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漢城
位於中國襄陽的中國·漢城由清華大學規劃設計,項目占地1800畝,規劃建築80萬平方米,旨在通過對傳統“漢文化”的深度挖掘、現代化包裝、繼承推廣,推介中國“漢文化”品牌,打造“中國漢文化核心地標,華夏漢文化展示中心,世界漢文化旅遊目的地”。
復原漢代都城
中國漢城是根據考古發現復原的一座完整的漢代都城,包括城牆、城門、護城河、外城、內城、宮殿區、後宮區、太子東宮、御花園、天街御道、祭祀靈台和明堂辟雍、官寺(衙署)、太學、漆里舍、街市、市樓、鼓樓、寺廟等。從建築的整體布局到單體形制,都充分利用了對漢代的考古成果,建築與景點的名字,均採用東漢都城洛陽相同的名稱,使“中國漢城”的建築文化具有豐富的學術價值。同時,形成多個城市景觀亮點,為遊客和影視劇拍攝,提供極為豐富的、有視覺衝擊力的觀賞和場景,為中國漢城的旅遊運營、資產運營等,打造全方位的拓展平台。
拍攝漢史大戲
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十大明君之一。劉秀在位三十三年間,勵精圖治,推行仁政,大興儒學、推崇氣節,譜寫了“光武中興”的盛世華章。毛澤東曾評價劉秀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但歷史正劇中對劉秀的宣傳及形象塑造,都還遠遠不夠。在建設中國漢城的同時,投資方擬定投資1.2億元,拍攝3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光武中興》,全景再現劉秀家鄉起兵、大戰昆陽、登基稱帝、統一全國、推行仁政、大興儒學等重要歷史事件,展示劉秀縱橫跌宕的一生和那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時代。以此為契機,在全國叫響中國漢城品牌,將中國漢城及影視外景基地打造成華中地區最大的、最具漢代建築風格的影視拍攝基地。
打造漢風歌舞
為進一步深入挖掘和弘揚民族文化精粹,改變中國漢城單一旅遊觀光運營格局,中國漢城建設了一個建築古典、設施現代的光武大劇院,攜手陽光媒體集團傾力打造一台漢文化大型4D多媒體劇目《漢頌》。該劇是由資深傳媒人士楊瀾女士擔任總策劃,著名導演林振宇先生擔任總導演。這是一部漢民族追根溯源的史詩巨作,劇場在觀眾席天頂進行了嚴密的設計與施工,自動延展雨膜,近521立方米的全球第一巨型渾天儀也將在秀劇中震撼登場。為了呈現東漢渾天儀的震撼效果,《漢頌》邀請國家級專家考證、研討,通過國際先進的技術手段,希望將古代天文學家嘆為觀止的創造還原給廣大觀眾。對觀眾來說,《漢頌》不僅是向前看的,還可以向上看,也可向左向右看。屆時,觀眾席的4D座椅將平放,浩瀚的夜空突然開啟,巨型體量的渾天儀以極其震撼的方式出現,在九重天之上升起、旋轉,締造世界演出史上罕見的宏大場面!
創辦時尚晚會
中國漢城以市民文化廣場為依託,創辦一台時尚綜藝晚會——《漢城周末》。內容上以製作獨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藝晚會和各類主題、公益演藝晚會為主,薈萃國內外歌壇的明星、新秀和一流的藝術家,邀請國內外的藝術團隊舉辦音樂、舞蹈、戲劇、民俗、奇人、影視等藝術表演,貫穿傳統與現代,引領懷舊與時尚,打造遊客及市民喜聞樂見、經久不衰的文化盛宴。在形式上以漢城品牌為統一標識,推動漢城文化活動的品牌化、精品化和集群化發展。在發展思路上堅持精品意識,以高雅性、藝術性催生文化精品。在產業化方面,通過經營平台化,投入多元化,將各方面的社會資金引入漢城,實現一個平台,共同發展。
建造知名佛教道場
中國漢城復原擴建了漢皇家寺院——報恩寺,定期邀請各地高僧大德、善信大家,舉辦佛祖朝拜大典、高僧法會、佛學論壇、佛事活動等,祈福迎祥,共襄盛世。
建設航母級城市商業公園
漢文化商業公園占地300畝,是一個以30萬平方米仿漢建築群為基礎,超大型商業單體與中小型商鋪互補、交叉式商業街區與圍合式商業廣場互通,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於一體的“城中之城”;是一個多功能、高效率的綜合體。既豐富和完善了城市休閒、商貿流通功能,又大幅提升了棗陽商業經濟發展水平。
西安市未央區
概況
漢城街道位於西安市城北,未央區中部,距市中心4千米。轄8個社區、33個行政村。西(安)銅(川)公路沿東北側通過。古蹟有西漢長安城遺址、明光宮和長樂宮遺址、敦煌寺等。
沿革
1956年設東揚善寨鄉,1958年改漢城公社,1966至1971年曾稱五星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31.2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賈村、郭家、三九、劉家、朱宏堡、全家村、蔡家、楊家、北里、麻家什字、東長吊、西長吊、南黨、北黨、西一、西二、西三、南玉豐、北玉豐、雷寨、樊寨、羅家寨、東查寨、西查寨、中查寨、東揚善寨、青東村、龐馬村、三宮廟、吳高牆、張道口、店子、樓閣台、惠東、惠西、高南、高北、高中、席王、東營、青西41個行政村和漢城居委會。
2002年,轄漢城街居委會,東楊善、郭家、賈家、雷寨、羅寨、樊寨、東查、中查、西查、南玉豐、北玉豐、劉家、三九、朱宏、西楊善、樓閣台、青東、青西、龐馬、店子、西一、張道口、吳高牆、三官廟、西二、西三、東長吊、西長吊、麻什字、南黨、北黨、全家、楊家、北李、蔡家、惠東、惠西、高南、高北、高中、席王、東營42個行政村。
