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溪居
門徑俯 清溪,茅檐古木 齊。
紅塵 飄 不到,時有水禽 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俯:向下。
⑵古木:年代久遠的樹木。
⑶紅塵:指世俗社會。
⑷飄:一作“飛”。
⑸水禽:水鳥。
白話譯文
門下流過清清的小溪,古樹和茅草的房檐平齊。
這裡沒有世俗的熱鬧喧囂,不時有水鳥兒嘎嘎地鳴啼。
創作背景
裴度曾任宰相,並以平淮、蔡功高封晉國公,位高爵顯,致招嫉妒。數起數罷,最終留守洛陽。他激流勇退,轉親丘壑。《溪居》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居於寓所,感於生活與經歷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句“門徑俯清溪”,是寫別墅的大環境:門前有路徑相通,門外有清流一道。這是極為幽雅的去處。有路,則幽人自往來;有溪,則可以濯吾纓。句中一個“俯’’字,充滿動態感,表現出居舍與清溪的距離和高下。
第二句“茅檐古木齊”,是寫別墅的小環境;茅屋為舍。古樹參天。這是極為簡樸高潔的去處。茅屋,則絕無世俗的銅臭;古木,則可滲透人世的滄桑。句中一個“齊”字,極寫茅檐處境之高雅幽靜。
第三句“紅塵飄不到”,實中帶虛,既寫出了別墅遠絕塵囂的妙境,也隱含著詩人飄然出世的逸情。作者從激烈的政治鬥爭漩渦中脫身出來,休憩在這絕塵脫俗的所在,感到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輕鬆與解脫。生理上,耳目所及,皆山光水色,濤聲松韻;心理上,不必再思考進退得失,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槍。詩人對這種情況,充滿了自慰與自豪。
末句“時有水禽啼”是寫實。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眾生自在,人鳥同樂,不時傳來水禽安然的啼聲。只寫其“啼”,未狀其貌,大約是遠在門外溪中之故。而“時有”二字。說明啼聲不斷,此起彼落,使得這幽僻的所在不致淒冷,而是充滿生氣。
這首詩用欣賞的口吻描繪自己鄉間別墅的幽雅環境。詩寫得清淡脫俗,格調超逸高古,不事雕琢而神韻自佳。南朝詩人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道,以為天然妙句。裴度“時有水禽啼”之句,似亦盡得其妙。
名家點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心以居閒,詩以人傳,如武伯蒼有厭塵之想,求為令公溪居不可得矣。按《唐書》:文宗時,閹豎擅威,天子擁虛器,裴度不復有經濟之意,乃治第東都集賢里,作別墅,具燠館涼台,號綠野堂,(水)激其下。此令公自敘溪居之幽,蓋罷相後所作也。
《刪訂唐詩解》:蕭然塵表,化簪纓於無有。
作者簡介
裴度(765年-839年),字中立,唐代文學家、政治家,世稱裴晉公。裴度以功業著稱,在文學上也有成就。他認為“文之異,在氣格之高下,思致之淺深,不在磔裂章句,隳廢聲韻”,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寄李翱書》)。《全唐文》存其文2卷,主要是一些律賦和奏疏碑銘。《全唐詩》存其詩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