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名稱
中文名:滑皮柯拉丁名:Lithocarpus skanianus (Dunn) Rehd.
別 名:滑皮石櫟、滑皮椆
科 名:殼斗科 ( Fagaceae )
屬 名:柯屬 (Lithocarpus Bl.)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胸徑50厘米,芽鱗、當年生枝、葉柄及花序軸均密被黃棕色絨毛,二年生枝的毛較疏且短,常呈污黑色,皮孔甚小,肉眼不易察見。葉厚紙質,倒卵狀橢圓形或倒披針形,有時兼有橢圓或長圓形的葉,長6-16厘米,寬3.5-5.5厘米,頂部短尾狀突尖或漸尖,基部楔尖,全緣或在近頂部葉緣淺波浪狀,中脈在葉面稍凸起,側脈每邊10-13條,通常在葉面微凹陷,支脈尚明顯,彼此近平行,葉背面沿中脈被棕色長柔毛,其餘部分兼被短的單及分枝的柔毛;葉柄長稀超過10毫米。雄圓錐花序生於枝頂部,少有單穗狀花序腋生,長達25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長約1毫米。殼斗扁圓至近圓球形,高14-20毫米,寬15-25毫米,包著堅果絕大部分或幾全包堅果,小苞片鑽尖狀或2-3毫米的的短線狀,擴展或頂部彎鉤,或有時為三角形鱗片狀伏貼於殼壁,被微短毛及棕灰色鱗秕,殼壁厚約1毫米或較薄,質脆,堅果扁圓形或寬圓錐形,高12-18毫米,寬14-22毫米,無毛,果臍口徑11-13毫米,深不到1毫米。花期9-10月,果次年同期成熟。模式標本采自福建南平。
產地生境
主要產地
產江西、福建、湖南三省南部、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東南部。產江西及湖南的本種,其殼斗上的小苞片短線狀,頂部一段向內彎鉤,殼斗頂部的稍延長而後向殼斗的口部下彎,形成甚短的乳頭突狀,此特徵與壺斗柯、欖葉柯、圓錐柯和厚斗柯的相同。
分布於海南、廣西西部及雲南東南部(文山、富寧)的其葉較大,長達30厘米,寬12厘米,質地較厚,被毛較密且較遲脫落,這些特徵與 L. rhabdostachyus 的相同,只是本種的殼斗較小且非甚扁的扁圓形,通常不全包堅果,憑此而將二者區分。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 0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功能用途
樹高約10米的樹皮厚約3毫米,不開裂,外皮褐黑色或暗灰色,近於平滑,內皮的木射線不甚凸起。木材灰棕色,頗堅實。果實含澱粉。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 第22卷, 72. 滑皮柯 圖版47: 1-7Lithocarpus skanianus (Dunn) Rehd. in Journ. Arn. Arb. 1: 131. 1919; A. Camus, Chenes 3: 1168. 1954, Atlas pl. 522. f. 11-13. 1948;海南植物志2: 352. 1965. ——Quercus skaniana Dunn in Journ. Linn. Soc. Bot. 38: 366. 1908.——Pasania skaniana (Dunn) Schott. in Bot. Jahrb. 47: 676.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