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中文名:野漆樹
種拉丁名: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 (L.)O.Kuntze
種別名 :大木漆、山漆樹、漆木、癢漆樹、擦仔漆
形態特徵:落;小葉9—15片,長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2—3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稍偏斜,兩面無毛,背面常被粉質,側脈兩面突起。圓錐花序腋生;花黃綠色。核果,偏斜。花期5—6月,果期10月。
地理分布:分布於華北至江南各省區;蒙古、朝鮮、日本、泰國、緬甸、印度、越南北部也有。
生 境:生於海拔22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
毒 性:樹的汁液有毒,對生漆過敏者皮膚接觸即引起紅腫、癢痛,誤食引起強烈刺激,如口腔炎、潰瘍、嘔吐、腹瀉,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腎病[14]。
化學成分:主要含漆酚,其次有黃酮及酚類物質硫黃菊素(suiphuretin)、漆黃素(fisetin)、訶里拉京(corilagin)、野漆樹甙(rhoifolin)、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野漆樹,二氫黃酮(rhusflavanone)、野漆樹雙黃酮甲(rhusflavone)、野漆樹雙黃酮乙(robustaflavone)、(一)木蠟樹二氫黃酮[(一)—succedaneaflavanone]等,以及未定結構的漆樹酸(rhusinicacid)和木蠟樹素A,B(succedaninA,B)[15-20]。
化學成分:漆樹酸是一種強心劑和擬交惑神經劑,對家兔的LD50為6.7mg/kg[A-19]。
毒 理:主要含漆酚,其次有黃酮及酚類物質硫黃菊素(suiphuretin)、漆黃素(fisetin)、訶里拉京(corilagin)、野漆樹甙(rhoifolin)、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野漆樹,二氫黃酮(rhusflavanone)、野漆樹雙黃酮甲(rhusflavone)、野漆樹雙黃酮乙(robustaflavone)、(一)木蠟樹二氫黃酮[(一)—succedaneaflavanone]等,以及未定結構的漆樹酸(rhusinicacid)和木蠟樹素A,B(succedaninA,B)[15-20]。
科中文名:漆樹科
科拉丁名:Anacardiaceae
本科概述:本科約60屬600種,主要產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5屬55種,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本科為重要的有毒植物科。有毒植物主要存在於漆樹屬(ToxicodrondronMill.)如野漆樹、漆樹等,其根、莖、葉和未成熟果實含有毒樹脂,常引起中毒。人接觸其樹脂或散布於空氣中的物質時會引起皮膚過敏,即所謂漆性皮炎,發病率約26%,潛伏期4小時至21天,症狀可分三種類型:(1)丘疹性蕁麻疹型:有局部皮疹,奇癢。(2)泛發皮炎型:有大面積片狀或散在的丘疹,奇癢。(3)水腫型:最為嚴重,多出現在首次接觸者,開始出現潮紅,而後繼發小皰、大皰,腫脹,皮疹奇癢,並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1]。食入並可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本科植物也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如漆樹所產生漆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塗料,在我國使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國特產,也是傳統的出口商品。本科主要化學成分是·一些雙羥基酚:如漆酚(urushiol)、十五烷間苯二酚(pentadecylresorcinol)、十五烷兒茶酚(pentadecylcatechol)、十七烷兒茶酚(hcPtadecylcatechol)、十五烷苯酚(Pentadecylphenol)等,其他還含黃酮、有機酸等[2,3]。漆酚是主要有毒成分,存在於樹脂中。漆酚不溶於水而溶於醇或丙酮,是一類具飽和與不飽和烴基側鏈的苯酚衍生物的混合物,如漆樹所含漆酚由下列四種化合物組成[4-7]見結構圖。漆酚的致敏原因尚未確知,一種認為是由於漆酚的羥基與皮膚中蛋白質·的胺基反應所致,另一種認為可能是由於抗原刺激機體後,產生抗體而釋放出遊離組織胺和5—羥色胺或其他物質,使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形成紅斑,進而形成水皰,如伴有細菌感染則引起糜爛。致敏強度與分子側鏈中的雙鍵數成正比[8,9]。
相關詞條
-
漆樹科
漆樹科(拉丁學名:Anacardiaceae),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中經濟價值較大的1科。絕大多數為喬木或灌木,少有木質藤本和亞灌木狀草本。 葉互生,多...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種屬分布 所含物質 代表樹種 -
生漆[漆樹采割的乳白色膠狀液體]
生漆,俗稱“土漆”,又稱“國漆“或“大漆”,它是從漆樹上采割的一種乳白色純天然液體塗料,接觸空氣後逐步轉為褐色,4小時左右表面乾涸硬化而生成漆膜。生漆的...
歷史記載 漆液成份 分類特點 分布地區 用途 -
漆樹屬
鹽膚木屬(包括Toxicodendron),約250種,分布於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有6種,除東北、內蒙古、青海和新疆外均有分布。其中如漆R. vern...
形態特徵 簡介 下級分類 檢索表 代表種 -
芒果核[無患子目漆樹科植物]
漆樹科植物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性味,甘、酸、苦,平。為漆樹科植物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
基本介紹 來源 性味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
五倍子[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
五倍子學名(Rhus chinensis Mill.),又名百蟲倉、百藥煎、棓子,為同翅目蚜蟲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蟲寄生於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及其同屬其...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生長環境 栽培技術 現代研究 -
廣棗[鼠李目漆樹科植物]
廣棗為漆樹科植物南酸棗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呈橢圓形或近卵形,長2~3cm,直徑1.4~2cm。具有行氣活血,養心,安神,...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藥源相關 -
扁桃[漆樹科杧果屬植物]
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門的一種植物。 漆樹科、杧果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命名來源 植物形態 產地分布 -
人面子[無患子目漆樹科植物]
人面子(學名:Pierre ),別名:人面樹,銀蓮果,為漆樹科。人面子屬常綠大喬木植物,高達20餘米。喜陽光充足及高溫多濕環境,適深厚肥沃的酸性土生長。...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地理分布 繁殖技術 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