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劍訣

漁陽劍訣

《漁陽劍訣》又稱《漁陽老人劍訣》或簡謂之《漁陽劍》,是出自明末詩人、武學家 吳殳《手臂錄》中的一段劍法口訣。

作品簡述

漁陽劍訣》是出自明末吳殳《手臂錄》分卷《 無隱錄》中的劍法口訣,此劍訣分前後兩部分,前訣論述劍客在行劍搏殺之際的致勝精要,後訣點明劍法之精在於“ ”。此訣雖以長兵(如長槍、長棍之類)為臨陣對象,但卻涵義深刻,極大地體現了作者對於劍法與武學的體悟。

古籍原文

漁陽老人教余劍術,且曰:“此技世已久絕,君得之慎勿輕傳於人!”余恐此技終致不傳,又顧念老人之語,故不著說,而作訣焉:

前劍訣

長兵柄以,短兵柄以
長兵進退手已神,短兵進退須足利
足如毚(chán 狡猾)兔身如風,三尺坐使丈八廢。
余擅梨花三十年,五十衰遲遇劍仙。
劍術三門左中右,右左曰
手前身後現刀勢,側身左進龍門亟(jí 急切)。
身前手後隱刀勢,側身右進虎門易。
二勢用手身誘之,彼取我身手出奇。
黠(xiá 聰明)者奇正亦能識,捨身取手主擊客。
我退我手進我身,左翻右躍如獅擲。
虎躍不入龍,龍翻不入虎。
龍翻虎躍皆蛇行,直進當胸不可阻。
左右進退有虛實,六法相生百奇出。
彼退我乃進,彼退有奇伏。
彼進我亦進,彼進乃窮蹙。
撲身槍尖迫使發,死里得生坐鐵屋。
嘗以我矛陷我劍,矛多虛奇實戰
當其決命爭首時,劍短矛長皆不見
自笑學兵已白頭,初識囊中三尺練。

後劍訣

劍器輕清,其用大與刀異。劍訣實有所隱,恐古人之心,終致淹沒,故又作《後劍訣》一絕,微露之:
劍術真傳不易傳,直行直用是幽元。若唯砍斫如刀法,笑殺漁陽老劍仙。

今人翻譯

漁陽老人曾傳授給我(吳殳)劍術,他說:“我這種劍法已經絕世很久了,你學會之後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要輕易傳授給別人!”

我深怕老人這種劍法最終沒有傳承下去,又顧慮老人的話,故爾不專門編撰劍術學說,僅作《 劍訣》如下:

長兵如槍等兵器是以木製槍桿作為兩手持握的柄,而槍的根在後手的掌心內,靠手腕陰陽互轉。短兵如單手劍等兵器是以整條胳膊作為劍柄,而與大臂相聯的肩是劍柄的根,靠肩的靈活性帶動胳膊運劍,不是單靠腕子
長槍的進扎、退防,依賴於神妙的手法,而劍的進扎和退守,必須靠靈活迅捷的步法

用劍時,步法有如狡兔,身法似疾風,蹲身用劍,才能讓敵方的丈八長槍扎不到自己。
我擅長槍法,練了三十來年,直到五十歲時才遇到真正會使劍的人。

劍術包括三個門,即從左進為龍門從中進為蛇門從右進為虎門。從虎門進劍,右手臂伸直,如虎從平地上躍起前撲,即向上撩,由低到高,劍尖在空氣中劃了道由低到高的斜線,撩後即刺向蛇門;從蛇門進劍,右手臂如蛇頭迅疾地攻擊人一般,即直接扎刺,平行於地;從龍門進劍,右手臂要像龍一樣旋轉,先向內收回再向外劈,劍尖在空中劃了多半個圈,劈後即刺向蛇門。

持劍之手在前探出,身體在後,即右手右腿在前,引誘敵人擊刺我右手臂腕,稱作“現刀勢”。用時斜著向左前邁步進入龍門,先邁左腿,再邁右腿,側向對敵,速度必須快。

身體在前,持劍之手在後,即左手左腿在前,引誘敵人擊刺我左半身軀,稱作“隱刀勢”。用時斜著向右前邁步進入虎門,先邁右腿,左腿跟進,側向對敵。進入虎門相較進入龍門,步法更加順暢,所以相對容易。

現刀勢、隱刀勢,或靠露出持劍右手,或靠左半身軀引誘敵人擊刺,敵如果擊刺我故露的身體或持劍右手,我則突然斜上步入龍門或虎門劈撩進刺。

對劍有崇高悟性的人,能分辨出長槍的虛實,故爾會主動撲身敵人的槍尖,由蛇門而入,以劍劃刺敵持槍之手,使槍手被動受傷。

現刀勢中我抽回我持劍的右手,隱刀勢中我要斜步進身。斜身向龍門進步,右手臂像龍般翻轉,斜身向虎門進步,右手臂像虎般由低向高的跳躍。胳膊的迅疾甩出,靠肩關節的靈活性,就像獅子甩頭拋東西。

