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基本解釋
1.[funny;amusing;comical;facetious;farcical]:形容語言、動作等幽默詼諧,十分可笑。
造句:丑角的表演非常滑稽。
2.[comic talk]:流行於吳越地區(上海、杭州、蘇州等地)的一種曲藝,生動有趣。
3.古音異讀(gǔjī):能言善道,機警善變。
4.豫北方言:讀作gǔqì,形容語言、動作等幽默詼諧,十分可笑。
引證詳解
1. 曲藝的一種。
流行於吳越地區(上海、杭州、蘇州等地),詼諧生動。
2. 形容圓轉順俗的態度。
①《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王逸註:“轉隨俗已。”
②漢·揚雄·《法言·淵騫》:“飽食安坐,以仕易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其滑稽之雄乎!”
③《魏書·崔玄伯傳》:“寬性滑稽,誘接豪右,宿盜魁帥,與相結交,傾衿待遇,不逆微細。”
④宋·沈作喆·《寓簡》卷二:“故獨超然不涉乎人道之患,其滑稽自全,夫熟得而測之哉!”
⑤清·昭連·《嘯亭雜錄·劉文清》:“及入相後,適當和相專權,公以滑稽自容,初無所建白。”
3. 謂能言善辯,言辭流利。後指言語、動作或事態令人發笑。
①《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者,齊之贅壻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司馬貞索隱:“按:滑,亂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說是若非,言能亂異同也。”
②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三:“中立性滑稽,嘗與同列觀南御園所畜獅子,主者雲縣官日破肉五觔以飼之。同列戲曰:‘吾儕反不及此獅子耶?’ 中立曰:‘然。吾輩官皆員外郎(借聲為‘園外狼’)也,敢望園中獅子乎!’眾皆大笑。”
③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傻敦敦的,可眼神里又藏著敏捷;言談舉止來得滑稽可笑,卻給人的感覺又像那樣忠誠可靠。”
④明 劉基 《賣柑者言》:“予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 東方生 滑稽之流。豈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4. 古代的流酒器。類似後代的酒過龍。
①漢·揚雄·《酒箴》:“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
②《太平御覽》卷六七一引 北魏崔浩《漢記音義》:“滑稽,酒器也。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若今之陽燧樽。”
③清·曹寅·《和靜夫謝送惠山酒》:“滑稽腹大原無論,畫榼仍留待晚春。”
④《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這滑稽是件東西,就是掣酒的那個酒掣子,俗名叫‘過山龍’,又叫‘倒流兒’。因這件東西從那頭兒把酒掣出來,繞個灣兒注到這頭兒去。”
5.荒唐的意思
造句:這也真夠滑稽,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皇帝的新裝》
近義詞
有趣
反義詞
嚴肅、正經
美學套用
詳細介紹
滑稽作為一種審美現象是古已有之的。它一直和美學中的喜劇傳統相關聯。早在我國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滑稽列傳》中就指出:“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索隱》對之解釋道:“滑,亂也;稽,同也。言辯捷之人言非若是,說是若非,言能亂異同也。”
我國古代喜劇正是從俳優、滑稽戲發展起來的。西方最早的喜劇——古希臘的喜劇也是在民間滑稽表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故而歷來的美學家多以喜劇為研究滑稽的材料。有的以喜劇包含滑稽,也有的以滑稽來包容喜劇。
古文滑稽,滑,讀音gu三聲,流利,潤滑。稽,停,留止。
滑稽,形容圓轉自如,是言辭流利,正言若反,思維敏捷,沒有阻難的意思。後世用作詼諧幽默的代名詞。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了優孟、淳于髠、優旃的事跡。相繼寫了“齊髡以一言而罷長夜之飲,優孟以一言而恤故吏之家,優旃以一言而禁暴主之欲”的故事。《滑稽列傳》,《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爭勢利,上下無所凝滯,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主旨是頌揚淳于髡、優孟、優旃一類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爭勢利”的可貴精神,及其“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的非凡諷諫才能。他們出身雖然微賤,但卻機智聰敏,能言多辯,善於緣理設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諷,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與“六藝於治一也”的重要作用。
