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漢防已鹼
漢防已鹼是白色結晶粉末,微溶於水,英文名是TetrandrineDimethiodide。本品為非去極化型神經肌肉肌松藥,作用與氯化筒箭毒鹼相似,作用溫...
簡介 相關介紹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粉防已
粉防己的別名很多,如漢防已,木防已,小防己,粉防已,廣防己,粉寸已等,最常用的商品名有漢防己和木防己兩種。漢防已:又名粉防己。為植物粉防己的根。主產於安...
簡介 植物介紹 特徵與特性 種植 管理 -
漢防已膏
漢防已膏腳氣風毒,筋脈拘急,腫滿疼痛。
劑名稱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 -
防已
多年生落葉纏繞藤本。根圓柱形。莖纖細,有略扭曲的縱條紋。葉互生,寬三角狀卵形,長3.5-6.5厘米,寬5-7厘米,先端鈍,具小突尖,基部截形或略呈心形,...
基本情況 園林用途 -
防已諾林鹼
防已諾林鹼屬於化學物質,具有抗炎, 鎮痛, 降血壓, 抗腫瘤, 抗凝血等作用。
資料 作用 -
防已黃芪湯
防已黃芪湯,來源於漢代著作《金匱要略》,由防己、黃芪、白朮、甘草等組成,適用於小便不利,氣虛水腫,氣短心悸,食少便清。
制方原理 方劑簡介 使用方法 -
粉防己鹼(漢防已甲素) (Tetrandrine)
【藥理與適用症】: 粉防己鹼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已(StephaniatetrandraS.Motre)的主要生物鹼,屬雙苄基異喹啉類,對心臟有負性肌力作用,負性頻率作用及負性傳導作用,並降低心肌耗氧量。可延長心肌...
-
防已茯苓湯
防已茯苓湯,中藥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具有益氣通陽,利水消腫,通陽化氣,表里分消之功效。主治脾肺氣虛,水濕停留。治“皮水”,症見四肢浮腫,按之沒指,...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 -
漢防已煮散
漢防已煮散,主要成為橘皮、桑根白皮及通草等,有水腫上氣等功效。
漢防已煮散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
防已湯防已茯苓湯
防已茯苓湯用於皮水。
防已茯苓湯--《金匱》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