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版次: 1
頁數: 241
裝幀: 平裝
開本: 32開
所屬分類: 圖書>語言文字>字詞典工具書
文摘
緬懷王懿榮的治學精神和愛國情操,推進資訊時代的漢字標準化工作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教育部語言文字套用研究所和煙臺師範學院聯合舉辦的“漢字字形問題學術研討會”,於2002年8月22日在山東煙臺師範學院——最早發現甲骨文的王懿榮先生故鄉的高等學府召開,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次會議是繼不久前在井岡山市召開的“異體字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合肥市召開的“簡化字問題學術研討會”之後,我們召開的又一次專題學術研討會,也是《規範漢字表》研製系列學術研討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議的主題是“漢字印刷字形”,討論中涉及了新舊印刷字形的比較研究和印刷宋體字形的標準化等問題,內容非常重要,是研製《規範漢字表》過程中無法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直接關係到現行漢字的通用化、規範化和標準化。
1899年王懿榮先生髮現了甲骨文。甲骨文的發現證實漢字至少有3600多年的歷史(一說有6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起源最早、歷史最悠久而又能一直綿延至今的一種獨特的文字系統。漢字發展演進的幾千年中,從甲骨文到近代繁體楷書,形體一直在變化。改變後的字形越來越缺乏理據,如曹乃木先生曾經指出過:“馬”字下邊四個點,可以說是象形,是馬的四條腿。但“鳥”字下邊也有四個點,就很難說出道理;“羊”字上邊的一點一撇,像羊頭上的兩隻角,但“牛”字不知為什麼成了一隻角;“心”字還有象形的影子,但到了“豎心(忄)”就很難說了……到了今天的簡化字時代,字形中可分析的理據部分又減少了一批。這都說明漢字字形結構組合不少是無理據的,有的甚至是積非成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