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池居委會

漁池居委會

漁池居委會位於山東省膠南市大珠山南端,帽子峰東側,地處山嶺,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在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有王姓王有三,太君李氏夫婦從市美遷到此地立村,故名魚池後演變為漁池村。該居委會處在山嶺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土地面積不到30公頃,適合種植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為主,主要經濟來源靠沿海捕撈為主。該居委會的位置,北靠大珠山,南靠漁池灣,西靠古鎮口港不到一公里。在1973年建設軍港時,大部分耕地被國家劃撥徵用,人均達不到一分耕地,到1985年5月轉為非農業戶口,為民眾解決吃飯問題。是年,把村的18歲——25周歲的適齡青年被膠南市招收契約制工人。2000年全居委會共有170戶,總人口為432人,姓氏中王姓最多,其中有幾戶姓徐、崔、張、趙等解放前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全村的經濟收入都依靠漁業生產,近海養殖海帶業的收入維持民眾生活,因為村的耕地少,人口逐年增加在1982年該村聯合投資建凍粉廠一處,聯合休整建漁船30隻,約全村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30萬元,全村的總收入300萬元,在1985年為民眾吃上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淨水的方便,村集體投資約20萬元。漁池居委會的位置在古鎮口港所在地,經濟收入位於全街道各村前列,從1985年到現在一直被評為計畫生育先進單位。2003年被評為“五個好黨支部”。2004年獲得“三個文明建設標兵村”。經濟發展建國初期糧食平均畝產200公斤,總產9萬公斤。1978年畝產300公斤總產13萬公斤,隨著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發展漁業生產,近年來,隨著經濟漁業規模的擴大,農業比重逐漸減少。第二產業,1982年聯合發展漁業生產及水產品加工廠以來,全村收入150萬元,人均3800餘元。社會進步“文化大革命”前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3人。1977年恢復高考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42人,其中大學生14人,碩士生4人人民生活建國初期,人民生活困苦,至1978年人均收入不到100元,2000年人均收入4200元,有95%的農戶安裝電話,安裝有線,彩色電視普及到戶,居委會共有機車14輛,機動車25輛。村莊建設建國初期,村民住房以草房居住為主,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以石房,磚房,瓦房為主,2000年人均居住面積20平方米。1985年,建設中心街,修理莊內小巷街5條,整修中心街溝子2條,約500米,把村中心河道蓋面約30米,修橋3座,栽楊樹,松樹50000株,新增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綠化荒山800餘畝。[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