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二十五)

內容介紹

2013年推出的第二輯《溫故》, “影像”專欄刊出秦風老照片館提供的圖片共30幅,反映的時代集中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即從台灣光復前後到兩岸嚴重對峙的大約三十年的光景,系首次發表,極具價值。
本輯“特稿”《蔣介石其人》展示了民國史專家楊天石對蔣介石從1915年到1972年共57年間的日記的全面解讀和深度思考,透過這些日記,我們可以看到蔣介石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了解許多在檔案、報紙中不曾記載的政治秘密。逃亡之路》記述了作者曾慶斯在“文革”期間,首次逃亡香港未果的經歷;《姑蘇女傑陸蘭秀》追憶了即使遭遇迫害、面臨生死抉擇但仍然堅持獨立思想、深刻批評“文革”錯誤的革命烈士陸蘭秀;《逃亡之路》記述了作者曾慶斯在“文革”期間,首次逃亡香港未果的經歷。
“人物”專欄,冰雲《陳獨秀寥落到晚年交遊》描寫了陳獨秀晚年被開除出黨、避居江津後,與章士釗、沈尹默、臺靜農、鄭學稼、何之瑜等人的通信、交往,他晚年的境況,為我們認識那個時代中國知識先驅的坎坷命運提供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註腳;許述《你不一定知道的馮玉祥》一文里不僅可以看到中共內部對馮有另一種看法,還可以看到蘇共、美國人以及國民黨對他的觀感與評價;還有淮茗《吳梅、黃侃兩次交惡史實述考》、李寶《作為“文物大盜”的康生》。“風物”專欄,《狄思威路108弄4號》是陶希聖的外孫沈詝2012年回國後來到自己闊別六十餘年的故居後的所思所感;“口述”專欄,《第一次執教武漢大學》首次刊出了歷史學家劉緒貽先生的自傳《簫聲劍影》(下卷)的第一部分。
“記憶”專欄,《無牽無掛地走吧:憶黃苗子、郁風伉儷》,舞蹈家江青回憶了與黃苗子、郁風的相識、相知的動人往事;鄒寧遠、倪慧如《中國志願軍張紀》追憶考察了參加1930年代西班牙內戰的中國老志願軍張紀的生平故事;還有楚澤涵《對幾位老師的回憶》、陳履生《照相館往事》等文。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對歷史文化遺蹟與遺留文本的重溫。

作品目錄

[特稿]專欄
■曾慶斯《逃亡之路》
……我最擔心的是被遣送回家鄉不能矇混過關,躺在木板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明天會被送到哪裡去?會遇到什麼情況?他們相信我的假報嗎?會不會先發函查詢?就算開頭能矇混,送回興寧還能矇混么?我離開家鄉十多年,一旦問及當地近況,我一句都答不上來。
■楊天石《蔣介石其人》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袖裡面,毛、劉、周、朱都沒有日記。所以說像蔣介石這樣的人,他能夠留下五十三年的日記,這在世界的政治領袖,在中國的政治領袖裡都是唯一的。有日記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有助於了解他的內心世界。第二,有助於了解政壇秘密。
■高懷珠《姑蘇女傑陸蘭秀》
……管教人員罵道:“你這個反革命!”不料這婦女的態度卻十分強硬,她昂頭挺胸高聲喊道:“我沒有犯任何罪!就是反對‘文化大革命’!是真理,哪怕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也堅持下去!”
[人物] 專欄
■冰 雲《陳獨秀寥落的晚年交遊》
……此後,他身上的激進色彩和黨派意識漸漸褪去,他與許多曾因政見分歧而爭論不斷的朋友間的友情也恢復常態。許多新老朋友,並不因他政治上的沒落和生活上的困頓而避開他或厭惡他,恰恰相反,他們對他的關懷與往日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許  述《你不一定知道的馮玉祥》
……在絕大多數公開出版物中,馮玉祥被塑造成“中共的朋友”和“革命的功臣”,這其實是被政治過濾後的片面形象。在這篇文章里,您不僅可以看到彼時對馮有另一種看法,還可以看到蘇共、美國人以及國民黨對他的觀感與評價。
■淮 茗《吳梅、黃侃兩次交惡史實述考》
……兩人曾先後兩次成為同事,私交甚好,往來密切,後來卻兩次發生交惡,嚴重到甚至要動手的程度。不少人將兩人的交惡當做學壇佳話津津樂道,也有不少道聽途說、捕風捉影之辭。由於牽涉到兩人性情乃至人格問題,有必要予以認真辨析。
■李 寶《作為“文物大盜”的康生》
……周作人與李大釗結識於北大, 在北大多年共事中結成了始終不渝的友誼,成為同一條戰線的戰友。雖然以後他們各自走上全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但這種友誼卻持續了整整一生。
[風物] 專欄
■沈  詝《狄思威路1084弄4號》
……我想像著,留聲機里放出輕柔的史特勞斯圓舞曲,父親和母親伴隨音樂,翩翩起舞,從大客廳跳到小客廳,相親相愛。這裡曾經是我們的故居,這裡曾經銘刻著許多歷史的痕跡,這裡也曾經感受過我家三輩人生活的許多苦辣酸甜。
[影像] 專欄
■秦  風《走過從前:民間台灣生活影像》
……這些照片的影像,與我自己成長的軌跡大抵上是重疊的。在普通百姓的極其簡單的追求中,輝映著生命的熱情與渴望,這些照片足可構成民間生活史的不朽片斷。
■日越/ 穆弓《送別蒸汽機車》
[記憶] 專欄
■江 青《無牽無掛地走吧:憶黃苗子、郁風伉儷》
……在報上看到黃苗子2012年1月8日在北京百歲辭世的訊息,整夜思緒萬千。自從他的老伴郁風大姐2007年隨春風消逝後,我一直沒有機會再拜望他,只偶爾有機會時會在熟人那裡打聽他的近況。最後一次的接觸,竟然是幾個月前我整理箱中書畫時,看到他在1992年送我的一幅字“迴風舞雪”。
■楚澤涵《對幾位老師的回憶》
……文中記述的幾位老師,都曾經是被列為另類或打入另冊者(本人亦是),現在流行的幾年出一個版本和對事物評價隨風而變的所謂歷史中,他們往往是被簡略或忽略的人物,但此類人學養深厚,識見高遠,師表群倫,都不應遺忘。僅將所知簡記如上,算異類者對同類的回憶,並以為篇名,不求為史,僅求記實。
[口述] 專欄
■ 劉緒貽《第一次執教武漢大學》
[往事] 專欄
■陳履生《照相館往事》
……攝影的神奇在當時常常為人所不解。當我的父親將一面是黑色一面是紅色的布蓋住自己的頭、鑽進相機里的時候,感覺是在變戲法,然後,就是捏一個橡膠氣球,咔嚓一聲就完成了拍攝的過程。
■鄒寧遠/倪慧如《中國志願軍 張紀》
……人生的際遇真是難料。一年前他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會來到西班牙,他心裡惦記的是中國的局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