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清初,萊州夏邱的潘氏族人中有兄弟二人遷居此地,潘家村因此而得名。
潘家村地處渤海南岸的膠萊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具有很好的農業生產環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高粱、黃豆及多種蔬菜。久負盛名的萊州大粒鹽就產於境內。居民主要以農、漁業為生計。
境內交通便利,夏(邱)--土(山)路段從境內連線煙(台)--濰(坊)國道,正在施工中的大(家窪)--萊(州)--龍(口)鐵路、環海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
2000年,全村330戶、125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4‰。有潘、孫、焦、陶、王、陳等6個姓氏,均為漢族。其中潘姓220戶,孫姓6戶,其他4姓各1戶。
194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55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6萬元。200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8億元,人均純收入6235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2.5億元,全村純收入1500萬元。
該村是煙臺市首批(1992年)命名的小康村之一,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市第一。1988~1996年先後獲煙臺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煙臺市文明村”“模範村民委員會”“煙臺市億元村”“煙臺市先進黨支部”“煙臺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煙臺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1997年被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先進黨支部”稱號,被山東省建委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稱號。1998年被煙臺市司法局、人事局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被煙臺市政府授予“模範村民委員會”稱號、被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1939年5月16日(農曆3月27日) ,侵華日軍毒殺無故村民潘錫玉等7人,打傷潘大寶等3人,燒毀房屋330間。
1945年潘永發成為該村第一個共產黨員。
1947年潘家村成立了中共第一屆黨支部,潘大祥擔任第一任支部書記。
1952年春,潘錫洪帶領5戶村民成立了該村第一個互助組。
1954年冬,村里半數農戶成立了一個初級社,潘祥山任社長。
1955年冬,全村合併為一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潘祥山任社長。
1977年,潘家村建成面積20公頃、年產萊州大粒鹽2000~3000噸的潘家村鹽場。
1981年秋,生產隊經營的土地承包給村民,分田到戶。
1984年5月, 潘家村麵粉廠建成投產。6月木器廠建成投產。7月生產鑄鐵液化氣灶的潘家鑄造廠投產。
1985年5月, 潘家村第一個規模型企業--掖縣鋼瓶廠建成投產。12月,鋼瓶廠與哈爾濱偉建實業開發公司聯營,組建了掖縣煤氣用具廠。
1993年4月, 以鋼瓶廠、銅材廠、鑄造廠為核心企業和軋鋼廠、印刷廠等10多個小型企業組建的山東環日集團總公司正式成立。
1993年4月,村黨支部書記潘書昌被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環日集團被授予“山東省先進鄉鎮企業”稱號。
1994年10月,山東環日集團總公司被農業部審核、批准為中國環日集團。
1995年5月,原農業部部長何康來公司檢查工作,並題詞:環比宇內日新月異。
1995年10月1日, 潘家村在村西南與工業區交界處樹碑,碑文記述了潘家村發展歷程,勉勵子孫後代勤奮上進,更上一層樓。碑文300多字,由潘書昌撰寫。
1995年12月,環日集團租賃和購買原土山鎮辦的山東雄鷹集團資產,組建了萊州市環日橡膠廠。
1997年5月3日,省長李春亭視察環日集團。
1997年8月15日,省委副書記宋法棠視察環日集團。
1998年2月15日,環日集團內部結構調整,將下屬企業組建為3個集團公司:山東環日集團公司、雄鷹集團公司和農、林、牧集團公司,總經理分別為潘志強、原修傑和潘錫宗。
1998年初, 村黨總支書記、環日集團董事長潘書昌當選為省第九屆人大代表,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11月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優秀廠長”稱號。
1999年4月8日,環日集團外貿部成立。聘請焦紅任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兼外貿部經理。
