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62年起,第二代戰鬥機 F-4鬼怪II成為美國海軍標準艦隊防空戰鬥機,配備先進的AIM-7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續航時間3小時。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蘇聯海軍逐漸擁有了遠洋作業能力,並且部署了相當數量的陸基遠程轟炸機,其配備的反艦飛彈對美航母編隊構成很大威脅。剛服役的F-4難以擔負起攔截蘇聯遠程轟炸機的重任,另一方面在飛彈萬能的錯誤導向之下,F-4沒有安裝傳統的機炮,缺乏最後的攻擊手段。這些都促使美國海軍開始尋求新一代的艦載戰鬥機,而同時美國空軍要求研製一種以對地攻擊為主的超音速戰鬥機,作為F-105的後繼型號。
由於美國海軍和空軍均尋求新的代替型號,考慮到美國防部要求在裝備發展過程中減少飛機型號以節約經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便將海空軍的需求合二為一,兩軍種的新型號計畫被稱為TFX(實驗性戰術戰鬥機—— Tactical Fighter Experimental),並被賦予編號F-111。F-111主要有兩種型別,通用動力負責研製空軍型F-111A,格魯門公司作為通用動力的子承包商負責研製海軍型F-111B。格魯門的F-111B很快遇到結構超重問題,其最大彈射起飛重量達到35噸(上限28噸)。
1965年5月,美國國會終止了F-111B計畫,F-111A則繼續發展成空軍的攻擊機。F-111B項目夭折後,格魯門自費進行替代方案的前期研究,確定了303方案。303方案繼承了F-111B的一些特點,包括可變後掠翼、休斯的AWG-9雷達火控系統和AIM-54不死鳥飛彈以及普惠TF30-P-1渦扇發動機。美國海軍經歷過F-111B的失敗後,認識到只有通過單獨招標才能獲得符合需要的防空戰鬥機。
建造沿革
1967年7月,美國海軍向各大公司發出了VFX(VF-VESSEL FIGHTER-艦載戰鬥機)的招標。經過競爭,1968年2月格魯門公司的303E方案中標並獲得製造6架原型機/預生產型的契約,新機軍用編號是F-14。契約規定,格魯門公司向海軍提供12架原型機,作為研究和發展使用。
1969年3月,303E作了一次重大的更動。雖然303E原先採用的單垂尾和兩片可向外摺疊的腹鰭在風洞實驗中證明能提供足夠的方向安定性,但美國海軍認為由於303E發動機間隔較遠,一旦一台發動機熄火,單垂尾很難保持航向。因此格魯門最後採用雙垂尾設計,並且考慮到航母甲板的可操作性而採用兩片較小的固定腹鰭,F-14的氣動外形最終確定下來。格魯門先期製造的6架F-14原型機/預生產型海軍序列號從157980~157985。
1970年12月21日,在獲得契約21個月之後,首架原型機XF-14A(BuNo 157980)進行了首次飛行。由計畫試飛員威廉(William Millar)與格魯門公司首席試飛員羅伯特(Robert Smythe)負責首飛,首次飛行短暫而順利,可變翼也維持在全開的狀態。但是在第二次飛行中,由於主液壓系統與第二套備用液壓系統同時故障,飛機墜毀在跑道盡頭,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在首架原型機損失後,美國海軍又追加了6架預生產型飛機,序列號從157986~157991,這樣格魯門公司共生產了12架原型/預生產型F-14A。
按照1969年所簽定的契約,美國海軍向格魯門公司訂購429架F-14A量產型,這些量產型是以固定價格成交,也就是說格魯門公司得自行吸收通貨膨脹等額外成本。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惡劣的經濟情況導致格魯門公司每交付一架,它自己也要貼錢進去。到1971年3月時,格魯門公司已經承受不了這種損失,要求美國海軍重新訂契約。
1971年5月24日,F-14第2架原型機首次試飛。第12架(BuNo 157991)替代墜毀的XF-14A繼續進行測試,後來改成F-14單座高速研究型,後又在NASA進行過大迎角飛行研究和尾旋改出研究。第7架成為F-14B的原型機。而被送到馬里蘭州的第10架原型機在馬里蘭州做飛行表演練習中墜毀。
服役歷程
最初裝備
1972年秋天,位於穆古海軍基地(NAS Point Mugu)的VX-4作戰測試評估中隊(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 Squadron)接收了頭三架F-14A戰鬥機。這中隊專門負責戰術的發展,以及教範的建立。同年6月,位於邁拉瑪海軍基地的VF-124中隊開始換裝F-14A戰鬥機開始艦上試飛。該中隊的主要工作是訓練合格的艦載機中隊飛行員。1972年10月配備艦隊試用,而頭兩個完成戰備的飛行中隊是VF-1以及VF-2中隊,全都在邁拉瑪海軍基地。
