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岔曲

滿族岔曲

與此同時,京城各旗營都有自己的八角鼓票房,不計其數。 岔曲從形成到現在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它是八角鼓文化傳承的見證,也是古代滿族音樂的活化石。 目前,天津仍有滿族子弟八角鼓票房,名曰“今承古韻”。

遠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定西將軍阿桂平定金川,勝利凱旋。行軍中,阿桂命人將一批滿語軍歌譯成漢語演唱。傳說旗中一人名曰筱槎,擅唱高腔,才華橫溢,能自撰唱詞,阿桂得知後令其編寫忠君愛國的曲目,用以激勵八旗士氣。而後人們將筱槎編寫的軍歌稱為岔曲,並沿用八角鼓擊節伴奏。乾隆帝聽到八角鼓的演唱後,非常喜悅,於是命令在八旗軍中普及八角鼓岔曲,正是因為受到了乾隆帝的喜愛,八角鼓才被傳至宮廷,在京旗中推廣開來。
滿族岔曲滿族岔曲
岔曲是滿族軍歌和漢族高腔融合的產物。在歷史上,滿族曾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北方漁獵民族,他們世代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間,精於騎射,能征善戰。滿族的祖先曾三次建立政權,經濟強盛,文化繁榮。早在公元8世紀,靺鞨人的渤海樂就曾遠渡日本,盛極一時。滿族先民熱愛音樂,無論日常生產勞作、行軍打仗,還是薩滿祭祀,表達情感,都離不開音樂。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滿族音樂一度對中原音樂,乃至日本音樂、蒙古音樂都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當然也孕育了八角鼓、子弟書等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從流傳至今的岔曲旋律看,宮調式和do re mi三音列骨幹音,以及簡約、質樸、稜角分明的氣質,加之獨到的“臥牛”唱腔,這些都十分符合滿族音樂的典型特徵。
自乾隆朝以後,子弟八角鼓票房在京城逐漸繁榮起來,岔曲音樂也脫離開以往的軍歌樣式,開始以演唱寫景抒情的段子為主,也有一些記事和反映民俗的曲目。由於岔曲唱詞文雅,蘊藉豐厚,因此很受王宮大臣、貴族子弟的喜愛。岔曲在清代的盛行和發展,一方面得益於上層社會對八角鼓藝術的推動,更重要的是它清新、靈活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滿族音樂文化底蘊。同光年間,慈禧太后對八角鼓尤為推崇,還曾命內務府掌儀司挑選旗籍子弟票友入宮傳授太監演唱。與此同時,京城各旗營都有自己的八角鼓票房,不計其數。北京內城尤以載瀓(愛新覺羅氏,恭親王長子,正紅旗蒙古都統)貝勒的賞心悅目票房最富盛名。清朝覆滅以後,子弟票友紛紛下海,八角鼓也被帶到民間,與大鼓、時調、琴書同台演出,時稱“滿漢鼓曲”。岔曲從形成到現在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它是八角鼓文化傳承的見證,也是古代滿族音樂的活化石。目前,天津仍有滿族子弟八角鼓票房,名曰“今承古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