美學中的滑稽
滑稽是審美範疇的一種。從審美對象說,它的特證包含某種醜的因素,但醜的分量遠不能構成對主體的威脅或壓力,是無足輕重的,不屑一顧的;從審美經驗說,它引起主體的嘲笑,表明主體對這種醜的形式背後有關的客觀規律性達到了清醒的認識,自信能夠制服醜的,冷靜理智在態度中占了優勢。除了這些共同方面以外,不同類型的滑稽或喜劇性在性質上有很大的差異,主體對審美對象的情感態度可以很不相同甚至絕然相反,可以是仇恨、鄙棄,可以是惋惜、同情,甚至還可以是欽佩、讚賞。表述這一範疇的近義詞有:喜劇性、可笑、諧謔、幽默、風趣等。有一類滑稽,與敵意的嘲笑相對應。惡勢力潰敗時表現的醜態是一例。由於反動勢力的作為與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相違背,他們的惡行終究會遭到客觀規律的懲罰,他們在懲罰面前的各種醜態引人發笑。在嘲笑中既包含對反動勢力的無情鞭撻,也包含對歷史運動客觀規律的確認;既流露出對惡行的鄙棄痛斥,也表明了對其必然失敗的原因的洞察。
藝術作品可以集中這樣的審美對象而形成喜劇,其社會功能在於用嘲笑來焚燒醜行,提高對醜行的警惕與防範。另一類滑稽,則與友善的嘲笑相對應。好心人在失誤時表現的窘態就是一例。在好心的行為中可能由於種種原因招致小小的挫折,在這類鬧笑話的局面中,行為的不駕馭規律、不符合目的使人們發笑。在嘲笑醜的因素同時,卻保持著對行為意圖的肯定,為他們感到惋惜。如馬戲團小丑模仿絕技演員時的笨拙舉止,此類因掌握不了規律或違反常規而造成的不協調、不合理、不得體的形式,使人們失笑,笑它的同時要求自己避免它。
概括這類審美對象而構成的藝術作品,可以讓人類愉快地向自己的蠢笨告別,藉此改善行為,改善社會。還有一類滑稽是以精心設計的悖理或荒誕來招惹戲笑。它多半表現在語言藝術中,象相聲或文字遊戲中常常遇到的雙關俏皮話、同音歇後語、打油詩、說反話之類,把本來不相干的東西出人意料地聯繫在一起。如在一幅畫裡出現荒唐可笑的場景,在一首樂曲里出現粗魯的不協和音的喧鬧,把強烈對比的形象緊密並置,也屬此類。中國古代的優人善於“以諷代諫”。例如楚莊王要以“棺槨大夫禮”葬一匹愛馬,優孟卻請莊王以“人君禮”葬它,說這樣可使諸侯都知道“大王賤人而貴馬”,莊王一聽就覺察了自己的過失。優孟設計更加荒唐的建議,使楚莊王在嘲笑之後省悟,這類諷喻能制止或避免意志行為領域中荒唐事故的發生。它的幽默所引起的笑,雖然在間接的層次上也隱含著對惡或愚的鄙棄,但在直接的審美關係上,既不是笑惡,也不是笑愚,而是流露了對諷喻者巧智的讚賞。在喜劇的結構中通常具有的精心設計的荒誕中,往往含有睿智對微醜的寬容,顯示人生態度的豁達。
西方美學中的滑稽
概在西方美學史上,企圖解釋滑稽本質的美學理論有3種:
①鄙夷說或優越感說。為T.霍布斯所倡導。他認為嘲笑是對某些尊嚴的重要人物的鄙夷,當人們發覺自己的處境比所看到的人的不幸優越得多,或自己從前的蠢笨比它強時,就覺得“突然榮耀”。H.柏格森把喜劇性效果解釋為“機械性壓倒生命”的說法與此相似,認為人的行為本是有生命的活動,如果他突然呈現出無生命的機械動作,就惹人發笑。
②乖訛說。為I.康德與T.李普斯所主張。他們認為笑是出於對某種預期情景的突然失望,或者由於某種要求被外界粗暴地否定了。A.叔本華的看法與此相近,認為滑稽純屬發現了根本不存在的聯繫。
③釋放說。為H.斯賓塞與S.弗洛伊德所提倡。認為當思想從高尚的觀念突然轉到卑瑣的觀念時,過多的神經能量蘊藏沒有花費掉,就溢出來成為笑,笑就是能量的釋放。弗洛伊德按自己的精神分析學觀點重新解釋了“釋放”概念,認為本能衝動從社會抑制下釋放出來會形成滑稽。
這三種理論,不但各自都只能解釋一部分現象,而且加在一起都還不能解釋滑稽的全部表現形式。
《史記索隱》引崔浩語:“滑稽,流酒器也。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滑稽戲
滑稽戲:一種專門以滑稽手段來表現人物的劇種,流行於上海、江蘇和浙江的部分地區。也叫滑稽劇。
滑稽戲是在抗日戰爭中期,由上海的曲藝“獨角戲”接受了中外喜劇、鬧劇和江南各地方戲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新興戲曲劇種。它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的許多地區,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1957年至1965年期間,南京市滑稽劇團常沿長江中上游各埠及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演出。蘇州市滑稽劇團足跡也遍及江、浙、滬、皖、鄂、豫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