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儺舞是一種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稱。是中國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其中包含著人類學、歷史學、文藝學、民眾學等眾多科學。產生於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是古代驅逐疫鬼儀式的一種巫舞,後成為一種流傳於民間的驅邪、祈福、喜慶的舞蹈。現主要分布在江西、廣東、貴州、雲南等地。
湛江儺舞素有”舞蹈的活化石“,是由中原及閩南傳入的,古老生動,蘊含豐富,氣氛熱烈壯觀,動作原始古樸。已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主要分布於湛江市的麻章區湖光、太平鎮,雷州市南興、松竹、雷高、楊家、白沙、附城、沈塘鎮和吳川市的黃坡、博鋪等鎮鄉村。
表演形式
廣東湛江儺舞的內容形式是以雷首公與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的五方雷將為主體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儺具的一種獨特的雷儺舞,俗稱“走清將”或“走成倀”、“舞巫”、“考兵”等,還有吳川的“舞六將”與“舞二真”。主要的目的是驅邪遣災,祈求平安,迎祥納福。儺舞的造型,呈現粗獷,莊嚴威武。儺儀活動是由道士在廟前設壇,向神靈燃燭、焚香、燒紙寶、供三牲。接著頒令、頒符、敬請五色旗隊,八寶、飄色、鑼鼓班,儺舞隊等各路兵馬到壇前札寨練兵,然後到各家各戶趕鬼驅邪,保佑平安。之後游神,游神隊伍浩浩蕩蕩到村鎮各土地公管轄境界敬祭。游神完後,隊伍回到神廟廣場前,再次舉行祭神儀式,整個活動宣傳結束。
表演造型
湛江儺舞有木質儺面具、櫓罟質儺面具、牛皮質儺面具及彩繪儺臉譜等,色彩以黑、紅、黃為主,線條樸實誇張,色彩鮮明和諧。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羈、粗獷獰厲,文相端莊俊秀、氣宇軒昂。是古代雷州半島人民敬雷崇雷文化的傳承。現保存有600年之久的雷儺面具,獨具雷州特色的民俗藝術。
保護
湛江儺舞,集武術、舞蹈、音樂、美學、雕刻於一體,是獨具特色的傳統傳統藝術,是雷州半島紅土地上優秀的文化遺產。廣東省湛江市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十分重視儺舞文化的挖掘、研究與弘揚,邀請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人民日報、羊城晚報、朝日新聞和本地新聞媒體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文專家宣傳、考察和攝錄湛江儺舞,弘揚推介湛江儺舞文化。 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
東嶺村考兵儺禮是中國文化活化石
1999年3月,羊城晚報自從整版報導了東嶺村沿襲歷史悠久、被譽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的《東嶺儺舞》(羊城晚報1999年3月6日第八版視覺新聞)後,東嶺村和東嶺儺舞受到海峽兩岸的廣泛關注。近幾年來,眾多專家、教授、文人和記者紛紛前往該村考察、採訪和攝影。2009年元宵節後,東嶺村儺舞受到《湛江鄉情》、《湛江晚報》以及碧海銀沙《圖讀湛江》、廣東文化網、文化中國網、騰訊網等國內十多家媒體的報導以及海內外的關注。2001年11月在台灣《民俗曲藝》上發表了學術論文《湛江市湖光鎮東嶺村的考兵儺》。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也曾到東嶺村進行實地考察,對儺舞現象作了研究。
據記載,儺舞為先秦時的中原地區流傳的一種祭祀儀式,以驅鬼疫。而儺舞在東嶺村叫做“考兵”,或“練兵”和“驅魔”,由“車”、“麥”、“李”、“劉”和“洪”五位將軍(村民也稱為“凶煞將軍”)和土地公、土地婆組成,傳說中這五位將軍是北宋抗遼名將康皇麾下的戰將。據了解,湛江東嶺村的儺舞是由其祖上在宋朝由北方遷居福建莆田,明朝時入湛江,明末定居於此地,考兵儺的面具於明末清初雕刻,至今已有400多年,儺舞面具平時就保存在靈岡廟內。
每逢元宵節,東嶺村五戰將“考兵”儺舞就會出現在元宵拜祭祖先儀式上,地點設在靈岡廟和廟前廣場,“考兵”由辰時始至戌時止。各家各戶設壇接受敬祭,土地公、土地婆手執“神棍”為村民祈福,五位“戰將”走田野竄小巷,逐戶驅疫,遣災納福,以求國泰民安。該村的全部儺祭儀禮深受中原與吳越文化影響,並承傳其特色。1992年,東嶺考兵儺舞被批准收入國家重點科研工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一書。另外,東嶺村“考兵”儺舞五戰將的面具圖像還曾經被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採納印製在200電話卡做封面。2007年4月“考兵”儺舞被列入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1月,東嶺儺舞隊還被評為湛江市最具活力民間藝術團隊。
“單就春節民俗儀式來看,東嶺儺儀、客家祭典、湛江東海島人龍舞、潮汕英歌舞、番禺飄色、連平花燈,無不昭示著來自中原的文化傳承,而其雜揉的西南叢林萬物有靈的信仰,使其更為豐富。廣東稱為中原文明的‘最後密藏地’實不為過!”
