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縱隊

渤海縱隊

渤海縱隊,1947年10月5日,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在山東博興小高家莊組建,以渤海軍區機關兼縱隊機關。該縱隊下轄新編第7師、第11師兩個步兵師,1個炮兵營、1個教導營和1個補充團,共1.3萬人。

渤海縱隊渤海縱隊
渤海縱隊

1947年10月5日,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在山東博興小高家莊組建,以渤海軍區機關兼縱隊機關。縱隊司令員袁也烈(渤海軍區司令員兼)、副司令員廖容標(渤海軍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周貫五(渤海軍區副政治委員兼)、副參謀長官宗禮、政治部副主任歐陽平(兼)、後勤部部長潘友宏。該縱隊下轄新編第7師、第11師兩個步兵師,1個炮兵營、1個教導營和1個補充團,共1.3萬人。
新編第7師(渤海區第3個第7師):1947年10月5日組成,師長曾旭清,政治委員黎同新。該師機關以渤海軍區軍政學校機關和渤海軍區2分區機關一部為基礎組建,下轄第1、2、3團。
第1團——原渤海軍區新特務1團,前身是1945年10月以濟陽、齊河、臨邑、三邊(惠民、商河、濟陽)4個縣大隊組成的渤海2分區第12團,1947年4月升級為軍區新特務1團。
第2團——原渤海軍區新特務2團,前身是1946年9月以原活動於津浦鐵路濟南至天津間各縣的武工隊編成的津浦支隊,1947年5月升級為軍區新特務2團。
第3團——原2分區11團和4分區21團一部,前身是以齊河獨立團、商河、德平、濟陽、臨邑、德縣、匡五等縣大隊各一部組成。
新編第11師(渤海區第2個第11師):1947年8月29日在靖遠縣組成,師長傅繼澤,副政治委員秦化龍。該師機關以渤海1分區機關一部為基礎組建,下轄第17、18、19團。
第17團——原1分區17團,該團前身是1946年以津南支隊、黃驊(新海)獨立團、滄縣獨立營各一部組成的津浦支隊。
第18團——原1分區18團,該團基礎是1945年底以南皮、寧津、吳橋3個縣大隊合編而成。
第19團——原1分區19團,該團基礎是1947年5月以黃驊、鹽山縣大隊和吳橋縣大隊一部合編而成。
縱隊炮兵營——原渤海軍區炮兵營,該營是在1946年8月15日,利用濟陽戰鬥繳獲的火炮以軍區警衛連和渤海行署警衛營的兩個連為基礎組成,營長王克義,教導員李毅忱。1947年10月列入渤海縱隊時炮兵營共有5個連:1連是日式105榴彈炮和美式山炮,2、3連是日式山炮,4連是野炮,5連是92步兵炮。濰縣戰役後,該營用繳獲的火炮為渤海軍區組建了一個炮兵連,同時第5連調歸第11師。
渤海縱隊編成後隸屬於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即山東兵團),先後參加了解放博興、青城、廣饒、齊東、壽光縣城戰鬥,1948年3月參加膠濟路西段戰役(即周張戰役),殲敵3000餘人,繳槍2100多支,這是該縱首次參加重大戰役並取得較大勝利。在緊接著的膠濟路中段戰役(即昌濰戰役)中一展雄風,殲敵近萬人,繳槍7500多支,使部隊受到了極大的鍛鍊。1948年6月,該縱獨立進行龍章戰役,牽制了濟南守敵,配合了津浦線中段戰役。1948年9月參加濟南戰役,編入攻城東集團序列,此役共殲敵8170人,繳槍6483支,使部隊又一次受到攻城大戰役的鍛鍊,武器裝備也大有改善。11月參加淮海戰役第二、三階段的作戰,共殲敵5000多人,繳槍4000支。
1949年,渤海縱隊與在淮海戰役賈汪起義的國民黨59軍一部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33軍,隸屬9兵團建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