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漢語辭彙語法化和語法辭彙研究》以語法化理論、辭彙化理論以及語義學、語用學、語言學等思想為指導,運用共時與歷時相結合、描寫與闡釋相結合、個性研究與共性研究相結合等方法,圍繞著漢語辭彙語法化、漢語語法與辭彙等相關話題,以問題討論的形式,從虛化、句式、用法、訓釋、獻疑、方言等角度,具體探究古今漢語裡常見的一些語言事實或現象,並對漢語教學與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力圖給以確切的理解與闡釋。《漢語辭彙語法化和語法辭彙研究》適合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專科學生、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課內外閱讀;對漢語教學人員、對外漢語教學人員的教學和研究也具有借鑑意義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興才,重慶三峽學院教師,長期從事古代漢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被遴選為教育部資助的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到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後流動站訪學。近十年來,在《古漢語研究》《漢語學報》《四川師範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寧夏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並參研重慶市科研項目3項。曾獲重慶市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圖書目錄
序(蔣冀騁)
第一章 虛化篇
引論
第一節 副詞後綴“為”的形成及類推範圍
引言
一、“為”詞義的演變與虛化
二、“單音副詞+為+NP(AP/VP)”句式考察
三、“為”的附綴化及其類推範圍
四、結語
第二節 指示代詞“然”的附綴化歷程
引言
一、“然”的形容詞詞尾化
二、“然”的副詞詞尾化過程
三、餘論
第三節 從語法化角度看“大”的量詞特徵
引言
一、“大”向量詞演化的機制
二、“大”所呈現的量詞語義屬性
三、語法化程度及語法功能考察
四、語用因素的影響
五、結語
第四節 試論副詞“馬上”的產生
引言
一、副詞“馬上”的意義來源分析
二、副詞“馬上”的衍生途徑
三、副詞“馬上”的語用考察
四、結語
第五節 “難道”的成詞及其語法化
引言
一、“難道”的固化及其語義的轉變
二、“難道”與同類詞語的辭彙化差異
三、“難道”的進一步虛化及語法標記的形成
四、結語
第六節 “於”的後綴歷程及虛化梯度
引言
一、“於”的語法分布及其“動·介”組合
二、由“X於”的固化所帶來的“於”字後綴化
三、“X於”的詞化等級與“於”的虛化梯度
四、結語
第二章 句式篇
引論
第一節 介賓內容後置現象摭談
引言
一、介賓後置的生成機制
二、介賓後置的特點及源流分析
三、結語
第二節 古漢語中的關係賓語探究
一、目的賓語
二、服務賓語
三、於動賓語
四、原因賓語
五、結果賓語
六、處置賓語
七、工具賓語
八、時量賓語
九、使令賓語
十、主體賓語
第三節 唐詩“疑是……”句式新探
一、問題的提出
二、對“疑”有“似”義的考察
三、“疑”作副詞的句法特徵
四、結語
第四節 “(VO1)+O2”形成機制和產生動因
引言
一、該結構形成的機制與方式
二、該結構形成的動因分析
三、該結構的源流及生成的外部環境
第五節 “是”字是否作賓語而前置
一、“是”作賓語的情況考察
二、關於“是”為前置賓語的質疑
三、“寡人是征”之“是”為因果連詞
四、結語
第六節 疑問句尾“為”的詞性探究
引言
一、“何以……為”
二、“何……為”
三、“何……之(焉)為”
第三章 用法篇
引論
第一節 “見”的指代意義溯源
一、為“見”的詞義演變虛化所致
二、乃“相”之“相因生義”所使然
第二節 試論指示代詞“之”的程度指代作用
引言
一、“之”程度指代的用法
二、“之”程度指代的類型
三、餘論
第三節 “所以”說略
一、“所”與“以”的詞義虛化
二、介詞結構“所以”的類型和用法
三、“所以”的凝結成詞
四、連詞“所以”的判別標準
第四節 “者”的形義及用法探究
一、關於“者”字本義的討論
二、“者”表“附著”義的語用考察
三、“者”所進行的語法化
四、“者”的兩種用法差異
五、結語
第五節 “偶爾”的詞化與語用考察
引言
一、“爾”的虛化及其詞尾演變
二、“偶爾”的成詞與歷時考察
三、“偶爾”的句法語用分析
四、“偶爾”的非常規功能
五、結論
第六節 如何運用成語把握古漢語知識
一、古書中的用字問題
二、單音詞
三、複音詞
四、賓語前置
……
第四章 訓釋篇
第五章 獻疑篇
第六章 方言篇
參考文獻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