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娜·米哈伊洛夫娜·潘克拉托娃(Aннa Mихaйловнa Пaнkpaтoвa,1897~1957)蘇聯歷史學家。1897 年2月4日生於敖德薩一工人家庭。父親早死,她母親靠當紡織女工讓她1917 年進入敖德薩大學歷史系。1918年參加了對抗法國占領軍的游擊運動,1919 年加入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919~1922年內戰期間在烏克蘭偏遠鄉下負責黨的工作。最初是區委書記,後來是州委書記,1925年畢業於紅色教授學院歷史科。後任國立莫斯科大學和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教授。和克魯普斯卡婭、 斯維爾德洛夫都很熟,1928年她和丈夫(比她小兩歲的托洛斯基主義理論家)離婚,1938年她前夫因監獄暴動被槍斃,1940 年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科學院院士。二戰的時候和一大批歷史學家一起被疏散到阿拉木圖,在哪裡領導撰寫從遠古到當時的蘇聯通史,她寫了一部哈薩克史為這部大部頭的著作定下基調,平反了哈薩克歷史上的英雄,因此她是俄羅斯共和國和哈薩克共和國功勳科學家。1944 年為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1946 年因參加寫作《世界外交史》獲史達林獎金。代表蘇聯歷史界出席1933年華沙會議,1934年布達佩斯會議,1955年羅馬會議,1957年5月25日在莫斯科去世,1952 年在蘇共第19 次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曾獲列寧勳章和勞動紅旗勳章。1953 年為蘇聯科學院院士,同年任《歷史問題》雜誌總編輯。畢生寫有200 余種學術著作,取得一定成績。有一女一子,都是歷史學家。
著作
她主編《19世紀俄國工人運動文獻彙編》(1950~1952),共6 冊,該書各卷首附有長篇論文。該文除對19 世紀衣奴制度下的俄國工人騷動及19 世紀後半期工人運動的主要檔案進行扼要介紹外,還對俄國工人運動的發生、發展過程等問題作了概述,對研究俄國和世界工人運動有重要價值。
她在晚年致力於蘇聯通史的研究工作。20 世紀40 年代後期至50 年代前期,她主編的《蘇聯通史》及此書的幾種修訂本先後出版。其中1955 年版本為最後修訂本,共3 卷。該書集1917 年十月革命後三、四十年間的史學研究成果,在史學觀點、歷史分期、資料使用等方面都有突破和貢獻。全書從遠古時期敘述到и.B.史達林逝世為止。第1 卷從遠古敘述到17 世紀。第2 卷介紹18、19 世紀俄國史。第3 卷從20 世紀之始寫到1953 年。該書反映了當時蘇聯史學界的觀點和水平。在談到十月革命及其以後的歷史時,著重闡明B.и.列寧的革命思想,強調列寧及同時代革命活動家的作用。此書在一定程度上抨擊了沙皇俄國的侵略擴張活動,但仍殘存一些民族沙文主義觀點。在介紹蘇聯黨的活動時,在不少地方誇大了史達林的個人歷史作用和歪曲了黨內鬥爭。50 年代初,曾有幾種中文版本在中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