後來,為表彰東嶺村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村“三文”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造農村文化品牌, 2006年3月,東嶺村被中共湛江市委宣傳部、湛江市廣電新聞出版局授予“湛江市特色文化村”的稱號。
種類
考兵舞
考兵舞流傳於廣東湛江市郊區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及鄰近的下、東嶺、西嶺、北塘、雲腳諸村。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都由道公主持,在本村所供奉的康皇廟前舉行盛大的驅除鬼疫、遣災納福的儺祭活動。
舊縣村乃隋、唐時期鐵把縣治所在地。“考兵”於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年)由彭姓始祖從隴西經鏡方村(今江西省吉水縣)傳入。面具經考證是明朝萬曆年間傳入。
該舞表演程式:在出遊前先由道公在康皇廟內舉行儺祭,再由土地公、土地婆和車、麥、李、劉、洪五將的舞者各自帶面具。車將執斧、麥將執鐧、李將執鏈、劉將執刀、洪將執旗,在打擊樂和嗩吶伴奏下面對康皇神像起舞。然後由多名身強力壯、身材高大英俊的青少年,手執五彩飄旗、羅傘等前導開路。道工走在神像前撒潑白米,謂之“撒糧”。爾後五將等隨康皇神像在全村巡遊,併到各家各戶驅鬼逐疫保平安。然後巡遊回廟前廣場再舉行祭祀儀式。屆時,舞者再排成一橫排向神像祭拜病舞蹈,反覆進行,以示祭祀顯靈,期間有自稱神靈附體的大漢,赤膊上陣,在祭壇前布滿荊棘的八仙桌上來回滾動俗稱為“翻刺床”,以示神靈顯靈,此時活動達到高潮。到了夜間,由道公把各家各戶門前象徵疫鬼的稻草人收集起來,放在鎮邪的紙船上至於村前河中流走,意為“遣災送禍”。至此,“考兵”祭祀活動結束。
考兵舞的表演形式比較簡單。據老人說,原來的表演形式和舞蹈動作組和基本失傳。現今的表演動作只保留了儺舞的“香火決”,翻腕弓步,推指前走和碎步快退的直上直下的隊形。舞時邊喊邊舞保留了古樸威武,具有濃郁的原始古巫色彩和較強烈的生活氣息。
走清將
“走清將”為湛江儺舞的一種,流傳於廣東省湛江的雷州市雷高鎮、松竹鎮、南興鎮、客路鎮、楊家鎮、白沙鎮、附城鎮與麻章區的太平鎮、湖光鎮等地鄉村。每逢元宵或神誕,這些地方的鄉民都在神廟及家中致祭“雷神”以驅邪避災,表達人們祈求平安、迎祥納福的良好願望。
特點
東角村、仙排村的“走清將”
一般以六人或八人為一隊,戴上面具,穿上五彩衣,扮成“雷首”和“五雷官將”(馬、郭、方、鄧、田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的雷神)及土地公、土地婆。其表演程式是:為道士設壇,舉行“請將練兵”儀式,正月二十七日卯時至辰時,道壇首事焚香放炮i,以雞血祭神,頒令頒符,敬請各界神靈、諸路兵馬到寺廟前紮寨練兵。舞儺後,道士問五將“五方蠻雷,功夫練熟不”,五將答道“練純熟”,道士令“起兵”。儺隊便前往各家各戶,去“驅鬼逐疫”。以鑼鼓引路,挨家挨戶在堂前跳儺,每家堂前在八仙桌上擺滿祭品。儺隊從各家大門進院庭,由五雷將站成梅花陣演舞。土地公、土地婆在門前守侯。
