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逼人[漢語詞語]

富貴逼人[漢語詞語]
富貴逼人[漢語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富貴逼人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指因有財勢,人來靠攏。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富貴逼人富貴逼人

驃叔(董驃 飾)在電視台當新聞主播,一家五口都靠他餬口,生活拮据。妻子驃嬸(沈殿霞 飾)十分熱衷買六合彩,總期待著有中獎的一天。他們每天都夢想自己能變成富人,搬到寬大的屋子居住。他們終於中了六合彩頭獎,本來一家人想好好利用這一筆橫財,沒想到他們存放巨款的銀行突然倒閉了。更禍不單行的是,他們變富人的訊息招來了惡手——他們的小女兒被綁架了,全家人著急得不得了。他們又變回了窮人,該如何拯救至親呢?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雷達驃 神童驃 董驃 驃叔
驃嬸 沈殿霞 ----
帶弟 陳奕詩 ----
來弟 李麗珍 ----
招弟 關佩琳 ----
笑口祖 曾志偉 帶弟男友
John 姜大衛 驃叔弟弟,家中排第六,又稱“六叔”
總經理 葉榮祖 衛星電視新聞部總經理
呂摩投 梁珊 衛星電視新聞部監製,綽號“女魔頭”,有時也兼任新聞報導員
同事 高志森 驃叔同事
東姑 許芬 驃嬸的麻將友
西姑 鄭少萍 驃嬸的麻將友
南姑 潘雁英 驃嬸的麻將友
北姑 許瑩英 驃嬸的麻將友
TV仔 王書麒 西姑兒子
來弟同學 魏綺清 ----
驃叔表弟 梁克遜 ----
未知 劉嘉蔚 ----
綁匪 張武孝 夏韶聲 ----
老馮 馮世雄 ----
上一頁 | 1 | 2 |默認顯示 | 全部顯示

[以上資料參考

]

職員表

製作人 于仁泰
導演 高志森
編劇 陳健忠 、彭濟材
攝影 溫文杰

角色介紹

男主角

董驃

富貴逼人劇照富貴逼人劇照

原名朱文彪(1934年3月30日-2006年2月22日),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是香港馬評人、電視、電影演員。生於香港練馬世家,其後過繼給香港賽馬會高層董子賢並易姓。曾任騎師、練馬師。1960年代末起董驃長期主持香港賽馬節目近40年,以風趣幽默、敢於批評見稱,因此台前幕後眾人皆尊稱其為“驃叔”,其後的不少電影作品中亦為他保留此稱呼。

女主角

沈殿霞

沈殿霞沈殿霞

英文名Lydia Sum(1947年7月21日-2008年2月19日),因

身材肥胖而被暱稱為“肥肥”、“肥姐”,生於上海,是香港著名女演員,無線電視的第一代藝人,尤擅於擔任現場直播節目司儀。她亦是著名藝人張學友及陳庭威的義母。1999年和曾志偉等人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表演《減肥變奏曲》。2008年2月19日早上8時38分,沈殿霞在瑪麗醫院病逝,享年61歲。

劇情梗概

電視台新聞主持人驃叔一家際遇不佳,生活拮据。驃嬸熱衷於買彩票以圖搏彩,改變其窮困命運。結果天從人願中了頭彩,但巨額獎金非但沒給他們帶來幸福反而成為惹禍之胎,一連串不幸接連而來……現實使驃叔一家認識到:幸福生活要靠雙手創造。

影評

文化氛圍

喜劇電影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喜劇電影也一直都是整個影壇的主流力量之一。

香港這個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電影聖地更是盛產喜劇的地方。早在1909年香港拍攝的第一部短片《偷燒鴨》便是一出生活滑稽短篇型的喜劇;而1933年香港製作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傻仔洞房》也是喜劇;對於天生樂觀的香港人來說,電影院裡沒有定期放映的喜劇,那是不敢想像的事情,喜劇

電影也就當之無愧的成為香港電影賴以生存的一大法寶。當然,由於地域和語言的局限,我們理解香港喜劇電影的某些地方還是有一定的障礙。在上世紀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這種標榜著港人看過之後定會開懷大笑和能深有共鳴的電影便已得到廣大認可,進而使香港電影達到全盛時期。因此,香港喜劇電影在推動整個香港電影業的繁榮上的貢獻是極大的。

