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行村

漁行村

1985年,東郊鄉漁行村下轄村民小組4個。2001年4月,經泰州市海陵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漁行與西壩兩個村民委員會合併,合併後的名稱為漁行村村民委員會,下轄10個村民小組。

村情概況

2005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東郊鄉與城東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新的城東街道辦事處,漁行村為辦事處12個村委會之一。漁行村委會地處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2008年元月由泰州市城東街道劃入泰州市城西街道,由泰州市城北物流園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全稱為泰州市海陵區漁行村村民委員會,支部名稱為中共泰州市城北物流 園區漁行村支部。2012年6月經海陵區人民政府批准撤村建居,2013年上半年掛牌更名為:泰州市海陵區漁行水村社區居民委員會;漁行村.東臨魯汀河,南依新通揚大運河(南水北調支線),西與寧啟鐵路(八橫八縱線)泰州貨運站相鄰2000米,轄區內常住人口3000餘人,總面積2000餘畝;10個村民小組,現有黨員53名,支委五名,村委五名,交叉兼職,大學生村官一名,共九名工作人員。漁行村四面環水;村內主要企業有江陰新長江集團泰州長宏鋼材物流中心占地555畝岸線600米(泰州市城北物流園區三號碼頭)、漁行內河碼頭(泰州市城北物流園區二號碼頭)、造船廠企業等等。

近年來,漁行村在能源、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十分迅速,同時努力做到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三個文明共同進步。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服務業、公共福利、環境保護逐步協調發展,轄區內,超市、郵局、銀行、醫院、幼稚園、漁行國小、漁行中學等各類服務行業,漁行人安居樂業,講文明,講公德,社會治安秩序良好。

漁行村三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多次被中共泰州市城北物流園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農村先進黨支部”。在2008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海陵區安全文明村、“海陵區土地執法模範村”、“海陵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十佳遠程教育終端站點清”;首批江蘇省信息化示範村。 漁行村工作指導思想----團結 穩定 求實 發展

漁行的由來

“魚行”,《漢語大詞典》的解釋為,販賣魚的店鋪;《漢語大詞典》對“漁行”的解釋則是專門經營水產買賣的行棧。很顯然“魚行”與“漁行”就概念而言是有一定差異的。

過去,泰州海陵人並沒有在意過魚行與漁行有什麼區別,專門經營水產買賣的行棧泰州人叫它魚行;販賣魚的店鋪海陵人叫它漁行。直到海陵區有個地方解放前稱魚行,現在叫漁行,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兩者之間似乎也存在著差異。

漁行舊稱魚行,位於泰州市主城區——海陵區城北。自古以來即為里下河地區通往泰州城區的南北交通要道。

魚行地名的由來史無明載,至今眾說紛紜。主要說法有兩種。其一云:此地之所以被稱作“魚行”,是因為泰州城北有著大片的水面,當地鄉民大多以打魚為業,凡運往泰州城的魚貨,均得由此地的若干魚行經手,故名之。其二云:過去,來泰之遊民其中有做生意者均被驅趕至城北餘地——一個三面環水的草灘上落腳。時間一長,餘地形成棚戶區,來此落腳做小買賣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經營的行當既多又雜,有些人就連自己從事什麼行當本人也說不清楚。余行原本是他們對自己從事行當的自嘲,後來演變成對居住地的代稱。“余行”變成“魚行”是以訛傳訛的結果。

由於地方史料沒有確切的記載,對於魚行地名由來的兩種說法真實性均無法考證。清代詩人康發祥在他的一首詩中的注釋這樣寫到“魚行乃捕魚之地,兩岸多泊漁舟。”而清代另一位詩人王廣業在他的一首詠魚行的竹枝詞中是這樣描繪當時魚行的:

三里魚行曉市開,家家曬網柳穿腮。

鰻鱺雖好難留種,買得鯧鯿帶子來。

詩後的注釋中詩人對魚行是這樣說明的:魚行去城三里,魚市聚集。1982年,泰州市地名委員會編纂的《泰州市地名錄》對“漁行大街”地名的由來是這樣說明的:“歷史上為里下河漁市集散地,此地漁行較多,故名。”由此可見,關於魚行地名的由來第一種說法似比較可靠。

最早見諸於地方史料有“魚行”這一地名的是明代泰州志。明《(萬曆)泰州志》,《疆域》中就有“魚行莊”的記載。以此推斷“魚行”地名與其地居民區形成時間最早於南宋端平(1234年—1236年)年間,即州城北始築堡城之時,最晚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即泰州北門外築東壩與西壩,阻隔上河與下河,東西兩壩壩口及沿北城河地段成為鹽務轉運中心的時候。

從現有的史料判斷明清兩代魚行莊似隸屬招賢鄉。民國元年(1912年),泰州廢州為縣,稱泰縣,魚行屬泰縣8市40鄉中的城市。民國16年(1927年),魚行屬泰縣15個區中的第一區。民國18年(1929年)前後,魚行鎮設立,魚行莊(現漁行村境)、新城莊屬魚行鎮。民國36年(1947年),泰縣部分鄉鎮合併魚行鎮撤銷,魚行、新城莊劃屬永清鎮。民國38年(1949年)1月21日,泰州解放,劃城廂建市。魚行莊仍屬永清鎮。1950年8月泰州市、泰縣第一次合併期間增設魚行鎮魚行莊屬魚行鎮。10月7日,泰州市、泰縣分治,魚行鎮劃屬泰州市。1951年9月泰州市撤鎮建區,魚行鎮被撤銷,原魚行莊屬城北區人民政府。1959年1月泰州市、泰縣再次合併稱泰州縣,原魚行莊已改名為魚行生產大隊屬泰州人民公社。1962年5月泰州市、泰縣再度分治,魚行生產大隊成為郊區人民公社下轄的13個生產大隊之一(此時的相關檔案已開始將魚行寫作“漁行”,之後魚行一詞在正式檔案中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漁行”一直沿用至今)。1964年9月,泰州市所屬公社進行調整,漁行大隊予以保留屬重新組建的智堡人民公社,1968年4月智堡人民公社改名為東郊人民公社,1984年6月東郊撤社改鄉,漁行生產大隊亦更名為漁行村。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8.3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蠶桑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2.00畝(其中:田25.00畝,地67.00畝),人均耕地0.92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2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7.00畝,主要種植八角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80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5戶通自來水,有15戶飲用井水,有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7戶通電,有1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00公里。全村有機車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戶,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7戶,共鄉村人口6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31人。其中農業人口67人,勞動力4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傣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人,彝族7人,漢族5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0人,參合率59.7%;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公里。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0萬元;畜牧業收入4.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5頭,肉牛7頭;工資性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8人,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28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勐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正興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3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8.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離鄉鎮較遠,經濟發展無支柱產業;產品結構單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難以準確把握市場信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缺少項目開發資金和技術。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不斷完善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技術資金,開發當地土地、林業資源,發展支柱產業;調整產品結構;在保證糧食產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經濟作物和畜牧業發展力度;主要發展茶葉、桑樹等種植(其中:完成種植茶葉100畝、桑樹40畝),以及發展養蠶、雞、豬等養殖業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