1972年,尼克森總統到達伊朗訪問,伊朗巴勒維國王提出蘇聯的米格-25偵察機經常侵犯伊朗北部領空,而伊朗空軍原有的F-4戰鬥機根本無法攔截這種兩馬赫以上的入侵者。當時恰逢冷戰,美國為了執行圍堵蘇聯政策,對於遏止蘇聯進出波斯灣與印度洋的伊朗巴勒維王朝非常支持,而伊朗又有石油可供購買先進的軍備,因此尼克森總統請伊朗政府從美國空軍的F-15“鷹”戰鬥機與海軍的F-14“雄貓”艦載戰鬥機之中選一種進行購買。
1973年,F-14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在1974年中旬,兩個完成戰備的F-14飛行中隊VF-1以及VF-2被調到企業號(CVN-65 Enterprise)航空母艦上。
1973年,格魯門公司與美國海軍達成新的契約,從第135架量產型開始採用新的議價方式。而且美國海軍借 給格魯門公司兩億美金讓它周轉直到再議價成功為止,但是這項借貸遭致批評。
1973年8月,伊朗政府在謹慎評估之後,選中了格魯門公司的F-14戰鬥機。到1974年時,由於對貸款的不滿,美國國會投票通過不再借貸給格魯門公司。因此格魯門公司遭遇到經濟危機,由於伊朗巴列維政府要採購F-14,所以伊朗銀行團貸給格魯門公司7500萬美金供其周轉,而美國銀行團也聯合貸款12500萬美金給格魯門周轉,F-14的量產計畫才得以繼續。這種情況下伊朗空軍才順利買到雄貓戰鬥機。第一批80架雄貓戰鬥機的頭一架於1977年5月交貨,最後一架在1978年交貨。但是有一架在留美測試時,伊朗發生政變並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係,因此留在美國當成實驗機,在伊朗的雄貓戰鬥機共有79架。
命名來源
“雄貓”是F-14的英文綽號“Tomcat”的翻譯,在美國格魯門公司設計的作戰飛機中,大多都是以“貓科動物”來命 名,如:F4F-Wildcat-野貓、F6F-Hellcat-地獄貓、F8F-Bearcat-熊貓、F7F-Tigercat-虎貓,而F-14-Tomcat-雄貓的稱呼來自支持“雄貓”戰鬥機項目的兩個將軍。
F-14的早期發展中,美國海軍的兩位將軍托馬斯·摩爾(Thomas Moorer)海軍上將和托馬斯·康納利(Thomas F. Connolly)海軍中將是該計畫的堅定支持者,深信F-14戰鬥機將會成為美國海軍最需要的戰鬥機。命名F-14的綽號時便從兩位將軍的托馬斯中提取“Tom”,加上格魯門傳統的貓科動物“cat”構成“Tom's cat”作為新機的綽號,意思就是“Thomas將軍的貓”。之後,格魯門公司索性給F-14取名為“Tomcat”,而“Tom”一詞在英語中常用來表示雄性,“Tomcat”又有了一個響亮的中文譯名“雄貓”。
發展情況
1979年,最初的主要生產型F-14A已交付美國海軍342架,另有80架賣給了伊朗空軍。B、C型已停止發展。D型為A型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了雷達、電子設備,並換裝了推重比更高的F110渦扇發動機,已於1988年交付使 用。F-14/TARPS偵察型,可執行戰術空中偵察任務,不掛偵察吊艙系統時亦可攜帶大量武器執行任務。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制裁伊朗,伊朗購得的F-14A處境艱難。由新政府的原因,在巴勒維國王時代的飛行員與維修人員大多跟著國王流亡海外,再加上美國禁止輸入任何武器及備份零件到伊朗,雄貓戰鬥機無法保障其正常的維修服務。為了阻止伊朗的F-14繼續上天飛行,美國技術人員曾與親美派伊朗空軍人員暗中破壞F-14“雄貓”上的AIM-54“不死鳥”飛彈。
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裝備的F-14儘管展現了較佳的多用途能力,但其仍逼近退役機齡,大量的F-14已到達服役壽命,與新型戰鬥機相比,需要太多的維修,尤其是老式的液壓和電氣系統,使維修更為困難。
20世紀90年代,海軍決定讓F-14開始退役,代之以新型的F/A-18E/F,型號轉換的過渡工作可能從2004年秋季開始。
2005年,美國國防部在搜查加利福尼亞州一幢可疑建築時,調查人員找到了F-14零部件,但是這些零部件正是兩年前在另外一起案件的調查中截獲的,上面還貼有那次案件的物證標籤,總共發現了幾千個受禁物品本應由軍方保存或銷毀,但卻在網上公開拍賣的例子。
2006年7月28日,F-14完成了其作為現役戰鬥機的最後一次飛行。美國海軍裝備的最後22架F-14均部署在CVN-71“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此前,兩個中隊的F-14戰鬥機剛剛結束了在波斯灣地區的作戰任務--為駐紮在伊拉克的美軍提供空中支援。在“羅斯福”號返回美國後,航母上的VF-31和VF-213中隊的F-14回到歐申納海軍航空站退役,並換裝F-18E/F。美國海軍當天在維吉尼亞州的海軍航空站為最後一批22架F-14戰鬥機舉行隆重的退役儀式,大約3000名前F-14飛行員、機械師和生產員工參加了儀式。之後,這些戰鬥機一部分將被封存在亞利桑那州的美軍倉庫里,其餘將贈送給軍事博物館。
