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陽圩開發於北宋年間,完備於明清兩朝。歷史上,圩堤矮、溝塘淺,東、西二埂面臨浩瀚的湖面,風浪破壞力極大,洪澇災害頻繁。僅民國年間,就有民國10年、20年、37年3次決口,圩民流離失所謀生他鄉。
建國以後,湖陽人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整修圩堤,治理內澇,1955年貸款興建新制涵,1957年民辦公助興建大邢機械站,抗災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也使捕撈優勢得到發揮。1969年汛期,丹陽湖最高水位11.13米,湖陽圩屢遭 大風浪襲擊,堤身摧毀嚴重,經廣大民工奮力搶救,才免遭潰破。
圩西為丹陽湖灘,雜草叢生,釘螺密布,血吸蟲病急性感染,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為了消滅血吸蟲病,送走“瘟神”,1969年11月下旬,組織7000多勞力,圍墾滅螺,築新圩修老圩,至1970年4月間,經陶村港至吳塘港築成中新圩,圩堤長15.4公里,做土方159.1萬立方米。是年春,按規劃繼續進行施工,起自朱拐至荻路港止, 興築南新圩,至1971年冬,築圩堤長7.5公里,做土方88.6萬立方米。與此同時,維修加固中新圩,開挖圩內乾支溝19.7公里,做土方212萬立方米。1973年1月間,大白宕圍墾滅螺動工,發動5000多勞力,櫛風沐雨,築堤挖溝,又築圩堤長9.4公里,做土方62.4萬立方米。在圍墾的同時,建閘建站並舉,自運、自采、自砌塊石護坡,翻耕滅螺,格田成方。1973年5月27日,大白宕閘因高水位管涌而失事。同年冬,國家補助2.5萬元易地建閘。
現全圩面積58.6平方公里,耕地4.3萬畝。圩堤長38.26公里,堤頂高程13.5~13.8米,頂寬6~8米,坡度1∶2.5~1∶3,塊石護坡18.15公里。
相關詞條
-
固城湖
固城湖,長江支流水陽江水系。位於南京市高淳區中南部,因湖濱古“固城”而得名,俗稱小南湖,是水陽江下游一座天然滯蓄山洪的調節湖泊,為江蘇省飲用水水質最好的...
位置境域 湖泊成因 水文特徵 主要支流 圩堤建設 -
陽湖拳
陽湖拳原名 雙插子 南俠展昭、常州南拳、江蘇南拳,是創始於江蘇常州、流傳到江蘇與全國部分地區的一種古典傳統拳術,為江蘇唯一的地方拳種,20世紀80年代經...
拳術《陽湖拳》 電影《陽湖拳》 -
圩集
舊志記載元朝時縣內已有圩集。每旬三圩:或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各圩自成慣例。許多地方自春社至春耕結束前還專設牛圩。農業集體化後,牛圩漸...
-
南漪湖
南漪湖,位於安徽宣州和郎溪交界處,又名“南湖”,總面積189平方公里,是皖南第一大湖泊,為古丹陽湖的一部分。南漪湖是宣城市境內的天然湖泊,豐水期總水面積...
位置境域 主要支流 地貌 水產 漁業 -
軍民圩
1950年春修中,臨川等村將紅花、南�、陶家等小�併入保大圩。 1970年春,博望公社3000多民工苦戰100天,築圩面積8平方公里。 1985年開始,...
-
湖陽鎮[當塗縣下轄鎮]
湖陽鎮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是全國農業結構調整百強示範三十強鄉鎮,是安徽省濕地生態自然保護區。地處馬鞍山市東南。東距寧高高速8公里;北接314省道...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經濟發展 -
金寶圩
金寶圩始建於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大帝赤烏元年至四年之間(公元238—241年),距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
概括 內容介紹 歷史 美麗的金寶圩 近況 -
龍感湖
龍感湖位於N29°52'~30°05',E115°19'~116°17'.有一個畫龍點睛的名字——“雷池”。 “不越雷池一步”是今天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句成...
主要景點 湖泊簡介 湖泊由來 湖泊位置 發展歷程 -
金寶圩論壇
水陽-金寶圩論壇於2010月3月創建。 貴歷史資料,弘揚水陽-金寶圩人的人文精神。 水陽-金寶圩論壇建設一年多來,受到各方人士的關注,喜愛,支持。
一、論壇創建背景: 二、論壇意義及作用: 三、論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