該舞以打擊樂伴奏始終。表演時有雷首手執斧、鑿。中央雷將執花鞭,領隊前往各家各戶。按“走四方,歸中央”的東、南、西、北中的套路進行。動作粗獷簡練、誇張,風格古樸,鄉土氣息濃郁。從節目裡仍可從中窺見那種原始儺祭“驅鬼逐疫”的風貌。
“走清將”的原始面具,松竹鎮東角村儺面具始創於清雍正至乾隆年間,至今已有兩百多年。保存於松竹鎮塘仔村農民宏如家中的儺面具完整,形象傳神。現山尾村、仙排村等村的面具也多歷史悠久,尤其是山尾村的儺面具有10個,分別是雷公,五雷公、土地公婆、艄公婆等。
舞二真
簡介
舞二真,雙人舞,流傳於廣東省湛江市的吳川市大岸村等地。每逢農曆正月初八至十五元宵期間,當地都要舉行“舞二真”儺祭活動,以示除邪護正,引福歸堂的良好祝願。
起源
相傳,北宋時期河南洛陽人康保裔,自幼喪父,家道貧寒,自小忠勇孝義,胸懷救民於水火,以身報國之抱負。後別母投師學法 。某日康遊春訪才,巧遇力大非凡的車,麥二人搬石欄路,使來往行人無法通行。此時,康使出“銅錘千斤法”,令車、麥二人扛銅錘,二人使盡招數無法扛動,惱羞成怒,揮刀、鉞 直取康。康用定身法將二人定住,並使出“遁石法”將大石移開,游山而去。直到康游山歸來,才施法使二人復原。車、麥醒,不見大石,只見康與大銅錘。二人上前搬銅錘,用盡力氣也搬不動,由於用力過猛,臉漲得一紅一白也沒法搬動銅錘,這才明白康王是他兩要尋找的德高武強的主帥。於是,二人跪地求饒,願意為康執鞭隨安,通效救國之勞。此後三人攜手結義,在中原大地行使除邪護正,救民於水火之道。宋時契丹入侵,真宗皇帝得知康保裔之法力,便招封為三軍之師。車、麥二人為其部下大將,揮戈抗擊入侵之敵,他們百戰百勝,屢立奇功,後不幸與戰鬥中壯烈犧牲,為國捐軀。他們殉身為國的精神,不僅在人們心中銘記,而且感動上天,玉皇大帝即封康保裔為“主帥道果無漏真君烈天福德真衣康皇仁恩大帝”、車真君為“地祗承天車元帥”、麥真君為“地祗副司麥元帥”。從此,車、麥二帥執刀鉞跟隨康皇,時常降臨人間,救民於水火。
歷史
舞二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舞二真第二十代傳人黃太宇、黃安寧說:“族譜記載舞是明洪武八年(1375)時一世祖黃仲義(生於元至正十八年)從吳陽嶺頭街移植而傳大岸。後相繼傳給三世祖黃碧(生於明洪武二十六年)、五世祖黃士廉(生於明宣德十年)、黃恩棟(生於明化十三年)、黃贊業(生於明崇禎十六年)、黃文彬(生於康熙五十一年)、黃巨川(生於乾隆十年)、黃菊開(生於嘉慶十一年)、黃朝香(生於道光七年)、黃煥然(生於道光二十八年)、黃培天(生於光緒九年)、黃德富(生於同治十三年)黃其壽(生於光緒二十九年)、黃其榮(生於民國二年),一直到現在的二十代傳人黃太宇、黃安宇。”
特色
該舞在漫長的傳承中一直嚴格遵守著“傳子不傳男,傳內不傳外”的家規世代相傳。舞蹈按祖傳的七十二句口訣和動作套路,由車、麥兩真君表演。車真君頭戴紅色黑須面具,身穿紅色繡圖元帥服,手執道。麥真君頭戴黑色黑須面具,身穿著黑色修圖元帥服,手執鉞。表演時舞者二人動作和道具執法完全相同。面對面所做相對稱動作。舞蹈動作有基本步“提右腿左移步”和“左右轉身步”。基本動作有“轉身亮鉞”和“轉身端鉞。做動作之前,要做一次“轉身亮鉞””。動作過程中要邊念口訣邊舞蹈。每口訣均為七字,並附有一個不同動作來表示。