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烏石海雲家廟

海雲家廟,又稱烏石大廳,堂號“世德堂”,是烏石林氏烏石宗祖祠。 家廟前面有一個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廣場,前端堅立著六十餘座石旗桿,分為左前、右前、左側、右側四大群。 海雲家廟的建築規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榮寵,在漳浦縣是絕無僅有的,在閩南也屬少見。

海雲家廟,又稱烏石大廳,堂號“世德堂”,是烏石林氏烏石宗祖祠。明正統十三年(1447年),烏石七世祖林普玄率侄柔興創建,初具五間三進的規模;正德十五年(1520年),普玄第五子林震(烏石六房公)率子侄輩重修;萬曆八年(1580年),普玄的曾孫林一陽(先期擇地)、林成綱及柔興的曾孫林楚、林士章等主持,在原址上重新構築,即為現在宏敞雄偉的建制,是閩南一個大的家廟。
烏石大廳坐西朝東,前對丹山印石峰,近處梅嶺為筆架山;巍峨的海雲山屹立在西北方;左傍紫薇山(龍山);右列天馬山、伏虎山、塔山;後靠御屏紫帽石,透過倒亭隙,遙倚平和縣礬山;浯江自西北而來,沿龜林山、紫薇山繞到正東,從東南方向直奔浮頭灣,匯入東海。
烏石大廳是五開間三進的土木建築,寬24米,長50米,面積1200平方米。左、右、後三面土牆,裡面全部用雕屏和柱子支撐橫樑斗拱構成。前面石雕麒麟牆肚,刻花屏窗,有三個大門,稱三仙門,三部與之對應的陡階、倒吊蓮花和丹鳳朝陽的青石卷書門盾。這種建築規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榮寵,在漳浦縣是絕無僅有的,在閩南也屬少見。廳堂前金碧交輝,橫樑上掛滿匾額,有明嘉靖皇帝御賜褒彰六世祖妣陳氏的“旌表貞義”匾,賜林士章的“探花及第”匾,萬曆皇帝御賜林士章的“忠愛”匾,還有“進士”、“會魁”、“文魁”、“武魁”、“拔元”、“理學鄉賢”等匾額二十多個。清代中期以後的進士、舉人,只好掛到小宗祠堂。另有一個是抗日戰爭時期由福建省政府頒給的“功侔卜式”匾,表彰烏石民眾和海烏中心國小師生踴躍捐獻,購買飛機抗日的功績。
家廟前面有一個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廣場,前端堅立著六十餘座石旗桿,分為左前、右前、左側、右側四大群。探花林士章的八角底座的旗桿豎立在左前的最前端.
宗祠介紹
林氏海雲家廟又稱烏石大廳,為閩南第一大宗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家廟址在漳浦舊鎮鎮後埔邊村,座北朝南,三進四廂二天井、三仙雙坡懸山屋頂。占地面積達1500多平方米,規模極龐大,俗稱“烏石大廳”。祠堂堂號為“世德堂”,始建於明正統十三年(1447年)(一說為元至正六年即1346年),歷朝均有修葺,最近一次重修為1973年。海雲家廟的建築規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榮寵,在漳浦縣是絕無僅有的,在閩南也屬少見。
烏石林氏尊東晉晉安郡守林祿為入閩始祖。林祿開基福州,當地有地名為“烏石”,後傳衍至莆田後,當地亦有地名為“烏石”從長樂縣遷居漳浦的第一世祖林安,為紀念祖先,便將當地命名為“烏石”。
明嘉靖以後的近百年間,烏石林氏出進士九名,舉人和知縣以上官員十五名,秀才不計其數。祠堂的橫樑上掛滿匾額,有明嘉靖皇帝御賜褒彰六世祖妣陳氏的“旌表貞義”匾,賜林士章的“探花及第”匾,萬曆皇帝御賜林士章的“忠愛”匾,還有“進士”、“會魁”、“文魁”、“武魁”、“拔元”、“理學鄉賢”等匾額二十多個。另有一個是抗日戰爭時期由福建省政府頒給的“功侔卜式”匾,表彰烏石民眾和海烏中心國小師生踴躍捐獻、購買飛機抗日的功績。家廟前堅立著六十餘座石旗桿,分為左前、右前、左側、右側四大群,探花林士章的八角底座的旗桿豎立在左前的最前端。
烏石林氏在明代就有人渡台,如崇禎年間的林泗、鄭成功時期的林超,康熙年間的林委、林雲、林振等,雍正年間的林卯、林升等,乾隆年間的林篤、林道等。傳衍至今,烏石林氏在台裔孫已有上萬之眾。
1988年,台中龍井鄉林氏宗親攜《西河青龍族譜》到海雲家廟拜祖,兩相校對後,確認烏石為台灣林氏祖地。從此,兩岸宗親往來頻繁。台灣宗親熱心發展祖地教育、文化事業。
1992年,台裔宗親林瑤棋到烏石創立青龍公獎學基金。後在紫薇公園建烏石天后宮。1994年,台灣彰化長春關係集團林瑞國董事長到烏石認祖,在紫薇山天后宮擴建前殿,又與阮富貴、李武、林武雄等捐建長春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