2006年9月22日,F-14戰鬥機正式退役,它的角色將由F/A-18型“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取代。美海軍共裝備157架F-14A/B,53架F-14D,海軍陸戰隊未裝備F-14。從美軍退役後,伊朗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裝備F-14戰鬥機的國家。
後續發展
2007年,由於伊朗堅持發展其核計畫,致使美伊關係越來越緊張,同年1月,五角大樓凍結了F-14戰鬥機零部件的銷售,因為擔心它們會被銷往伊朗。F-14戰鬥機零部件的銷售於1月26日暫停。2007年6月,國防部犯罪調查局的工作人員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州奧蘭治縣的約翰韋恩機場擔任飛行教練的禮薩塔比布是一名伊朗間諜,為伊朗軍方採購受禁的飛機和飛彈零部件。在追蹤流向伊朗的F-14零部件時,執法人員無意間在加利福尼亞州兩個機場的倉庫里發現了4架完整的“雄貓”戰鬥機。附近的一個海軍機構草率地把3架飛機賣給廢品收購站,幾家小型博物館買下了它們;將另外一架飛機以4000美元的價格賣給派拉蒙影片公司用於拍攝電視劇《執法悍將》。
2007年7月,根據美國國會下屬的政府問責局1日公布調查報告,美國國防部向伊朗出售了數百件飛機零部件使伊朗空軍可以用於組裝和修理F-14戰鬥機。由於擔心其中的一些飛機零件可能落入伊朗手中,美國五角大樓宣布停止銷售所有F-14戰鬥機的零部件,但是國防部仍然銷售了約1400件可用於F-14戰鬥機的零部件。美軍使用粉碎機等大型機械以及焊炬等切割設備,將淘汰的F-14切割成不過約0.61米見方的碎片,使其零部件根本沒有流入伊朗的機會。
2007年8月,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IRIAF)和伊朗飛機工業集團合作在4個月內已將另外3架F-14A升級飛機返回部隊服役。最初曾計畫大約20架飛機進行基地級大修,但是在本10年初公布的計畫是改進大約57架飛機,並創建本地工業保障基地。在大量國有和私有企業的幫助下,IRIAF發展了一個現場維護、線上維護和大修或翻修的三級維修和大修系統。後面級別分為三級,飛機要經過22個階段的工作,然後才能返回使用部隊。這些飛機主要大修項目包括疲勞部件替換,更重要的是AN/AWG-9機載武器控制系統(AWCS)火控系統的改裝,另外增加了新的冷卻裝置。機翼、發動機、活動部件已經重裝或改進,液壓件和電線進行了更換。
技術特點
機型結構
機型
F-14戰鬥機採用60年代後期NASA提出的雙發雙垂尾變後掠中單翼方案,機翼為變後掠中單翼。設計要求是:減少翼載來保證機動能力;用 前、後緣空戰機動襟翼來改善跨音速機動性;儘量減少停放占用的面積。變後掠機翼外翼段較短,這樣就可減輕轉軸結構的重量,但增大了罩在中央翼盒上的“翼套”,轉軸距機身對稱面2.72米。飛行中機翼後掠角的變化範圍為20°~68°,由機載設備根據飛行狀態自動調節,最大變化速度為7°/秒。也可以由駕駛員手動調節。停放時後掠角最大可達75°以減少占用面積。可動段具有全翼展兩段前緣縫翼和三段後緣單縫襟翼,在起降和機動飛行時使用。每側上翼面各有3塊擾流板,當後掠角小於57°時自動接通,用於輔助橫側操縱和著艦時減速用。為控制機翼後掠角變化時壓力中心移動提供俯仰配平升力和降低翼載荷,在機翼固定段前緣設計了可動前置扇翼,最大轉動角為15°。
F-14的頭部微微下傾,有利於飛行員的視界。座艙前後縱列布置,飛行員在前,雷達截獲官(RIO-Radar Intercept Officer)在後,機背以小角度向後延伸,然後再和主機身平行融合。機身兩側進氣,採用當時流行的斜切矩形進氣口二元進氣道以提高大迎角性能。從側面看,F-14的機身好像是一個拉直了的S字,再加上獨特的翼套與可後掠變翼構成了其主要外形。
結構
F-14在結構上採用廣泛使用的鈦合金,部分採用硼複合材料,獲得較高了的強度重量比。機體結構中有25%的鈦合金、15%的鋼、36%的鋁合金、還有4%的非金屬材料和20%的複合材料。
機身
F-14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採用機械加工框架,鈦合金主梁及輕合金應力蒙皮。前機身由頭部和座艙組成,停機時機頭罩可向上折起。中機身是簡單的盒形結構可貯油。後機身從前至後變薄,尾部裝外伸的排油管。後機身上下還有減速板,上一下二,在劇烈俯衝和發射飛彈時打開,著陸時下減速板鎖死。
機翼