每做完一個口訣後,均接做“轉身端鉞”、“轉身亮鉞”依次進行,一貫到底。其表面程式套路和特點大略如下:先在真君廟內設醮堂,壇前置一八仙桌。由道士進行祭祀,敬請康皇和二真君到壇,以示神靈降凡接受鄉民的朝拜,然後車真君從左,麥真君從優登上桌,面向祭壇。在樂隊演奏的《洛神調》聲中,邊默念口訣邊按七十二個口訣動作順序起舞,舞畢下桌,然後鄉民抬著康皇神像,車、麥二真君伴隨左右,圍繞真君廟走三圈,再繼續出遊到各村“蠱位”後按上述方法依次舞一遍。出遊後,回到真君廟,在廟前再舞一遍,整個活動即告結束。
該舞風格古樸莊重,舞姿勇猛剛勁,轉身一致樁步穩,表現出正直剛毅、除惡務盡的英雄氣概。該舞音樂伴奏,由打擊樂嗩吶,圓鼓、陶鼓(用陶泥燒制的一頭大一頭小,羊皮蒙鼓面,中間呈蜂腰狀內空。大頭為鼓面,右掌擊之聲“哄”低沉,右手執竹片擊小頭聲音“扁”音高,是古老的樂鼓)一貫到底。該舞的面具和服裝、刀、鉞等,均系先祖從明代洪武八年(1375)流傳至今。
舞六將
“舞六將”流傳於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博鋪鎮,是 當地鄉民辟邪驅災祈求平安娛神娛人的活動。
每逢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北帝”神誕期間都要要舞六將,當地民眾齋戒三天,俗稱“三月三”年例。初一早晨隔壁,先由道公在北帝廟主持祭壇儀式;啟支、發書遣將、接聖。祭壇上擺設各式各樣糕點、水果,點香燃燭。此時,到處鑼鼓喧天、龍騰獅舞,鄉民用神轎抬著北帝菩薩,在浩蕩的儀仗隊和頭戴面具的六位神將與土地公的簇擁下,到個土地公管轄境界游神,村民集結設齋擺盅朝拜。北地菩薩每到一處祭祀台,都必須演舞六將。直到初三下午,轉入“押舟”,即把紙船送往河邊燒毀,以示送鬼驅邪,再回廟前升座送聖,祭祀至此全部結束。
據老人陳錦’龔躍慶回憶,博普香山古廟的北帝菩薩座基刻有晉朝字樣,距今約一千七百多年。民間傳說,北地菩薩部下又六大元帥:趙公明、馬華光、關雲長、張節、辛環、鄧忠,能為人民辟邪驅災。保佑人壽年豐,國泰民安。鄉民祭北帝,舞六將,也就是寄託這些美好願望。
舞六將的演出以打擊樂貫穿始終。是由扮演土地公和北地菩薩部下劉、六大將帥趙、馬、關、張、辛、鄧等頭戴面具,手持兵器。表演時按順序由土地公開是表演,然後逐個輪流上場表演。其動作特點,除了共同的基步“踏三戈”外,每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動作和套路。土地公手持拐杖,右手搖扇而出,表現老邁龍鍾之態。接著趙公明出場做“舉鐧亮相”、“伏虎”和“斗虎”動作。馬華光手持戟上做“倒戟”、“刺戟跪斗”。關雲長手持大刀上場做“橫刀捋須”、“拖刀山膀”。張節做“跪斗掃槍”、“弓步斜刺槍”。辛環左手捧簿,右手提筆上場做“觀簿步”、“轉身觀簿步”。鄧忠執斧鑿上場做“舉斧擊鑿”、“半邊月”。表演時要求動作馬步站穩,刀槍刺準,一氣呵成,威武雄厚,粗獷有力,生動逼真。
服飾穿著。土地公穿紅或藍色長袍,等中穿黑色男式對襟上衣,中式褲,雙肩各套上一個黑色翅膀。用黑色系待與背後相連再配上護肩。趙、馬、關、張、辛吳將軍儘量按古戲曲中的人物造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