2000年6月, 外貿部簽訂向伊拉克出口30萬隻26.2升液化氣鋼瓶的契約,從而使環日集團成為當時煙臺地區自營進出口權企業中出口規模最大的鄉鎮企業之一。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前, 糧食畝產不足100公斤。1956年,村民開始在農田裡打井,改變靠天吃飯的現狀。 部分土地實現了2年3季,糧食畝產提高到150公斤左右。1966年農業學大寨後,平整並規劃農田,水利建設有了大的發展。到1969年全村農田從原來的零星小塊地,規劃為幾十畝地塊,田間道路和防澇排水溝工程同時完成。全村先後打井15口, 灌溉面積達到了100%,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歷史。1978年前後,科學種田有了很大發展, 不但小麥、玉米畝產分別提高到300公斤、400公斤左右,還實現1年2季, 使畝產量提高1倍以上,達到了700多公斤。1992年,成立潘家村農場後,村里先後投入100多萬元購置各種農業管理機械, 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糧食產量最高畝產達到1000公斤。
為了增加收入, 從50年代起圍繞農、林、漁資源的利用進行了多種開發嘗試。1976年冬, 在海灘建成了面積20公頃的鹽場,年利潤30多萬元。1984年建成的麵粉廠經過3次擴建,2000年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年盈利10多萬元。2000年全村農業總產值145萬元。
第二產業 該村工業始於1976年的社隊企業。當時的潘家大隊投資建了一個加工馬車螺絲的小廠,從業人員10多人,年收入幾千元。1984年,任村黨支部委員的潘書昌承包了螺絲廠後, 籌資建起了麵粉廠、木器廠、鑄造廠,當年盈利6萬元。1985年租賃設備建成了掖縣鋼瓶廠,此後的幾年中依靠企業積累,自我滾動發展和吸納股金,建成了萊州市銅材廠、軋鋼廠、汽車配件廠等10多個企業,組建了山東環日集團總公司。該公司於1994年10月被農業部審核、批准為中國環日集團。1995年萊州市環日橡膠廠建成後,企業固定資產1.5億元,職工3000人,年銷售額增加到3億多元。1999年成立公司外貿部,企業產品進入了國際市場,當年出口創匯20多萬美元。2000年增加到200多萬美元,並爭取到向伊拉克出口30萬隻鋼瓶的契約,契約額為470萬美元,從而使環日集團成為當時煙臺地區自營進出口權企業中出口規模最大的鄉鎮企業之一。2000年固定資產總額為2.5億元,工業總產值7.70億元。
第三產業 1981年,開辦了一個百貨商店,年營業額30多萬元。此後逐年擴建並增加服務項目,到1989年時已建成了擁有500平方米二層樓的招待所,營業額達到150多萬元。 1992年,又投資300多萬元在鎮中心街--府前街建成了和苑山莊,經營範圍擴大到餐飲、 休閒娛樂和接待會議等。到2000年末,第三產業固定資產原值412萬元,從業人員60多人,年營業額800多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潘家村村民祖上以農、漁為生,雖無大富之家、飽學之士,但崇文之風世代相傳。建國後,由於本村就在鎮駐地,潘家村承擔了中心國小建設的大部分經費。該校90年代初被煙臺市政府評為“煙臺市規範化學校”,2000年又被評為“煙臺市電教示範學校” , 為本村子女上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齡兒童入學率一直保持100%。 1992年,村委會把對村民子女助學和激勵深造補充到村規民約中:本村子女升入高中以上學校, 每年享受500~1000元的補助;完成大專以上學業回本村企業工作的,從高一開始的學齡計入企業工齡;未完成高中或中專學業的不許在本村企業安排工作。激發了子女求學上進的積極性,是年,與山東工業大學聯合辦起了山東環日理工進修學院,先後招生3個班、127名學生,畢業後全部在本村企業就業。企業還先後選派20多名本村青年在濟南、煙臺等地的大學進修和培訓,都成為本村企業的技術骨幹或領導幹部。 1990年後,村里先後為文化設施投入100多萬元。到2000年末,圖書室藏書已達3萬冊。 節假日和下班後,去文化大院活動已成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村風健康祥和。先後被煙臺市政府、省政府授予“煙臺市文明村”“山東省文明單位”稱號。
人民生活 建國前, 大多數村民每年口糧不到300斤,過著吃糠咽菜的生活。建國後,農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57年,潘家大隊成為掖縣小有名氣的先進大隊,村民人均糧食600公斤、人均收入180元,1978年提高為720公斤、216元。改革開放後,隨著村辦企業的發展,村民在企業工作,並認購了股份,每年還有利潤分紅。2000年人均收入6235元。1991年,環日集團投資70萬元在村西北角的村招待所院內安裝了鹹水淡化設備,村民從此告別了長期飲用苦鹹水的歷史。1992年全村接通了閉路電視,半數家庭安裝了電話。1998年全村接通了有線電視,家家有了彩色電視機,實現了電話普及。2000年有半數以上村民實現了廚房電器化,被煙臺市電力公司選定為炊具電器化試點村,村民告別了柴火灶,用上了液化氣灶。大多數年輕人都有機車,私人購置轎車的有4人。
村莊建設 建國前,民居全是土牆、雜木檁梁的茅草房,各家各戶根據土地的所有權隨地而建,零亂而破敗。建國後,居住面積有了增加。1985年對村莊進行了整體規劃, 實現了通街、通道、美化、綠化。1993年開始新村規劃,住宅樓為1戶2間或3間的別墅式2層獨家獨院樓房, 建築面積分別為120平方米、180平方米,水、電、暖、電話、電視線路等一應俱全。到2000年底,全村330戶遷入新村174戶。