F-14由於採用了可變後掠翼,雄貓載機背部有著結構複雜的箱形結構——翼盒。翼盒兩端容納可變翼翼根轉軸,為了使翼盒重量盡可輕而又不應影響強度,格魯門採用高強度輕重量的鈦合金來製造,由於鈦合金使用常規方法無法焊接,為此還發展了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除了承力外,翼盒也構成了一個整體油箱。雄貓的雷達罩與與機腹蒙皮處使用了複合材料,水平尾翼結構上首次採用硼纖維/環氧基複合材料,有更大的抗疲勞強度。
尾翼
F-14尾翼由雙垂尾和可差動的全動平尾組成。平尾的偏轉角為+15°~-35°,差動平尾起副翼的作用。垂直安定面與後機身的鋼質加強框連線。方向舵也採用蜂窩增強的化學銑切合金蒙皮。
起落架
F-14起落架為可收放前三點起落架,和A-6攻擊機相同。主起落架向前收起時機輪轉90°收入發動機進氣道下部,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艙內。機輪為無內胎輪胎,內充氮氣。雙輪前起落架的撐桿用作彈射起飛時的掛鈎。著艦鉤裝在後機身下面的整流罩內。從1981年春開始用古德伊爾公司的碳剎車裝置取代了原先採用鋼剎車裝置,進一步減輕了重量。
噴塗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F-14塗著鮮艷的彩色圖案,容易被敵人發現。後來由於蘇聯的威脅加大和迷彩色研究的進展,開始改用灰暗的淺灰色迷彩。當時的飛行員非常喜歡使用骷髏頭等暴力或半裸美女之類的圖案作徽志。
動力系統
F-14戰鬥機採用直通道的二元外壓進氣道,置於機身兩側固定翼段下方,距機身有25厘米的間隙,以消除附 面層的影響進氣道內有多激波可調斜板系統,可以由機載設備在所有飛行條件下自動調節,保證發動機得到合適的氣流進氣道結構大部分用鋁合金蜂窩結構,長約4.27米。後短艙採用膠接鈦合金蜂窩結構,長約4.88米。
早期生產的F-14裝兩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0-P-412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9490千克。其安裝管道可以開啟,能在180°範圍內進行保養。從1983財政年度開始生產的F-14改用TF30-P-414A發動機,其推力不變。從1986年起採用F110-GE-400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700千克,發動機重量為1996千克,推重比6.36。採用加雷特公司ATS200-50空氣渦輪起動器。可收放空中受油箱置於前座艙前方附近機身的右側。採用氣動引射收斂·擴散噴管。
F-14有兩種副油箱可供選擇,一種是容量1022升的常規型,一種是1011升帶穩定翼的。其中1022升副油箱可以掛載在所有型號雄貓兩側進氣道的下方,帶穩定翼的副油箱由於在接近音速時產生振顫已被棄置。
機載武器
F-14戰鬥機的主要作戰任務有:護航,在一定空載奪取並保持制空權,驅逐敵戰鬥機,保護已方的攻擊力量;艦隊防空,能在距艦隊160-320千米的空域巡邏2小時或從航母甲板彈射起飛執行截擊任務;遮斷和近距支援等。截擊時,外部掛架可以掛6枚AIM-7E/F飛彈加4枚AIM-9G/H“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或者掛6枚AIM-54A“不死鳥”遠距空對空飛彈加2枚“響尾蛇”飛彈。對地攻擊時可掛14顆MK82炸彈或者掛其它武器。
F-14武器配置如下:
空對空飛彈(最多):6枚AIM-7、4枚AIM-9和6枚AIM-54;
空對地彈藥:MK-82、MK-83(4枚)、MK-84(4枚)、MK-20集束炸彈、GBU-10(4枚,雷射制導)、GBU-12(雷射制導)、GBU-16(4枚,雷射制導)、GBU-24(4枚,雷射制導)和4枚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1門M61A1“火神”20毫米六管機炮,備彈675發;
F-14的武器外掛點共8個,其中4個位於機身下,每側機翼固定翼段 下各有兩個。F-14可掛載近程、中程及遠程空對空飛彈,包括AIM-9、AIM-7和AIM-54。其空對地武器包括“石眼”炸彈和各型CBU集束炸彈。在F-14的空對空飛彈中,雷錫昂公司生產的AIM-7“麻雀”是一種中程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射程45千米;洛克希德-馬丁/雷錫昂製造的AIM-9“響尾蛇”為近程紅外製導空對空飛彈,射程8千米;雷錫昂公司製造的AIM-54“不死鳥”則是遠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射程150千米。1973年11月,該機在試驗中用6枚“不死鳥”擊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6個目標。而且飛彈發射後F-14即可立即脫離戰場。1976年開始研製AIM-54A的改進型—“不死鳥”AIM-54C,1982年正式投產。AIM-54C彈長3.96米,彈徑380毫米,翼展915毫米,發射重量454千克,使用高度3萬米,最大射程150千米,最大飛行馬赫數超過5。飛彈主要在數字式電子設備、新的捷聯式慣性基準裝置、固態收發機和新的目標探測器4個方面進行了改進,使作戰性能有了進一步提升。
