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厝村

潘厝村

潘厝村位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內坑鎮中部,面積約2200畝,其中耕地350畝,山地、林果地850畝。轄潘厝、後村、後田邊、前田邊四個自然村,十個村民小組,截止2008年,全村593戶,2296人。

基本信息

1、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內坑鎮潘厝村

概況

潘厝村位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內坑鎮中部,東與宅內、後山兩村交界,南同亭頂、後庫村毗鄰,西連深圳村,北接前洪村。內垵公路穿村而過,北與雙內線連線,交通十分便捷。潘厝村轄區面積約2200畝,其中耕地350畝,山地、林果地850畝。轄潘厝、後村、後田邊、前田邊四個自然村,十個村民小組,截止2008年,全村593戶,2296人。

地名含義

潘厝村自唐宋時期就建居,以姓氏命村名。明朝洪武三年柑市村西邊的紅桔店村李氏被官兵圍剿,紛紛外遷。李公娶潘厝女為妻,其長子文炳遷居潘厝外祖父家,次子遷居小田邊村,三子遷居大田邊村。傳說,李家遷入潘厝村後,原潘姓人家不知何故,逐漸式微。最後剩下一家單丁前往廈門市白礁村定居。潘厝村以李姓為大多數,還有謝、莊、呂共四姓。

歷史沿革

明、清年代屬“四都”,民國年間屬“雙洪保”;建國初期屬內坑區洪山鄉;1958年劃歸安海公社洪山大隊;1960年為內坑公社潘厝大隊;1984年為鄉建制,為內坑鄉潘厝村委會;1992年為內坑鎮潘厝村委會。

村容村貌

 潘厝村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著手整治村中村道閉塞和村中衛生死角,分期改造村主幹道拓寬暢通和路面硬化,盤活廢棄資源,建設老人活動中心,創造一個舒適、整潔、優美的生活起居環境。

氣候經濟

常年氣溫在19-20攝氏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二十世紀90年代前以農業經濟為主,農作物有水稻、蔗糖、甘薯、花生、大豆、小麥、龍眼和茶葉。90年代後由農業經濟逐漸向企業經濟轉化,有瓷磚廠、鋼結構廠、石材廠等,其中以鋼結構為主導產業。

2、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金石鎮潘厝村

語言(方言)潮州話
行政隸屬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
郵政編碼515642
電話區號0768
潘厝村由潘厝(昔稱西林潘)、前山、石門(昔稱蔡厝)、黃斗隴四個自然村組成。各村均創建於宋朝末期,從福建省莆田縣遷移至此定居。本村先賢有明嘉靖十四年石門村人蔡大用(進士)官授御史,明嘉靖二十八年潘厝村人潘璘,歷官泉州府通判、霑益州知州。

潘厝村在金石集鎮西北側0.5公里處,東北與遠光村、古樓村、湖美村接壤,西與沙溪鎮西林村交界,南隔一小溪與仙都村相望。全村聚落呈點狀分布,面積1.04平方公里,以農業為主。土壤大部分屬潮泥田,可水旱輪作。宜種植水稻、甘茨、甘蔗、花生、生柑等農作物。

潘厝村有種植龍眼和加工龍眼肉干的傳統,是潮州市的龍眼肉生產基地,產品內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外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村辦企業有了很大發展,錫箔加工、服裝加工、建築、塑膠製品、副食品加工等企業如雨後春筍,遍及全村,村民純收入大幅度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