徐州漢城
中央電視台的外景基地--徐州漢城坐落在江蘇省徐州市九里區聞名遐邇的九里山古戰場內,中國堪稱一絕的龜山漢墓和白雲洞、白雲寺同其緊密相連。不僅是一座具有影視功能的拍攝基地,變是一個能滿足多層次遊客需要的旅遊景點。
漢城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4600平方米,由漢宮、相府、漢闕、鍾室及藏書閣等23個建築和28座雕塑精品所組成,是一處典型的再現漢代風格的大型仿古建築群。內部分為四個景區:皇宮區、皇城區、市井區、演武區。皇城區由未央宮、長樂宮和建章宮三座相連的宮殿組成。皇城區、市井區、演武區三個景區設有供遊人參與的仿古娛樂景點:四台、一壇、一陣、一樹。徐州漢城不僅是中央電視台外景基地,同時也是兩漢文化的教育基地;是遊客陶冶情操的藝術殿堂,也是人們休憩玩賞的娛樂基地,是一座再現漢代社會歷史風貌、具有豐富漢文化蘊味的旅遊景點。
沛縣漢城
沛縣漢城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徐州市西北部的沛縣被稱作為中國的漢城。沛縣東靠微山湖、昭陽湖,與山東省微山縣毗連,西北與山東省魚台縣接壤,西鄰豐縣,南界銅山縣,全境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總面積1576平方公里。沛縣境內無山,全部為沖積平原,總面積1349平方千米。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故里,秦時置縣,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之稱,以漢文化發源地著稱四海。縣內有歌風台、大風歌碑省級重點保護及有價值的文物如大風歌碑、漢畫像石、漢代陶器等2000餘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沛縣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地,有“明先世家”之稱。建有融漢城公園、漢街等為一體的漢文化景區。
新野縣
新野,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與湖北省襄樊市接壤,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三國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部落,西漢初年置縣。這塊富庶美麗的土地,造就了鄧禹、庚信、岑參等歷史文化名人。三請諸葛、火燒新野等三國故事使新野聲名遠播,聞名遐邇。
2008年12月31日,原城關鎮以縣城書院路為界分為“漢華”和“漢城”兩個辦事處。
新野縣人民政府駐漢城辦事處。新野縣 漢城街道位於中心城區,轄9個社區居委會,66個居民小組(段),轄區面積2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6萬人。
近年來,街道把繁榮轄區經濟作為社區新農村建設的源頭活水,先後籌資2000餘萬元,建立了 東、西、南、北和蘆莊五大工業園區,至目前,入住百萬元以上企業131家,其中棉紡織企業68家,總生產規模達30萬錠,織機2000台,形成了棉紡織加工、整徑、漿紗、織造一體化生產格局,2009年,街道財政收入突破1500萬元。今年以來,北關社區充分利用轄區內空場空院,通過開放重組、強強聯合等模式盤活存量資產1.2億元。如利用朝陽路一集體資產招商引資1000萬元,改造為 高檔快捷商務酒店,運營後為集體增收近30萬元,可安排60餘人就業;從鄭州中升公司引資5000萬元建 成縣內最大的鞋業廣場,為區域繁榮增加了後勁。另外是充分利用轄區內技校、成校、市民學校等社會力量,通過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等方式,舉辦下崗再就業培訓班6期培訓300餘人次,首期由省帶動和社會保障廳資助的農民工創業培訓班在北關社區開課,教學理念先進,培訓方式新穎,深得學員好評。社區先後有1600餘人次實施創業,涉及維修、美容、養發、飯店等多個行業,提供就業崗位3000餘個,達到富裕一個、帶動一片的效果,為 社區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配合縣政府大城建上,漢城街道辦事處:一是圓滿完成了漢桑城國小遷建任務。二是投入50萬元,歷時6個多月,完成了 文化廣場、漢城廣場及其附屬工程的拆遷修築任務。三是積極協助縣委、縣政府做好 朝陽國小區域、漢桑城國小區域城中村改造項目,規劃建設了 翰林苑、淺水灣兩個高檔住宅小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翰林苑住宅小區和淺水灣住宅小區。四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土地收儲和廉租房建設任務。保證了 廉租房建設項目建設,順利通過了省、市檢查驗收。 新縣醫院遷建工作順利開展。五是已完成3700戶管網改造任務。污水建設點多線長,居民排水體系需要改造,街道分包到人,入戶做工作,保障了管網改造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