航電系統
通信系統:AN/ARC-51和AN/ARC-159 超高頻調幅無線電通信電台收發機;AN/ARR-69超調頻輔助無線電通信電台接收機,KY-28密碼系統,LS-460/B機內通話器。
導航系統:AN/ASN-92艦載飛機慣性導航系統;A/A24G39姿態航向參考系統;AN/APN-154X波段雷達信標機AN/APN-194(V)雷達高度表;ARA-63A自動艦上著陸系統接收-解碼機;AN/ARN-84微型塔康。
自衛系統:AN/APN-50雷達接收機,AN/APR-25/45雷達警告系統。AN/ALE-29和AN/ALE-39帶一體化干擾體的電子對抗箔條彈投放器。
機載雷達:F-14使用了休斯公司的AN/AWG9脈衝都卜勒雷達。取決於目標的大小,可截獲120到315千米內 的空中目標,可以同時跟蹤從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離之內的24個目標,攻擊其中的6個目標。
1983年休斯公司提出了Block Ⅳ雷達改進計畫,想增加新狀態,引入多種新技術對付潛在的威脅。1986年Grumman公司正式授予Hughes Radar Systems分部一項研製APG-71的子契約。1987年AN/APG-71雷達取代了F-14標誌性的AN/AWG-9雷達,其電子對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具有單脈衝角度跟蹤數字式掃描控制、目標識別和空襲效果評價能力。
APG-71基本上是AWG-9雷達部分的數字改型,除了與AWG-9共用的那些軟體外,還為戰術雷達功能寫了184,000條新的軟體源指令,其中40%為預留。APG-71雷達增加了單脈衝角跟蹤、數字掃描控制、超視距目標識別、襲擊判斷等狀態,還採用非合作目標識別技術,對雷達目標回波進行高分辨力的精確考查,以完成敵我識別避免了一般IFF設備中的缺陷及混亂。
雷達保留了AWG-9的大功率發射機,可以探測2 10千米以遠的敵方目標。在掃描大空域角的同時,可以同時跟蹤24個目標。除此而外,雷達的遠距離覆蓋性能更好,進一步增加中PRF狀態後,下視能力得到改善;還擴展速度搜尋範圍,被探測目標的速度範圍可以很寬;擴大目標跟蹤範圍,可以跟蹤當前掃描圖形範圍以外的目標,然後在繼續掃描被監視區域的同時,鎖定跟蹤目標;新的超視距目標識別或無源識別狀態可使機組人員在目標進入視野範圍之前就能發現;襲擊判斷狀態可以確定密集的目標數目;可程式電子對抗與雜波控制能力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威脅及環境。
其他:AN/AWG15火控系統,及AN/ASW27B數據傳輸系統,CP1050/A中央大氣數據計算機等。1991年5月F-14戰鬥機全部配備了Tape 115B計算機軟體,具有用常規炸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能力。
性能數據
參考數據 | |
乘員 | 2人(飛行員和雷達攔截軍官) |
長度 | 19.10米 |
翼展 | 19.54米(後掠角20°) |
11.65米(後掠角68°) | |
10.15米(後掠角75°) | |
高度 | 4.88米 |
機翼面積 | 52.46平方米 |
空重 | 18191千克 |
最大起飛重量 | 33724千克 |
動力系統 | 兩台F110加力渦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700千克 |
內部載油量 | 7348千克 |
副油箱燃油重量 | 1638千克 |
外掛重量 | 6577千克 |
最大飛行速度 | 2.38馬赫 |
實用升限 | 18290米 |
航程 | 2573千米 |
爬升率 | 152米/秒 |
翼載荷 | 643千克/平方米 |
推重比 | 0.75 |
起飛滑跑距離 | 427米 |
著陸滑跑距離 | 884米 |
作戰半徑 | 930千米(高-中-低攻擊剖面) |
700千米(高-低-低-高攻擊剖面) | |
725千米(內部燃油,4枚“麻雀”III,允許在3050米高度作戰2分鐘) 1230千米 |
衍生型號
F-14A
第一種生產型,比起老舊的F-4鬼怪戰鬥機,F-14A的性能算是改進甚多。該型號裝兩台TF30-P-412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9490千米。60架核心的F-14A改裝了AN/ALR-67干擾預警和控制系統、藍盾吊艙和可程式的戰術信息顯示器。F-14A在2.25馬赫的速度下能夠作出6.5G的動作,它從靜止到1.8馬赫的加速耗時75秒。在裝載4枚不死鳥飛彈,兩枚麻雀飛彈與兩枚響尾蛇飛彈的情況下,F-14A可以在航空母艦外280千米處執行戰鬥空巡任務達90分鐘,或者是距離航空母艦470千米處執勤一小時。在相同掛載下,F-14A可以在遠達航空母艦317千米處,執行1.3馬赫的攔截任務。20世紀70年代底,F-14的發動機出現大量的故障,1983至1985年交付的飛機換裝了TF30-P-414A發動機。共生產了585架。