八十年代,整個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幾乎是被喜劇所占領,可見喜劇是香港電影全盛時期最被觀眾喜愛的類型電影。而王晶、張堅庭、高志森等人的出現,無疑為香港喜劇電影又添了一把火,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這些電影人的電影也是相當成功的。

兩任導演的經典之作

在八九十年代的電影界,有這樣一種情況,哪個電影賣座,這部電影就會被製作公司續拍成系列。1987年由高志森導演,董驃、沈殿霞主演的喜劇片《富貴逼人》也不例外。《富貴逼人》是一部輕鬆的家庭喜劇,針對當時港人想借六合彩發財的想法編成的一個故事,講述小人物的發財夢,而又不乏對親情的反思,而故事最後永遠體現出的是親情是金錢所買不到的主題,溫馨感人。

電視台新聞主持人驃叔一家際遇不佳,生活拮据。驃嬸熱衷於買彩票以圖搏彩,改變其窮困命運。結果天從人願中了頭彩,但巨額獎金非但沒給他們帶來幸福反而成為惹禍之胎,一連串不幸接連而來。

而最終的結局使驃叔一家認識到:幸福生活要靠雙手創造。與1987年同期推出的商業大片相比,本片是實實在在的充當了一次票房黑馬。能夠排在《龍兄虎弟》、《監獄風雲》、《A計畫2》之後,狂收兩千七百八十萬票房而取得賣座第四名的成績,不可不說是新藝城小成本城市喜劇電影的一個樣板式奇蹟。影片沒有豪華陣容,甚至連有點號召力的商業明星都沒有,完全是以情節制勝。這一點,不可不說天才編導高志森的劇本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影片故事詼諧,笑招不斷。沈殿霞與董驃這對超級情侶檔可謂是艷光四射,大放喜劇光芒。直到現在,喜歡港式喜劇的影迷,都會將本片當作不二的經典。

《富貴逼人》意外地成為票房黑馬,次年的導演高志森怎敢怠慢,快刀斬亂麻般地打理好劇本素材,立即拍攝了這部名為《富貴再逼人》的續集作品。演員陣容仍舊是以董驃與沈殿霞為主,並沒有特別邀請其他人氣明星加盟,完全以智取勝。結果,影片以不輸於前作的精彩故事為其交上一個滿意的答卷,票房大收兩千六百萬,併入選年度觀眾最受歡迎影

片前三名,再度當了一次超級黑馬。值得一提的是,時下香港熱門喜劇片導演馬偉豪是此片編劇之一,以影片的連篇累牘的詼諧橋段來看,他那時的喜劇天分早已流露。

報館編輯驃叔被調往加拿大工作,正當一家人逐漸適應異地生活之際,驃叔因得罪上司而被開除,唯有回香港重新開始。不久,驃嬸赫然發現中了加國彩票頭獎,加幣二千萬,舊上司知道後,即設法搶奪彩票,幸而一家人團結對抗,最後終於順利前往加國領取巨獎。誰料到加之時,卻超過領獎的時限,就在一家人失望之際,驃叔赫然發現時差,所以領取彩票的日子尚有一天。

高志森拍完《富貴再逼人》後就掛印而去,這部《富貴再三逼人》轉而由冼杞然執導。冼杞然197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無線電視台編導和佳藝電視監製。1979年開始執導作品,主要有《薄荷咖啡》、《三人世界》、《黑貓》、《西楚霸王》等。監製的影片有《唐朝豪放女》、《皇家師姐》等。1987年開始擔任德寶影業公司執行董事,這是他升任電影公司管理人員後難得的導演作品。

雖然導演換了人,但是本片以情取勝,返回第一集這種草根凡人希望發達的心態,加上家庭的溫馨人情,且對當時香港社會“富貴和貧窮竟只一線之差”的心態很有共鳴。票房收入也高達1668萬元(港幣),本系列電影連續在87,88,89三年擠進香港年度票房前十名,作為地道香港社會的賀歲片,實屬經典系列。

