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95年,設立湖北大別山自然保護區。
2003年9月28日,經湖北省黃岡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大別山市級自然保護區。
2009年2月23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保護區。
2012年12月11-12日,湖北省2012年度自然保護區評審會議通過了大別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初審。
2014年12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大別山南坡核心地域,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英山縣北部。
地質地貌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於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區域,地質構造古老複雜,地形自北向南呈階梯狀坡降,依次出現中山、低山、丘陵,並以中山山嶽為主要特徵,山勢雄偉,峭壁千仞,溝壑深邃,峽谷幽長。境內有天堂寨、牛背脊骨、薄刀峰等著名山峰,地形北高南低,海拔380至1729米。
氣候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長江中下游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濕,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區內年均氣溫12.5度,年平均最高氣溫18.7度,年平均最低氣溫8.8度,年降水量1433.4毫米,是湖北省多雨區之一,年平均降水日數156.7天,暴雨日數為6.5天,無霜期230天。
水文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河系較為發達,為長江、淮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是長江中部主要支流倒水、舉水、浠水、蘄水、巴水、華陽河的發源地。保護區內有天堂河、勝利河、巴乾河、東河、西河等六大河流。
區域範圍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接安徽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與安徽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西與麻城毗鄰,南臨羅田、英山縣城。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0º31´—31º13´,東經115º30´—116º4´之間,保護區總面積32462公頃,其中:核心區11014.7公頃,緩衝區4052.5公頃,實驗區17394.8公頃。
保護目標
綜述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系統、珍惜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
植物
截至2016年,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95科、763屬、1465種。其中蕨類植物有27科、49屬、82種,種子植物有168科、714屬、1383種,在種子植物中,裸子植物8科、16屬、22種;被子植物160科、598屬、1361種。區內分布有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達35種之多,在這些稀有而珍貴的植物中,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9種,一級2種:銀杏、南方紅豆杉;二級17種:金毛狗、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巴山榧樹、厚朴、櫸樹、香果樹、楠木、野大豆、秤錘樹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27種,二級11種,它們是銀杏、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小花木蘭、連香樹、杜仲、獨花蘭等;三級保護16種:穗花杉、青檀、領春木、八角蓮、黃山木蘭、天目木姜子、銀鵲樹、金錢槭和天麻等。大別山特有瀕危物種有大別山五針松、天女花、光柱鐵線蓮、安徽小檗、大別山鼠尾草。其中大別山五針松區內僅保存2株大樹,天女花區內僅有2小片16株,面臨絕跡的危險。此外,區內還栽培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紅豆杉、水杉、珙桐等。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蓋率達 90%,居全國保護區前列。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屬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帶,是湖北唯一保存較完整的華東植物區系的代表地。該區植被類型為典型的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以殼斗科的落葉櫟類分布最為廣泛,區內局部地方基本保存著原始次生林特徵。保護區內海拔800米以下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分布的主要樹種有青岡、苦櫧、石櫟、冬青、黑殼楠、栓皮櫟、茅栗、白櫟等;海拔800米至1500米為落葉闊葉林與溫帶常綠闊葉針葉林,分布的主要樹種有栓皮櫟、槲櫟、化香、楓香、粉椴、槭樹、小葉青岡、刺楸、杉木、黃山松等;海拔1500米以上為山地矮林和常綠灌叢,主要分布樹種有黃山櫟、茅栗、黃山杜鵑等。
動物
截至2016年,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昆蟲資源基本上涵蓋了湖北大部分昆蟲種類,同時,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拉步甲、中華虎鳳蝶等。大別山分布有陸生脊椎動物208種,隸屬26目,65科。其中獸類41種、鳥類122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動物13種。在這些種類中處於極度瀕危和長時間不斷減少的動物高達140種,列入國家一級、二級保護的有26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原麝、豹、金雕、白鸛、大鴇、白肩雕、白尾海雕等,據記載,該地區還曾是華南虎的重要棲息地。此外,穿山甲、白冠長尾雉、豺、小靈貓、白額雁、鳶、赤腹鷹、禿鷲、細痣棘螈、水獺、虎紋蛙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大別山自然保護區也有廣泛分布。
管理措施
管理機構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為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區管理局已形成了一套包括行政管理、科學研究、生產經營、自然保護四個方面系統而嚴密的管理模式。
管理內容
2016年5月22日,湖北省環保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等單位聯合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景區開展了宣傳紀念活動,以進一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意義,提高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
開發利用
旅遊景點
天堂寨
天堂寨位於鄂、 皖,羅田、英山、金寨兩省三縣交界處,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13米,為大別山主峰之一,是江淮分水嶺。
獨尊山
獨尊山又名獨坐山,因其山峰獨尊,眾山皆伏,其形如人端坐,故名。位於薄刀峰南面,海拔1024米,面積約3平方公里。昔為滕家堡進多雲山的咽喉要路,既為軍事重地,又是向東北進入安徽太湖等地的商旅通途。
薄刀峰
薄刀峰原名鶴皋峰,主峰大弧坪海拔1404米,與天堂寨東西對峙。相傳魏晉南北朝時巴水蠻田氏 一支建廟祀祖,現名爵主廟,系供奉老酋王遺址,南宋末建寨名爵皋寨,至今有鶴皋寨城門和鶴皋亭遺址。
綜合利用
2011年1月12日,湖北省委、省政府投資70億元開展建設“綠色大別山”活動,其中中央和省扶持資金20多億元,帶動社會投資40多億元。資金用於包括大別山地區退耕還林、大別山防護林、森林撫育補貼、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建設、珍稀植物園等十個重點項目的建設。
生態價值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安徽省天馬和鷂落坪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比較,獸類種類分別高出13.89%和2.50%;鳥類種類分別高出12.04%和11.01%。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原麝和白冠長尾雉具有相當大的種群規模。該區的動植資源和獨特的生態系統結構,充分說明了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重要地位,是華中地區的物種資源庫,並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規劃》列入“中國優先保護的生態系統名錄”,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保護價值。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大別山東段與西段的結合部,是覆蓋大別山南麓分水嶺及其南坡山地生態系統非常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使大別山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群從西到東連成一體,從北坡到南坡全面保護,完善整個山地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區網路體系,可以彌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沒能涵蓋整個大別山山地生態系統的缺憾,也可以有效保護中國華中植物區系向華東、華北植物區系過渡的代表性植物類群和重要的珍稀動植物物種及基因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