F-14+
A型的改型,改動不大,採用F-110-GE-400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增加,油耗降低。著艦中的F-14A,主進氣口關閉,改由輔助進氣口進氣。
RF-14A
A型外掛偵察設備吊艙而成的偵察機,不掛吊艙時戰鬥力仍與A型相同。該吊艙重748千克,置於機身腹部兩個發動機艙中間,距機身0.38米。艙內有四種主要設備:頭部裝一台CAIKS-87B分幅照相機,向前或向下拍攝;費爾柴爾德公司的KA-99低中空三鏡頭全景照相機;霍尼韋爾公司的AN/AAM-5偵察裝置;地面檢查維護和控制數據顯示裝置。在1980~1981年共有49架F-14A改裝成可載偵察吊艙的RF-14A。1989年,海軍停止了該型機的偵察任務。
F-14B
F-14A的改型,共生產38架,另由F-1 4A改裝了32架。原F-14B。A型機的改進型。機體、電子設備和武器與A型相同,改裝F-110-GE-400渦輪風扇發動機,取代了TF30-P-414A,提高了飛機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原型機於1973年9月12日首飛,後因研製費用超支及戰術使用上A型已經可滿足要求而停止研製,原B型的訂貨全部改為A型。共有119架F-14B改裝或生產。F-14B型的機體、電子設備和武器與A型相同,改裝F401-PW-100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5千牛。
F-14C
B的改進型。採用更先進的火控系統,具有全天候空地武器投放能力。後因原B型撤消,這一項目也被擱置。無飛機生產。
F-14D
更新了發動機和簡化了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動力裝置是兩台普惠公司TF-30P-412渦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93千牛。後來使用通用電氣公司的F110-GE-400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4.5千牛。1991年5月全部配備了Tape115B計算機軟體,具有用常規炸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能力。在新的F-14D上採用ALR-67威脅警告及辨認系統的自衛干擾機、聯合戰術信息分配系統,紅外搜尋和跟蹤感測器和電-光偵察裝置。第1架F-14D於1990年2月交付,共生產了37架。170架A型機改裝成D型機。F-14D上大約有60%的模擬電子設備更新為數字式設備,改裝新的武器管理、導航、顯示和控制系統,利頓公司AN/ALR-67威脅告警系統和目標識別系統由MIL-STD-1553B數據匯流排聯結,機載威斯汀豪斯ITT AN/ALQ-165電子干擾機(ASPJ),聯合戰術信息發布系統,前視紅外搜尋跟蹤感測器,電視攝像機。以上系統與F-18和最新的A-6上的系統有很好的兼容性。在新的F-14D上採用ALR67威脅警告及辨認系統的自衛干擾機、聯合戰術信息分配系統,紅外搜尋和跟蹤感測器和電-光偵察裝置。F-14D採用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MRAAM)。
伊朗
伊朗空軍雄貓戰鬥機的外型與美國海軍的一模一樣,所差的只是內部機密的航電系統,但是射控不死鳥飛彈的能力可是一樣。定購了七百多枚不死鳥飛彈,實際到貨的只有284枚。
服役動態
1973年6月20日,美國海軍飛行員Pete Purvis,駕駛試飛用的F-14型6號飛機,在測試武器分離的試飛過程中,使用自身發射的麻雀飛彈擊落了自身駕駛的F-14型飛機,成為全球第二個將自己擊落的飛行員。試飛時,發 射了麻雀飛彈,麻雀飛彈與飛機分離後,距離飛機過近,沒有達到安全距離,飛彈連續碰撞機身,導致飛機失事,Pete Purvis彈射跳傘逃生。
1975年,西貢陷落,北越空軍對於執勤的雄貓式戰鬥機不敢幹擾,只用防空炮火加以射擊。F-14參加了越南戰爭後期的作戰任務,當時第1、2艦載機中隊隸屬於“企業號”航空母艦上的第14艦載機聯隊。從1974年9月17日至1975年5月20日這段時間裡,第1、2中隊在南越上空執行戰鬥巡邏任務,但未跟跟敵機遭遇。
1977年,伊朗巴勒維王朝慶祝其五十周年紀念時,特地舉行了一次雄貓打靶表演。8月,一架由伊朗空軍操作的F-14使用不死鳥飛彈,擊落了一架在五萬英尺高空飛行的靶機。
