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滲水崖山勢陡峭,每逢暴雨,山洪急下,流到寺廟東處就一下不見了蹤影.當地百姓無法解釋這一奇怪現象,就認為是神靈的力量,說:“相山廟是山神所在之地,山洪經過前廟前,畏懼山神而不敢入,只有銷聲匿跡”可是高晉有想法.高晉是清滿洲鑲黃旗人,文華殿大學士,有一定的治水知識.乾隆年間被提升為江南總督(管轄治理安徽江蘇二省的河道)兼安徽巡撫.他開挖引河,拓寬清口東西壩後,官至兩江總督.高晉來到相山督察修建相山廟時,發現了“滲水崖”的奇異景觀.他認為寺廟東部有可能有巨型地下溶洞,或者是古代建廟時,廟堂下方填滿了礫石,水經此處,進入溶洞或礫石堆中,所以不見了水的去向.但無論是傳說也好,還是地質原因也好,這種景觀的確非常奇特罕見,值得研究和觀賞.因此,高晉提筆寫下“滲水崖”三個大字.。一處被雕刻在滲水崖的崖壁上,一處刻成石碑,現放置在顯通寺。
相山即景
清·劉天賦
巍峨高矗應房星,此日登臨屐未停。
四野煙含春樹綠,一天雲補斷山青。
河流睢渙資雄鎮,地接徐淮控勝形。
更有懸崖能滲水,擘窠大字仰碑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