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桶口

《渡桶口》是清代詩人鄭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前兩句寫門前溪水翻波跳浪,勢如快馬飛奔,直下烏江;後兩句筆鋒陡轉,採用挽倒法,力抵千鈞,詩人形象突然躍出,情籠萬狀,創造“有我”之境。此詩構思巧妙,想像奇特,意境深遠。

作品原文

渡桶口

門前溪水如奔馬,流入烏江到此津。

我向津共問江水,朝來應見白頭人。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桶口:津渡名,在今貴州境內烏江畔。

2.門前:此指故鄉遵義家門前。

3.烏江:長江上游支流,在貴州北部和四川東南部。津:渡口。

4.白頭人:指作者父母。

白話譯文

家門口的溪水猶如奔馬,瀉入烏江一路流到這個渡口。

我立在渡口詢問滔滔江水:早晨來時應見到有人白頭。

創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受知於歙縣程恩澤,不得朝廷重用,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從安徽歙縣程恩澤處返故鄉遵義途經烏江時所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人是清代宋詩派的重要詩人,他倡導詩人要“養氣”,詩中貴“有我”。因此他的詩特點是“歷前人所未歷之境,狀人所難狀之狀,學杜、韓而非摹仿杜韓。”(陳衍《近代詩鈔》)此詩,便有杜詩雄渾、韓詩奇僻的特點,狀寫貴州奇溪異水,抒發詩人思鄉之情,獨具特色。

這首詩前兩句,把門前溪水,翻波跳浪,勢如快馬飛奔,直下烏江,迂旋於渡口,這雄姿偉魄展示在讀者面前。其中僅用“奔”、“流”、“到”三個極為平常的動詞,就造成溪水迅急奪人的聲勢。這種狀出人所難狀的筆法,明顯地蘊含著詩人所歷之心境,實是他不忍於門內急切心情的表露。使人不禁想起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迫不及待的返鄉情境.只不過杜詩是胄抒胸臆,而此詩則是曲盡其情,但二者異曲同工。

後兩句筆鋒陡轉,採用挽倒法,力抵千鈞,詩人形象突然躍出,情籠萬狀,創造“有我”之境。一個“問”字,大有喝令三山五嶽開道的氣派,扭轉千里狂奔的江水,使之一靜,在這一擒之中,令人體味出詩人熾烈的難耐的思鄉深情。詩人是遵義人,遵義東有小湘江,南有清水河,匯流予鳥江,看見滾滾的烏江,觸景生情,自然會聯想起家鄉的一切。“朝來應見白頭人”正是這種強烈感情的集中表現。烏江從家鄉來,應知故鄉事。此時詩人的心情,就象千條溪水歸入烏江似的急切。聯繫詩人的經歷,他的懷念之情如此強烈自有蘊藉。詩品如人品,在清代考據學大盛時日,他毅然專攻國小,修正禮制之書,獨持己見,渴望得到重用,但黑暗的現實撞碎了他的幻夢。只得到一個拔貢,此後他淡泊仕途,要求告歸。可見,這種強烈的思鄉感情,是包含他政治上思退因素的。

王國維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此詩前兩句,寫溪水奔騰如潮,似無我之境,待第三句“我”字跳出,始知溪奔、溪入、溪到皆著“我"的感情色彩,水勢情勢渾然一體,取得萬物皆籠於“我”的妙境。這種精恩妙制,正如《說詩營蒯》所云:“落想時必與眾人有雲泥之隔,及寫出卻仍是眼前道理。文辭能千古常新者。恃有此耳。”用來評價此詩不為過也。

名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戴逸《宋詩派同光體詩選譯》:詩人把“江水”當作故鄉的來人而詢問自己父母的近況,其構思顯得委婉而新穎。

作者簡介

鄭珍(1806~1864年),字子尹,晚號柴翁。遵義(今屬貴州)人。道光十七年(1837)舉人,官荔波縣訓導。鹹豐五年(1855)苗民起義軍攻荔波,知縣蔣嘉穀適病,鄭珍率兵拒守,苗軍退後告歸。鄭珍精通訓詁學與經學考據。文學方面則是宋詩運動倡導者程恩澤的門生,成為宋詩派的重要詩人。詩論倡導詩人貴“養氣”,詩中“有我”。詩作學杜甫、韓愈、孟郊、黃山谷,“歷前人所未歷之境,狀人所難狀之狀,學杜、韓而非摹仿杜、韓”(陳衍《近代詩鈔》),但部分詩亦有艱澀難懂之弊。有《巢經巢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