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俄羅斯北部農村,薩沙買下一塊田地並從城市搬到遙遠的郊區:在這裡他遇到了心愛的安娜並逃離了瘋狂的城市生活;然而這一切的美好在俄國社會官僚主義的腐敗貪污下正在一點點的瓦解。
政府無視耕種了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向農商薩沙強行徵收土地。雖然豐厚的補償金讓他幾乎妥協了官方強硬的要求,但是當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給在他的土地上勞作的村民時,金錢的力量顯然不足以平撫勞動者內心的感受以及傷害。於是大家開始為了自己的權益向蠻橫的政府進行反抗 。
結果,原本反對賣農場的人們一個個改變了主意,背棄薩沙而去,覺得被背叛和走投無路的薩沙最終殺死了前來收農場的負責人和警察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薩沙 | Aleksandr Yatsenko |
安娜 | Anna Kotova |
瓦洛迪亞 | 瓦爾德米爾·克羅貝尼科夫 |
塞里加 | 謝爾蓋·納謝德金 |
里奇尼亞 | Evgeniy Sytyy |
里奇尼亞的妻子 | Inna Sterligova |
薩什卡 | Aleksandr Alyabev |
奧列齊卡 | Gleb Puskepalis |
安德烈 | Pavel Kolesnikov |
丹尼斯 | Denis Yatkovskiy |
警官 | Valeriy Konstantinov |
奧克蒂亞布斯科 | Mikhail Khapchuk |
銷售商 | Lyudmila Familtseva |
職員表
製作人 | Roman Borisevich、Aleksandr Kushaev、Natalia Borisevich、Andrei Murtazaliev |
導演 | 鮑里斯·赫列勃尼科夫 |
副導演(助理) | Olga Granina |
編劇 | Aleksandr Rodionov、鮑里斯·赫列勃尼科夫 |
攝影 | Pavel Kostomarov |
剪輯 | Ivan Lebedev |
藝術指導 | Olga Khlebnikova |
服裝設計 | Svetlana Mikhailova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
幕後花絮
•《漫長幸福的人生》是導演鮑里斯·赫列勃尼科夫的第六部劇情長片作品,也是其個人創作史上第一次攜作品入圍三大A類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導演鮑里斯·赫列勃尼科夫看了很多次《正午》後,才想要把它改編成一部符合俄羅斯國情的片子。但除了情節相似,這部電影最後並沒有一點點西部片的質感。
•在拍攝期間,片場附近的村子裡發生了與影片劇情類似的暴力事件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13年2月17日 |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金熊獎-最佳影片 | 《漫長幸福的人生》 | 提名 |
製作發行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德國 | 2013年2月9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
盧安達 | 2013年4月11日 |
影片評價
《漫長幸福的人生》講述的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導演看起來也不著意講故事,細碎的如紀錄片式的表達,似乎更想表現人在環境下的情緒轉變。然而這一點做得並不成功,至少對於不太了解俄羅斯社會背景和該國農村生活的觀眾來說,導演對背景交待不夠。觀眾很難知道農場為何難以渡過寒冬,為什麼薩沙改變主意後,會用那樣極端的方式保衛農場,沒有這些交待,細節就只成為繁瑣,情緒爆發則顯得突兀。
劇本沒有能撐得住電影的力度,觀眾想要了解的信息沒能了解,相反用大量段落性紀實手法呈現細節,讓人不知所云。也許導演試圖用這些細節完成主人公情緒的積累,但是由於鋪陳不夠,主人公薩沙的行為和決定都有些讓人莫名。
影片的視聽風格倒是很鮮明,手持跟拍所有人物活動,固定鏡頭拍攝景物,鮮明是很鮮明,但完全沒有個性。另外開頭結尾的農場全景和一些靜態景物拍的很美。然而這樣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少,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是既沒有共性——讓不熟悉背景的觀眾很難理解,又沒有個性——不管是故事還是人物抑或是拍攝手法,都不夠典型不夠吸引人 。 (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