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新化一中創建於1898年,坐落於資江河畔。辦學百餘年來,為社會培養了三萬餘名各類優秀人才,其中以民主革命先驅陳天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老師羅元鯤、全國政協常委、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龔谷成等為代表的雄才英傑燦若星辰。
發展歷程
1898年4月10日新化實學堂正式開學;1909年2月新化實學堂更名為新化官立學堂,公立中學堂;
1912年新化公立中學堂改名新化縣立中學;
1930年7月學校改制為新制初級中學,學制三年;
1947年3月經省教育廳財教鳳會字第34547號代電核准添辦高中班,改為完全中學,正名為新化縣立中學;
1949年10月5日新化第二次解放,同月15日,中共新化縣委派軍代表、縣人民政府主任秘書李孝先,接管學校併兼任校長;
1950年新化縣立女子初級中學奉命併入一中,7月,高中部第一班畢業,是為高中畢業生之始;
1952年10月奉命改名為新化縣第一中學,並被確定為省、地、縣三級重點中學;
1960年學校高考升學率居邵陽地區各中學之首,學校考生的高考語文成績,位居湖南省各中學的第二名;
1966年5月28日開始停課鬧革命,大會聲討“三家村”的罪行;
1977年學校高中畢業生一部分自願報名,參加高考;
1982年學校被定為省、地兩級生物電教科學實驗點,開闢大型專用電化教學室;
1984年第一棟學生宿舍樓建成;
1988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紀檢先進單位;
1991年學校學生會考成績居婁底地區第一名,自此至1993年連續三屆全省高中畢業會考中,均居全區第一名;
1997年學校被評為婁底市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
1998年10月2日學校創建一百周年校慶典禮在大操坪隆重舉行;
1999年2月學校被確定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中學”;
2000年學校創辦星台實驗中學,時任舌耕內委副書記吳向東來學校視察工作;
2001年7月省長助理、原省教委主任許雲昭來校督察指導工作;
2002年9月時任副省長唐之享、教育廳長蔣作斌來校視察工作;
2003年9月學校正式被評為“湖南省重點中學”。
學校環境
學校現有校園面積274畝, 其中建築面積9.2萬m2,普高教學班級70個,學生達4800人。學校現有校級領導7人,中層領導9人。 新化縣第一中學學校現有在職在崗教師264人,其中有全國勞模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7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49人,中級教師98人。學校裝備有高標準的教室、圖書室、實驗室、學生公寓、校園區域網路、天文氣象台等現代化教學設施。 近三年中,學校參加的重點科研課題有國家級“十五”重點課題5個,省級重點課題2個,市縣級課題11個。其中《德育課題》獲省科研成果一等獎,電教教材《中學生禮儀錄》獲省級一等獎。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論文共200餘篇。2000年、2002年高考本一、本二上線率居婁底市第一;2001年、2003年高考本一、本二上線率居婁底市第二。學校先後榮獲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園林式學校等十多項榮譽稱號。2003年6月23日,省教育廳正式發文批准新化一中為湖南省重點中學。
學校辦學理念先進——堅持以人為本,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促進學校科學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全面發展;堅持依法辦校,以德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不斷完善“教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育人體系,辦人民滿意教育,構建和諧校園。提出了“全心全意依靠全體教職員工辦學”“民主決策、專家決策、科學決策”“民主管理、制度管理、科學管理、和諧管理”的管理思想,提出了“把一切為了育人、熱愛關心善待每一個學生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創造”“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學習第一”的育人理念,以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學生為育人目標。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首位,以教學為中心,走科研興校之路,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行嚴格科學的教育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