進入虎門,就要用撩的技法,不能用劈的技法。而進入龍門,就要用劈的技法,不能用撩的技法

龍門劈、虎門撩的目的,都是為了從蛇門刺扎,即徑直刺扎敵之胸口

左斜進步、右斜進步、虎門進身、龍門退手,要虛實配合。左斜進步、右斜進步、虎門進身、龍門退手、劈撩是虛、刺扎是實,這六種用法,要相互配合,掌握好則劍的百般變化都能使用出來。

敵人抽槍,我則同時進劍,以防止敵人抽槍後早已預備好的後續奇招

敵人進槍,我也同時進劍,敵人進槍後才會被我劍困住

我以身體主動往敵人的槍尖上靠,逼迫敵人發單殺手實扎,這可謂死里得生的技法,敵槍實扎過來,我則蹲身,以劍劈、撩敵桿將其粘住而扎敵持槍之手,所以要有膽氣

曾經用我的槍困住我的劍,這是因為槍在套用上要多用虛招,即閃賺、顛提,而劍在套用上的實招主要靠一刺,所以槍才會取勝。所以要避槍之虛,而擊槍之實,即劈、撩槍桿。

當劍手與槍手拚命一搏都想勝出時,劍的短小,槍的長大,對兩個人來講都不存在,即拚命得活

我自嘲學練各種兵器的用法已到白髮蒼蒼的年紀,才剛剛懂得鞘中三尺劍的用法,所以要想把劍術練精,就要肯花一輩子的時光。

後劍訣

劍比較輕便,卻技法單一,所以它的用法跟刀是大不相同的。上述劍訣中還有很多隱含的東西,怕漁陽老人對劍的精心研究,最終失傳,故而再寫了篇《後劍訣》,漁陽劍法即到此為止。僅稍稍透露一點:

劍術的實戰真技不易流傳,劍法在實戰中,直接扎敵胸口是關鍵。如果像用刀一樣只顧砍斫,會笑殺死漁陽老人。

此後劍訣只為了說明“直行直用是幽元”,作為前劍訣龍門劈、虎門撩的補充,意思是劈、撩之後就是向蛇門的刺扎,或者劈、撩可作為虛招使用,不能把劍當作刀使,光靠劈、撩就完事了,而後續的刺扎才是真正的實招

劍法解析

此篇劍訣,尚沒有足夠的把握保證理解的正確,歸納一下,用劍就三種方法,即,左右可謂用現代一句話“劍走偏鋒”來解釋,劈、撩的目的都是先擊敵持械之手臂或手腕,當然也可都先用作虛招,即而往胸口一刺關健是步法要迅疾、靈活!

這是對於除槍以外的短兵而言的,包括棍、棒、刀、劍, 即不觸敵械而殺。而對於長槍,想要 以短降長,就要拿出 敢死的勇氣撲身槍尖,劈、撩槍桿粘住敵槍, 劃刺敵手,迫其棄械再殺之。

此劍術為何如漁陽老人之說絕跡很久?六個字,即:左、右、進、退、虛、實

作者平跡

吳殳,又名吳喬,字修齡,本江蘇太倉人,早年入贅到崑山,遂占籍崑山。生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死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得年85歲。吳殳是明朝滅亡後堅守志節的遺民,雖然年壽很高,又“高才博學”,但一生設有任何功名仕履可述,經常過著寄人籬下的清苦生活。他學術上沒有什麼家學傳承,學識主要得自“於書無所不窺”。但一生遊蹤甚廣,多次往返於南北之間,與順治、康熙年間的文壇人物多有交往,經歷和學術活動都十分複雜。清人有人說吳殳是一個“奇人”,這話不無道理。

吳殳之“奇”,一是他孤介傲岸的性格,這一點特別表現在他點評古今近於肆無忌憚的文風上。這使他遭受了很多非議和責難。然則,終其一生並無多少改悟,直至晚年,辭氣紛紜,口無遮攔,依然故我!其次,是他的行蹤和社會交遊頗有點神秘,這方面我們所知不多,但隱約感覺到其中有些詭異的內容。如果說他參與了“反清復明”,那他到底做了些什麼?與他交往的漁陽老人、朱熊占、倪覲樓、翁惠生、項元池等,都是些什麼人,這都還需要探頤索隱,慢慢去深入研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自身的學術取向和建構的特殊性。具體說,吳殳有自己獨特的學術體系和另一個縱橫馳騁的領域。在明清之際試圖兼通文武的學人群體中,他無疑是做得最成功的之一,故用不著同一般侷促筆硯間者爭尺短寸長。憑著這點自信,在名家如雲的明清間學壇上,他睥睨海內,雲文雲武,真是罕有與之相匹者。

