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

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1928年10月14日至16日,在江西省寧岡茅坪召開了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和《邊界各縣黨的改造與建設》等決議案。

《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決議,正確分析了國內政治形勢,指出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依然是城市買辦階級和鄉村豪紳階級的統治,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以新軍閥代替舊軍閥。“中國迫切需要一個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這個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才能完成。”決議從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況出發,系統總結井岡山地區和其他割據地區紅軍和根據地建設紅色政權的經驗,具體論證了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中國紅色政權發生和存在的原因和條件,闡明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並強調指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民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思想。”紅色政權的長期存在並且發展,還須有一個要緊的條件,“就是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會議在關於邊界黨的建設的決議案中,著重提出,因為邊界是個農村經濟的環境,加之黨的歷史很短,獨立鬥爭很少,因此,機會主義的遺毒及農民黨的傾向,在邊界各級黨組織中表現出特別可怕的色彩。指出過去黨內一切錯誤,洗刷黨內機會主義的遺毒,改造各級黨組織,使之走上真正無產階級領導的道路,是今後各級黨組織重要的責任。為此,會議要求邊界黨的組織認真肅清組織上和政策上機會主義的領導,健全組織,最大限度地擴大民主化,加強基層組織的支部建設,並把嚴格執行紀律作為改造與建設黨的重要工作。決議還明確了邊界各縣各方面的工作任務和方針政策。湘贛邊界黨的二大,在毛澤東等的指導下,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各地建立紅色政權的鬥爭實踐為基礎,第一次從理論上論證了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規律,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光輝思想,為中共最終確立適合中國特點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大會選舉譚震林、陳正人、毛澤東、朱德、陳毅、龍超清、朱昌偕、劉天平、園盤珠、譚思聰、譚兵、李卻非、朱亦岳、袁文才、王佐、宛希先、王佐農、楊開明、何挺穎為第二屆特委委員。譚震林為書記,陳正人為副書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