1981年8月19日,兩架F-14“雄貓”戰鬥機與兩架利比亞蘇-22戰鬥機在地中海南海發生衝突。蘇-22先以“環礁”飛彈直襲F-14,但撲了個空。隨後,F-14發射兩枚“響尾蛇”飛彈反擊,兩架蘇-22當即凌空爆炸。此次戰鬥前後不到2分鐘。
1981年8月,由佛瑞斯塔號(USS Forrestal)與尼米茲號(USS Nimitz)航空母艦所組成的戰鬥群進入東地中海。其任務是針對利比亞政府宣稱雪特拉灣(Gulf of Sidra)為其領海一事,加以抗議。抗議的手段則是將戰艦駛入雪特拉灣,19日,兩架蘇-22戰鬥機升空對抗兩架F-14A。結果F-14A使用AIM-9L全向響尾蛇飛彈擊落了這兩架蘇-22。這也是世上第一起可變翼戰鬥機對可變翼戰鬥機的空戰。
1983年,位於東地中海的艾森豪(USS Eisenhower)與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航空母艦,奉命支援美國海軍陸戰隊登入黎巴嫩海岸的行動。攜帶著戰術空中偵察吊艙系統的雄貓機飛行了數架次的偵查任務,其餘的雄貓機則負責掩護動作。在這些任務中,曾經遭到地對空飛彈射擊數次,但是都沒有命中。同年10月,美國對島國格瑞那達(Grenada)展開急怒(Urgent Fury)入侵行動雄貓機也出動了幾次偵查任務。
1985年10月,七架從薩拉托加(USS Saratoga)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雄貓機,負責攔截一架從埃及起飛的民航機。該機已經被殺害美國遊客的恐怖份子劫持。最後雄貓機準確地攔截到該機,並且逼迫它降落在義大利的機場,
1986年3月,美國海軍艦載機對於利比亞發動數次攻擊,F-14提供空中掩護,4月,美國空軍發動駐在英國的 F-111機群轟炸利比亞,F-14再度提供空中掩護。
1989年1月4號,2架從甘迺迪號(USS John F. Kennedy)航空母艦起飛的美國F-14在利比亞上空巡邏時發現兩架利比亞的米格-23戰鬥機朝己方飛來。在接近過程中,F-14以連串躲閃機動向對方發出警告。在遭到米格-23的繼續挑釁後F-14用飛彈擊中米格-23,對方飛行員彈射出來。在這場衝突當中,F-14的電視攝影機組清楚地拍攝到米格-23有掛載飛彈。使得美軍先發制人的行動勉強有個藉口說得過去。至於這兩名彈射逃生的飛行員並沒有被利比亞的搜救人員尋獲。
1988年與1989年間,美軍也在波斯灣進行油輪護航的行動。據稱有兩架雄貓機與伊朗的F-4E戰鬥機進行交戰,F-14確實發射了麻雀與響尾蛇飛彈。但這些飛彈都是警告性質,而沒有正確地使用因而沒有擊落任何伊朗戰鬥機。
1991年1月的海灣戰爭中,F-14都是扮演著空中掩護的角色。 在1991年2月6日,一個兩機編隊的F-14用響尾蛇飛彈擊落了一架Mi-8直升機。這也是F-14在這次戰爭中唯一的空戰勝利。而在同年1月21日,一架雄貓機被一枚老舊的SA-2防空飛彈擊落。這是美國海軍雄貓機群第一次在戰鬥中的損失,也是唯一的一次損失。兩名彈射的飛行員有一個被直升機救起,另一名則淪為戰俘。
1995年北約決定干預南斯拉夫內戰,位於亞得里亞海的美國海軍第8艦載機聯隊為了幫助前南地區的北約維和部隊,來自不同中隊的F-14扮演著執行多重任務的角色:攻擊地方地面目標(近距離空中支援)前線空中支援等任務。在這場衝突中,“雄貓”進行了第一次實彈雷射制導炸彈的攻擊。而且,從美航母起飛的F-14還是在亞得里亞海上美國唯一能進行照相偵察任務的飛機。
1999年3月,北約決定對塞爾維亞軍隊進行打擊,北約晝夜不停的轟炸了塞爾維亞數個星期。美國派出了另一艘攜帶有F-14的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F-14的任務包括:壓制敵空中力量,前線空中支援,空中偵察和精確雷射制導炸彈攻擊。當空襲結束以後,聯軍戰鬥機開始為駐守科索沃的國際科索沃維持和平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從3月6日至6月9日,第8艦載機聯隊的的F-14,EA-6B和F/A-18總共摧毀或擊傷了477個戰術目標和88個固定目標。其中,VF-14中隊的F-14投下了350枚雷射制導炸彈,計350000磅。
2002年6月,美海軍暫停了全部156架F-14戰鬥機在航母上的飛行任務。此次停飛主要是為了深入調查該型飛機前起落架的腐蝕問題。2002年3月2日,在地中海發生了F-14前起落架外氣缸腐蝕、導致彈射事故飛行員喪生的事件。2002年6月17日美海軍F-14經過兩周檢查後,全部重新投入現役使用。海軍最初估計需要2周時間對整個F-14機隊進行檢查,但只花了5天時間即告完成。海軍發現有3架F-14存在相同的隱患,進行了相關維護。
2003年3月,美海軍的F-14D進行了兩周的緊急改裝,隨後在對伊拉克空襲中首次成功的使用JDAM制導炸彈一架F-14D在開戰前曾向伊拉克禁飛區的一個目標投放了一顆908千克MK-84 JDAM。之前F-14D並沒有使用JDAM的軟體。改進完成後,部署在海灣地區海域的3艘航空母艦上的總共30架F-14D都可以攜帶JDAM,從而獲得了全天候精確攻擊能力。還有17架F-14D仍按原訂計畫,在5月份完成JDAM的裝機任務。
