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4/9 - 2010/7,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工學博士
2000/9 - 2004/7,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工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0/7 - 今,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工程系,講師、副教授
2013/10 - 2014/10,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工學院工業工程系,訪問學者
主講課程
本科生:管理信息系統、企業資源計畫
研究生:算法導論、複雜網路分析與套用、Logistics System Analysis
研究方向
製造系統工程、物流系統工程、服務系統工程
科研項目
縱向項目 :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671020、大數據環境下基於網路用戶行為模式識別的可信互動機制研究、2017/1 - 2020/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71501020、基於超網路的雲製造服務動態譜系及其時空結構演化機理研究、2016/1 - 2018/12
[2] 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CSTC2012GG-YYJS0319、面向風電齒輪箱的標準屋構建及套用研究、2013/3 - 2016/12
[1] 中央高校科研基金、CDJZR11110001、柔性管狀零件裝配質量視覺檢測技術研究、2011/1 - 2013/12
橫向項目:
[7] 映秀灣水電廠集控模式下運維一體化人力資源、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最佳化研究、2016/3 - 2016/9
[6] 四川嘉潤電力有限公司運行維護項目安全管控體系建設、2015/1 - 2015/6
[5] 重慶市永川港橋工業園區企業集群服務網規劃與實施、2013/5 - 2014/4
[4] 天津航天精工流程及績效管理方案規劃與實施、2012/9 - 2013/8
[3] 貴州航天精工流程及績效管理方案規劃與實施、2012/1 - 2012/12
[2] 貴州航天精工精益生產管理方案規劃與實施、2011/1 - 2011/12
[1] 基於工業工程的重齒公司技術標準體系規劃與實施、2010/9 - 2010/12
代表論文
[10] Yu, Fei; Wen, Peihan; Yi, Shuping. 2017. A multi-agent scheduling problem for two identical parallel machines to minimize total tardiness time and makespan.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nline first. (SCI)
[9] Liu, Mi; Yi, Shuping; Wen, Peihan. 2017. Quantum-inspired hybrid algorithm for integrated process planning and scheduling[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online first. (SCI)
[8] Yi, Shuping; Liu, Mi; Wen, Peihan. 2016. Assistant decision method for process planning faced to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50(10): 1911-1921. (EI: 20164502977742)
[7] Yi, Shuping; Liu, Mi; Wen, Peihan. 2016. Overview of cloud manufacturing service based on lifecycle theory[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2(4): 871-883. (EI: 20162202439980)
[6] Wen, Peihan; Wu, Mengjie; Yi, Shuping; Zheng, Li. 2015. Visual inspection system for hose assembly based on object recognition[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1(6): 1486-1496. (EI: 20153901318476)
[5] Wen, Peihan; Zheng, Li; Yi, Shuping. 2015. Object recognition-based automated inspection system for hose assembly[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29: 27-42. (SCI: CF5EO)
[4] Wen, Peihan; Zhou, Jian; Zheng, Li. 2011. A modified hybrid method of spatial credibilistic clustering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 Soft Computing, 15(5): 855-865. (SCI: 749BX)
[3] Wen, Peihan; Zhou, Jian; Zheng, Li. 2010.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credibilistic clustering[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0(8): 126-130. (EI: 20103413174401)
[2] Wen, Peihan; Zhou, Jian; Zheng, Li. 2008. Hybrid methods of spatial credibilistic clustering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n high noise image segment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10(3): 174-184. (SCI: 364QG)
[1] Hu, Changjian; Li, Zhizhong; Zheng, Li; Li, Na; Wen, Peihan. 2008. An XML-based implementation of manufacturing route sheet documents for context-sensitive and web-based process plan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1(6): 647-656. (SCI: 339PR)
人物訪談
溫沛涵曾擔任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黨委學生組副組長、團委書記,工業工程系2004級本科生輔導員。曾獲清華之友—董氏東方獎學金、清華大學綜合優秀一等獎學金、“一二·九”優秀輔導員獎學金、清華之友—YRC物流獎學金,清華之友—埃克森美孚獎學金等榮譽。2010年開始任教重慶大學工業工程系。承擔的本科教學有《組織行為學》、《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算法導論》等。講課特點:講課不用麥,基本不在講台上講課,教室四處遊蕩,一直致力於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其講課方式深受大家好評。
清華十年:打擊與堅強的循環
在溫沛涵看來,社會工作帶給他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進行順暢的溝通,怎樣做大家才更能尊重彼此的想法,怎樣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對各種思想兼容並包;同時,社會工作也是學習和科研生活中枯燥苦悶彷徨懈怠時的一抹亮色、一劑良藥,讓人不斷激發活力和熱情。
選擇高校:科研與產業的結合
“我喜歡這樣一種學術科研,那就是在可預見的將來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我所研究的這個領域,目的就是要改善企業的生產效率,不僅要有能踏下心來、坐得住板凳的認真鑽研的態度,而且還要有好的溝通能力,然後把自己的理念和知識以工業界可以接受的方式滲透和傳達給他們。”就是這樣一種科研與產業結合帶來的挑戰,讓溫沛涵覺得還是高校更適合自己,“我覺得自己更喜歡做工業領域有現實需求的科研課題”。
奔赴西南:環境與挑戰的抉擇
“重慶和重慶大學有其優勢和劣勢,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樣一所正蓬勃發展、走向開放的城市和有 80餘年歷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的大學裡,抓住機遇,做好自己的事情。”
畢業感悟:謙虛、堅韌、勤奮
清華十年,感悟彌深者,謙虛、堅韌、勤奮。這個園子裡,永遠不乏各方面的大牛,永遠不要驚訝於非人的成績,永遠不可輕視任何人,即便平素最默默無聞的人也可能在某一時刻展現傲人的才華。經歷多了,不由人不謙虛低調。面臨諸多牛人的強大壓力,要想生存則必須學會自我激勵、堅韌頑強。一次次打擊後重新振作,一次次挫折後重新奮起,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懂得“欣賞自我”,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堅韌的基石則是勤奮。只有不懈怠、肯用功,才能不斷取得成績,實現目標,肯定自我。尤其是研究生階段,沒有考試成績壓力、沒有硬性指標考核、沒有教學計畫指導,更需要自己做好規劃、合理分配時間精力,勤奮不懈的堅持下來。這是我的深刻教訓,希望各位有志讀研的同學引以為鑑。
2005年3月到2008年7月,我先後擔任四字班輔導員、網路輔導員和團委書記。這段經歷讓我得到很多鍛鍊,從接觸頻繁的四、五、六、七字班同學身上學到很多寶貴的東西,尤其是高昂的鬥志、澎湃的熱情和拼搏的激情。在熟悉的環境中呆久了往往會產生惰性,變得有些麻木,提不起精神,競爭意識衰退。正是從這些年輕同學的身上,不斷感受著活力與豪情,從而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此外,輔導員工作也增強了我的交流溝通、傾聽包容和組織協調能力。如何與各種性格的同學談心,如何掌握話題的主動和方向,如何把握彼此尊重與教育引導,如何了解訪查同學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如何理解不同背景、經歷、個性的同學思維方式和角度差異,如何化解同學間矛盾,增強集體向心力和凝聚力等等。現實需求迫使人思考、成長、磨礪,我非常慶幸能有這樣一段豐富多彩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