語並不具備動詞限定性成分,所以漢語在反身代詞的約束、時態的標記、主語的確認以及wh-疑問詞的解釋等方面都和這些語言有著不同的表現。

學術著作

著 作

1. Pan, Haihua (1995) Locality, Self-Ascription, Discourse Prominence, and Mandarin Reflexives.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Texas, USA, pp. 230.

2. Pan, Haihua (1997) Constraints on Reflexiviz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Garland Publishing, Inc., USA, pp. 275

3. 蔣嚴、潘海華(1998/2004)《形式語義學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550頁。

4. Pan, Haihua (2001)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2, editor, Hong Kong: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pp. 248

5. 徐烈炯、潘海華(2005)《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318頁。

相關論文

1. Pan, Haihua and Yan Jiang (1997) “NP Interpretation and Donkey Sentences in Chi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 Kit, Chunyu, Jonathan J. Webster, K. K. Sin, Haihua Pan, and Heng Li (2004) “Clause alignment for bilingual HK legal texts: A lexical-based approach”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sitics.

3. Pan, Haihua and Peppina P.-L. Lee (2004) “The Role of Pragmatics in Interpreting Chinese Perfective Markers -guo and -l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3): 441-466.

4. Pan, Haihua and Jianhua Hu (2003) “Prominence and Locality in the Binding of Mandarin Complex Reflexive ta-ziji (s/he-self)”, in Bodomo, A.B.& K.K. Luke, eds., Lexical-Functional Grammar Analysis of Chinese, the Monograph Series of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No. 19, pp. 152-170.

5. Hu, Jianhua, Haihua Pan and Liejiong Xu (2001) “Is There a Finite vs. Nonfinite Distinction in Chinese”, Linguistics 39-6: 1117-1148.

6. Lee, Peppina P.-L. and Haihua Pan (2001) “The Chinese Negation Marker bu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Focus”, Linguistics 39-4: 703-731.

7. Pan, Haihua (2001) “Why the Blocking Effect?”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3 Long Distance Reflexives, pp. 279-316, edited by Cole, P., G. Hermon and James C.-T. Huang, Academic Press.

8. Pan, Haihua (1998) “Closeness, Prominence, and Binding Theory”,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16: 771-815.

9. Pan, Haihua (1996) “Mandarin Imperfective Aspect Zhe and Locative Inversion”,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14: 409-432.

10. 潘海華、梁昊(2002) 優選論與漢語主語的確認。《中國語文》第1期,3-13頁。

11. 潘海華、胡建華(2002) 漢語複合反身代詞與英語反身代詞比較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

12. 胡建華、潘海華(2002) NP顯著性的計算與漢語反身代詞“自己”的指稱。《當代語言學》第1期。

13. 潘海華、胡建華(2001) OT方案與照應語的約束。《外國語》第1期。

14. 李寶倫、潘海華(1999) 焦點與“不”字句的語義解釋。《現代外語》第2期。

15. 潘海華(1997) 辭彙映射理論及其在漢語研究中的套用。《現代外語》第4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