1980年9月,兩伊戰爭開始。在這場戰爭的初期,伊朗空軍還是占了些裝備上的優勢。而伊朗空軍以美制戰鬥機為主的維修則因為缺乏補給料件而逐漸停擺,伊朗空軍只能在僅存的戰鬥機中,選取狀況較佳的出動勤務,其它的戰鬥機留在地面上當作器官捐贈者,因此伊朗空軍所能出動的雄貓戰鬥機架次非常有限,而每一次的出動都是要耗用珍貴異常的消耗性零件。到了兩伊戰爭的後期,伊朗空軍每天的起飛架次只有三十到六十架左右,但是伊拉克空軍卻能夠維持一天六百架次。
伊朗空軍將這些貴重的資產當成是迷你的空中預警管制機來使用。因為AWG-9雷達的功能實在是遠超出一般 戰鬥機雷達,所以這些F-14就負起指揮其它伊朗空軍戰鬥機的責任。自己遠遠地躲在後頭,絕不輕身涉險。但是打了八年的戰爭,伊拉克宣稱擊落了七架F-14,而伊朗也在1988年春季,宣稱用一架F-14擊落一架幻影F-1戰鬥機。但也有訊息指出F-14在伊朗戰果輝煌:戰後在德黑蘭召開了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是戰爭中每隻參戰部隊和準軍事組織的指揮官,他們總結出在戰爭中伊朗空軍總共發射了71枚AIM-54A,並且在墜毀、叛逃和被擊落的飛機上又損失了十多枚。這個數據也許是正確的,雖然會議也指出戰爭中F-14隻取得了30個戰果。通過這個數據,16個戰果被證明是有AIM-54獲得的,4個可能擊落,麻雀獲得了一個戰果和兩個可能擊落的,響尾蛇被確認有7個戰果。
1988年7月3日一架伊朗民航客機飛往阿聯杜拜港。當時,正在海灣水域巡邏的美國“文森斯”號飛彈巡洋艦 將其誤認為懷有敵意的伊朗F-14戰鬥機,隨即向其發射飛彈,導致機上290人全部遇難。從最新公開的伊朗空軍F-14戰鬥機的訓練照來看,伊朗的F-14戰鬥機的保養尚可F-14戰鬥機可以算得上是伊朗空軍中性能最強的戰鬥機之一可以用尖爪利牙來形容其在伊朗空軍中的地位。而經過了幾十年的時光這些“波斯貓”的“爪牙”依然鋒利,其戰鬥力不可小視,伊朗空軍約有25架F-14仍處於可運作狀態,而當初巴列維國王買回來的F-14多達79架,估計剩下的飛機要么退役,要么成為“器官捐獻者”。隨著美國針對伊朗的軍事禁運加大,伊朗空軍儘管賬面上有四個裝備F-14的戰術戰鬥機中隊,但實際只有駐紮在沙希德-巴貝耶基地的第32中隊可投入戰備。
伊朗革命衛隊在海外開辦大批偽裝的貿易公司,通過走私獲得F-14的零部件。另外在其他軍工部門的協助下,伊朗空軍還啟動對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飛彈的仿製。2004年,一種性能與AIM-54C相當的飛彈開始小規模投產。與此同時,伊朗在保養F-14機載電子設備方面也取得進展。過去伊朗在黑市上花錢最多的F-14零件就是“黑匣子”的核心部件——飛行數據計算機,沒有它,F-14就不能飛。如今,伊朗已能獨立研製。
總體評價
F-14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為對付蘇聯遠程轟炸機而設計的,主要部署在航空母艦上。它的特點是速度快,時速 可達1443千米,並且是美國第三代戰鬥機中火力最強的機種,也是最早具有多目標跟蹤和打擊能力的戰鬥機。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對它進行了改裝,配備了精確瞄準和打擊系統,在海灣戰爭、巴爾幹衝突和伊拉克戰爭中均使用了這一機種。總計F-14擊落了兩架蘇-22與兩架米格-23,外加一架Mi-8型直升機,這四架噴氣戰鬥機全都是利比亞空軍的,它們也全都是可變翼戰鬥機。
動漫
TV動畫:《逾時空要塞Macross》
劇中地球統合軍著名可變形飛機VF-1“女武神”系列的飛機形態即參照F-14為藍本設計。
OVA動畫 :《Macross Zero》
本劇第1話男主角工藤真駕駛雙座的F-14D與反統契約盟軍的米格-29展開激烈空戰,另外劇中的VF-0系列 可變形戰鬥機同樣是以F-14為藍本。
TV動畫:《戰區88》
劇中戰區88傭兵西蒙米奇所駕駛的也是F-14,但具體型號不詳。
TV動畫 :《特種部隊》
劇中特種部隊成員與對手眼鏡蛇部隊作戰時經常駕駛的是F-14A型號。
TV動畫 :《變形金剛-勝利之鬥爭》
劇中霸天虎副官喪獅可以變形為F-14,進行“噴射攻擊”,即在超音速飛行的同時向地面投射大量炸彈,然後從尾部進行雷射攻擊。
電影
1980年美國電影《碧血長天》,影片中,當一架F-14戰鬥機做出一個懸崖跳水動作後在即將要撞到水面時拉起,戲耍了尾隨在後的日本“零”式戰鬥機。
1986年美國影片《壯志凌雲》,影片中有一個半小時飛行員們駕駛代表國際一流水準的戰鬥機F-14和相對老舊的A-4、F-5馳騁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