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現代藝術管理作為管理學的一個分支,必須具備本學科特有的概念系統,以把握本學科研究對象的複雜性和豐富性。中國演藝業的改革是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中國的演藝管理學必須擁有自己的學術關注點,構建足以把握中國問題特殊性的概念體系。
全書共分九章,以藝術管理的巨觀制度構架的研究為主,藝術管理的微觀運行研究也被置於巨觀制度改革的框架內來進行。中國演藝業的發展,巨觀制度框架的改革是關鍵。這部教材的編排體例即體現了這樣的意圖。通過閱讀本書,能夠對中國表演藝術行業發展的整體現狀和深層次癥結有一個較深入的了解。
本書還嘗試建立一套適合中國藝術管理問題研究的概念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關於藝術生產的雙重屬性(公民社會屬性和商品屬性)的分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讀者如果沿著這個思路深入進去,必能增進對許多看似矛盾的中國演藝業種種現象的認識。
編輯推薦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藝術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課堂使用,也可供文化部門的政府官員、藝術團體的管理者和所有關心這個話題的讀者朋友們閱讀。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藝術與藝術管理
現代藝術表演活動的兩個基本屬性
藝術的公民社會屬性和商品屬性的關係
非營利性藝術團體、營利性藝術團體和文化產業
政府的角色與責任
相關文獻閱讀:演藝業的產業化運作
公民社會與公共理性
第二章 演藝業巨觀管理的國際視野
英國:著名的“一臂之距”原則及其制度體現
法國:強有力的政府角色與藝術自由
德國:聯邦體制下的藝術繁榮
美國:藝術生產的法制傳統與產業化運作
巴西:民主政治框架內的文化多樣性
相關文獻閱讀:“一臂之距”的含義
德國文化政策中的立法許可權概覽
巴西的文化贊助機制
案例展示: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開幕綻放“邊緣藝術”之花
第三章 中國演藝業管理體制形成與演變的歷史回顧
表演藝術團體的“公有化”及其制度蘊含
國家包辦一切:市場活力的喪失
“文藝從屬於政治”:藝術原創力的枯萎
改革開放:巨觀藝術管理體制的變革提上日程
1992年以來藝術管理體制改革的新進展
中國巨觀藝術管理體制改革仍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文獻閱讀:為什麼我們的藝術缺乏思想性和原創性?
“單位”現象及其內涵
案例展示:80年代上海藝術院團改革的幾種模式
第四章 中國演藝業巨觀管理改革的戰略設計(1):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政府行政力的再規範
借鑑“一臂之距”原則,建立政府與藝術機構之間的雙向保護層
尊重藝術創作的自由原則
用立法規約政府的行為及其與藝術表演機構的關係
相關文獻閱讀:多維視野中政府與社會的互動
文化立法與文化產業發展
案例展示:攀登之旅——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登峰記錄
第五章 中國演藝業巨觀管理改革的戰略設計(2):建構有利於藝術機構自主發展的制度環境
關於非營利性機構和營利性機構的進一步討論
規範營利性藝術機構的行為,形成演藝市場的有序競爭
建立完善的事業法人制度,鼓勵非營利性藝術機構的發展
推動演藝市場投融資體制的進一步改革
調整結構,整合資源,形成中國演藝市場的產業優勢
相關文獻閱讀:中國事業單位改革的目標模式
如何加快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步伐?
案例展示:淺析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策劃與運作
第六章 演藝團體的領導者
第七章 演藝管理中的“待人之道”
第八章 演藝團體和劇場的產業化運作
第九章 現代演藝業發展的新平台:網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