集體福利 1990年後,隨著環日集團的發展,集體經濟的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從1990年起,退休老人每月發給10元生活補貼;1992年增加到15元,並開始發給口糧麵粉,每人每月30斤。1999年生活補貼增加到30元。1992年開始,村民每年應上繳的五項統籌款, 全部由村集體承擔。當年還開始新村規劃,村集體為每個搬遷戶補貼3~4萬元。1993年,全村成年人全部加入社會養老保險,村集體根據投保人年齡劃段, 分別補助投保費33%~55%。 另外還為村民補貼電費的14%,水費的20%。2000年起,為每戶每年補貼水暖費1000元。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5年,潘永發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因故退黨),為該村第一名共產黨員,同年還有潘大祥、潘大財加入了黨組織。1947年成立黨支部,潘大祥擔任第一任村黨支部書記。1961年潘錫淑任村黨支部書記。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潘家大隊成立黨領導小組,革委會主任潘錫洪兼任組長。1969年組建黨支部,潘祥山任村黨支部書記。1976年潘祥山調公社工作,潘書京接任村黨支部書記。1991年潘書京調任鎮經委主任,潘書昌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1998年潘家村建黨總支,潘書昌任總支書記。1987~2000年潘家村黨支部(總支)連續14年被評為萊州市先進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56年冬, 潘家、楊家、孫家、土山、山下和巍山6個社組成1個大社--燈塔一社, 社長潘祥山。全社分6個村,21個生產隊。其中潘家村分4個生產隊。
1958年7月成立人民公社。 燈塔一社屬土山人民公社。燈塔一社21個生產隊縮編為10個生產隊,潘家村編為2個生產隊。
1961年燈塔一社撤銷,潘家村編為潘家大隊。潘錫洪任大隊長,潘錫淑任黨支部書記。
1964年開展了“四清”運動。全大隊只有個別幹部發現有輕微經濟問題,經退賠並向民眾作檢討後過關。
1966年成立革命委員會,潘錫洪任主任。1969年大隊恢復大隊長職務,潘錫洪改任大隊長。1976年潘同良接任大隊長,1981年潘志東接任大隊長。1982年潘家大隊改為潘家村,潘志東為村長。1989年潘錫宗接任村長。
1999年, 國家頒布《村民自治法》 ,換屆選舉時黨總支書記潘書昌當選為村長(兼)。
著名人物
潘書昌 1950年1月27日出生。
1970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南京軍區458部隊服役。
197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經濟師。
1975年3月退役回鄉後擔任潘家大隊民兵連長、支部委員。
1983年初,他以年上交村委會6000元承包了村里資產不到3萬元的螺絲廠。
1984年12月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租賃了濰坊液化氣公司生產鋼瓶的一套生產線,創建了掖縣煤氣用具廠,任廠長。此後依靠企業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先後建成了銅材廠、軋鋼廠、鑄造廠、橡膠廠、不鏽鋼管件廠等10多個集體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制企業。
1992年他根據村民全部在企業工作的實際,徵求村民意見後,收回村民家庭承包經營的土地,成立了潘家農場,成為煙臺地區最早實行農業規模經營的村。
1993年4月被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
1994年組建了山東環日集團總公司,任董事長。環日集團在1996年經農業部審定為“全國大二型鄉鎮企業集團”。
1996年被煙臺市委、市政府授予“煙臺市勞動模範”稱號。 1998年當選為省九屆人大代表,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11月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優秀廠長(經理)稱號。
2000年全村資產總額4.7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2.5億元;銷售收入7.79億元, 工業增加值2.02億元;
全村經濟收入521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6235元。按照當年承包企業時的約定,他每年向村委上交6000元承包費,盈虧自負。因此,村集體在環日集團幾億元的資產中僅有發包時的幾萬元和以後投入的土地股份,絕大部分應該屬他個人所有。但他說:當初承包時,只是為了得到經營權而已。 他除了在企業的工資和股份外一分也不多拿, 企業還是村集體和股東的。他從1986年12月起先後當選政協掖縣第七屆、第八屆委員,政協萊州市第九屆、第十屆常務委員,潘家村黨支部書記、 黨總支書記、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