明末清初之際,南北文人中曾出現一股研討兵學和崇尚武藝的風氣,這應該與戰亂頻仍、國勢危重的時代背景有關,也與一時勃然興起的反理學思潮有關。當時,真所謂“風化所摩,學者比肩”,徜徉其中的南北學人不一而足。舉例說,北方有山西傅青主、傅眉父子的交結武僧和演練武藝;河北王餘佑、顏元、李恭、王源等對兵學與武藝的精研和傳播,最終成為“顏李學派”的主要特點之一。在南方,吳興文學家茅坤的孫子茅元儀,好學多識,喜好兵學,天啟年間著《武備志》240卷,是晚明軍事巨著,影響深遠。錢謙益、程孟陽與多位身在低位的武林人物的交往,其中很有些耐人玩味的東西;黃宗羲、黃百家父子與抗清義士王征南的特殊友誼,這正是近世以來“內家拳”泛起的源頭。陸世儀、馮杼、馮行貞等人,也都有具體的武事活動,有的甚至還有論說傳存下來。但平心而論,這中間還要數吳殳用功最深,成就最高。他數十年潛心其中,貫通古今,融會南北,有多種武學著作留傳下來,直到現在仍然閃爍著光輝,繼續產生著影響。吳殳之“奇”主要在他成功地融合了文學、史學和武學,創造出獨具一格的學術模式,是明清革代之際文武兼修學風中最突出的代表。

在重文輕武之風愈演愈烈的中國古代,文武分為兩途,兼容二者是難度很大的事,歷史上做得好的並不多。及至視武學為末學的明清時代,不要說兼容,能做到不歧視武學就很不容易了。就此點而言,吳殳的確是相當特殊的一例,稱他是一位超凡脫俗、卓犖不群的傑出人物,恐不為之過。

吳殳博學多識,勤於著述,直到垂暮之年猶筆耕不輟。只是他“一生困厄”,身後又十分寂寞,他的著作除《圍爐詩話》、《手臂錄》比較有名外,其他著作,有的已經亡佚,有的則僅以抄本存世,如荒寒孤碑,不為人知。

長期以來,很多學者一直在努力搜求吳殳的著作,追尋吳殳的蹤影,試圖深入全面地了解這位“奇人”。據學者們研究,到目前為止,吳殳的著述一共有24種之多,其中保存到現在的13種,另外11種或已經亡佚,或存佚暫時不詳。在這24種著述中,武學著述一共是5種。其中3種有刻本存世,2種只有抄本傳存下來。吳殳的武學著作是中國武術史上十分珍貴的文獻資料,對我們研究明清武藝的演變,了解一些重要的武術人物的活動等,都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同時,這也是我們了解研究吳殳本人的歷史經歷和他的武學思想的最直接的資料。

武略要旨

此篇《 漁陽劍訣》的核心並非具體的劍術動作或 實招,而是關於使劍的心得與武者搏殺的素養。作者吳殳生於動盪之際,年少開始習武,壯而通學各類技擊。漁陽老人雖然只傳了他劍訣,但他卻是一位 真正的武學雜家,因此在對於劍法的理解上,持有 更寬泛的角度

吾殳錄此訣時已修習槍法 三十餘年,用劍法與槍法自搏猶有勝算,且點出“ 龍門虎門”皆 虛招,唯有“ 蛇門”是 制勝的實招,可謂將中國傳統劍法的精要盡訴其中。

所謂劍走偏鋒,劍是雙面開刃的兵器,並不能像刀具那樣利用 刀背的厚重靠重力勢能 劈砍因此劍走的是靈活、輕盈、多變。詭狡的路數。

作者在最後提到“ 直行直用是幽元”說明在臨陣之時,實際上已經沒有 兵器克制之說,長兵可以倚仗 距離和手法克制劍士,而劍士也可以通過 閃避、纏鬥等方法威逼槍客,因此唯有 膽魄才是 制勝的要素,而這種膽魄是蘊含著 智慧與臨陣機變的,正所謂 狹路相逢勇者勝,不外乎是也。

劍意對比

另外在和 日本劍道的橫向對比中,中國 傳統劍法取的是 “靈活、詭狡、多變”的路數,而 日本劍道則多堅信一擊制勝的居合道。如果用 性格來形容兩種劍法的不同,則是 傳統劍法擁有著 狡黠與輕奇延綿的姿態,擁有水一般 無窮地變化

而日本劍道則是 用冷靜沉著來不變應萬變,如武田信玄信奉的《孫子兵法》一樣, 不動如山、侵略如火,每一組動作都很 細微,卻蘊含著必殺地暗招。如 下段劍勢克敵對手步法、 星眼劍勢隨時可以威脅敵人的咽喉、手臂, 八相劍勢則破敵 上段連招,側回( 拖刀式)引誘對手上鉤。

兩種劍法雖 形式上不同,但本質上都是 為了決勝而產生。傳統武學乃至傳統文化 並非系統性知識就能領悟的,它需要 長久地磨練與真實地運用,才能在經年累月後 思索、琢磨屬於個人獨特的“氣質或者神韻”,這神韻在文學上成為“ 文感 、文風”,在劍術上就是所謂的“劍意”了。

劍非死物,劍招也非固式,唯有 屬於自己的獨特劍意才是作為一名劍士的 核心意義,它將決定你在劍法上地性格,乃至出招地路數。

“劍,本無不同,只因御其之人不同。”

“劍膽琴心,治之至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