第三部中,導演把戲份從驃叔和驃嫂身上減少,轉而講述了二女兒的愛情和大女兒的擇偶等細節,在第一部有出色表現的曾志偉也回歸到故事中,加入到和毛毛爭奪大女兒的戰爭中。正是導演著重筆墨來刻畫兩個女兒的生活,使得片子的生活氣息更加濃郁,在講述二女兒在愛情上的選擇和家庭的衝突上,導演為故事添上了一些年輕人在海外愛情的艱辛,及兒女和家長的隔膜。

取勝之道

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被驃嬸誤解的驃叔一個人委屈在家,早前與父親不合的來弟這事來看望驃叔,並告知母親在自己那,父親也關切地問起女兒結婚後的生活,父女倆的堅冰在這個只有一個父親的家中溶化。最後一個鏡頭,清冷昏藍的燈光下呈現出父女倆的剪影,父女間並沒有煽情的擁抱,也沒有做作的台詞,而是女兒安靜的給父親繫上夾克衫的扣子

。這一細節給這部影片足足的加上了溫情主義的色彩,使得人情味十足。這也使本片更貼近觀眾,彌補了較之前兩部所缺少的喜劇橋斷。片尾二女兒的再次中獎,又一次把觀眾拉回了喜悅之中,皆大歡喜,影片的大結局也就在此結束。

《富貴》系列是純生活化的喜劇,生活場景極其真實,不露痕跡。插科打諢的台詞。自然是它比同類系列電影更為招人喜歡。《富貴》系列的成功自然少不了編劇和導演的功勞,演員出色的表演也為本片增色不少。與《富貴開心鬼》、《歡樂叮噹》、《鬼馬保鑣賊美人》、《殭屍少爺》、《太子爺出差》這類鬧劇式喜劇相比,《富貴》系列被烙上了鮮明的表演風格。

董驃扮演的驃叔這個小人物,這個快樂的小人物,煩惱的小人物,堅韌的小人物,香港的小人物。就是這些個香港小男人,愛錢,愛面子,愛美女,也愛老婆,跌跌撞撞幾十年,學會了生活但沒學會成功,在職場上生活中偶爾耍耍小花招,拚命掩飾著人到中年的笨拙和失意,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在先敬羅衫後敬人的社會裡,帶著如花似玉的女兒和碩大無比的老婆,戰戰兢兢地過日子。因為他們是她們的靠山,是“真心的人”。

在第一部中,董驃扮演的驃叔,這個小市民在酒會上吝嗇的從口袋裡掏給了菲傭一個10元的港幣,最後銀幣從紅包里脫落,從地板上一直滾到紅色的沙發下邊,菲傭連看一眼都沒看一眼。這時鏡頭對準了這位當時的著名賽馬主持人,“難堪”兩個字立刻就寫在了他的臉上,小品式鏡頭,足見功力。那種故作鎮定的侷促,那種生活艱辛卻又好面子的小市民形象被刻畫的入木三分。雖然是喜劇片,卻比那些正劇更能直接地提點觀眾的神經。

《富貴》系列在當時的香港,是那種全家傾巢出動去影院看的電影,不知道在電影院的黑暗裡,看著大銀幕上洋象連連卻又情真意切的驃叔,有多少人到中年的一家之主,偷偷地從心裡掏出一面看不見的鏡子,照照自己的嘴臉。好像跟驃叔差不多喔,應該比他還強些,於是笑笑自己,覺得人生雖然不如意,但終究還是充滿了樂趣和希望。

如今,香港喜劇電影“越拍越濫,越爛越拍”的風格不為觀眾所青睬,而王晶還一直再拍,<雀聖>系列已經拍到了第三集。今年的賀歲片《心想事成》和《雙子神偷》已經是粗製濫造的典範,為贏取票房,製作者不注重質量,已經失去了觀眾的支持,票房自然的也就比黃金時期低上了許多。再這么走下去,香港喜劇電影很難超越以前的經典了。

說了這么多,還是希望今後的香港喜劇電影能夠穩紮穩打,既而讓觀眾重拾對喜劇片的信心,這樣才能讓觀眾買票進電影院,再創香港電影新的輝煌。新世紀才過了七年,七年而已。七年之癢,十分之一都不到,路還長得很。讓我們祝福香港電影人再接再厲,創造新的奇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