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浦坑茶

清遠浦坑茶

蒲坑茶是清遠市石潭蒲坑特產茶,石潭鎮出產的蒲坑茶早已被譽為清遠特產。蒲坑茶深沖產的茶,“清香、味濃、甘香、純淨、耐沖、可口”。 蒲坑茶有清熱化啖,解無名毒;對治療胃病、喉嚨腫痛、感冒發燒、飲酒過量及能具消解脂肪、提神等均有一定的功效。 蒲坑茶最初品質:條色青黃,色澤油潤,條形松卷,似水仙,水色青黃,味特具清滑,香氣不高,葉底色澤青綠不勻

簡介

蒲坑茶是清遠市石潭蒲坑特產茶,石潭鎮出產的蒲坑茶早已被譽為清遠特產。

蒲坑茶的製作大多與民間製法相同。先是將採得的青茶用大鐵鍋炒,期間不停翻炒,控制在適度假均勻不炒焦為佳,但蒲坑茶經常有種焦香味,不知是炒茶時的疏忽還是刻意的效果,使得沖泡出來的蒲坑茶中蘊藏著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獨特茶味。生茶炒後就進入揉捏殺青,然後碳火焙烘。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復茶了,將焙好的茶用長條布袋裝上反覆推搓,使得制出來的茶葉條結實,茶味均勻,條形美觀以賣個好價錢。當年的蒲坑新茶是很清香的,茶色如綠茶般清淡,但真正的蒲坑茶是要經過一段時間自然發酵才成為名副其實的蒲坑茶。兩三年里,新茶吸收了空氣中的水份後自行發酵,這時的茶葉就有股刺鼻難聞的霉味,好像缺乏經驗的藏茶者存放壞了的茶葉(蒲坑茶與普洱茶不同,他沒經過渥堆發酵)。兩三年後,茶里的霉味和煙火味自行消失。以後,年份愈久的茶愈陳香。沖泡出來的蒲坑茶純香無比,色澤如琥珀般透亮,尤如一杯誘人的軒尼詩洋酒。

歷史溯源

清遠茶,起源於清代的茶名,為廣東清遠所產茶的合稱。清代中葉,清遠縣山多地少,土地貧瘠。山民靠山吃山,種茶種竹,過著自給自足的儉樸生活。清光緒《清遠縣誌》記載,清遠茶以筆架山為最,黃騰峽次之,文峒、壩仔又次之。以筆架茶為代表的清遠茶,茶味清香,涼沁心脾,具有解暑消滯的功效,年份久遠的可用於治病。

清代末年,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被迫開闢五口通商,廣州茶商紛紛到清遠、廣寧、四會等縣倡導種茶和擴大茶園。兩廣農工商總局也曾派員到清遠調查茶葉的產銷情況,並推廣植茶、採茶、制茶、焙茶的方法。清遠茶因此得到了發展,茶區擴大到了捕屬、回岐、潖江、濱江等地,但民國《清遠縣誌》記載,此時的清遠茶仍以筆架山所產為著名。

民國初年,各省軍閥混戰,茶農不能安於其鄉,清遠茶葉外銷受阻,茶葉的產銷一度萎縮。到民國19年(1930年),中山大學農學院設立了茶庶部,培養茶葉專業人才,對廣東全省茶葉進行品種和制茶技術改良。清遠茶葉生產隨之得到了恢復,其產量之盛,可見於民國《廣東通志(稿)》的記載,民國23年(1934年),據稅局計算,清遠茶僅濱江一帶產量就接近40萬斤。

民國29年(1940年),為適應海外市場需求,廣東省政府投入了5900銀元試製上等清遠茶。同年,茶樹栽培專家羅溥鍒、龐孔文調查了清遠縣的茶葉現狀,並在《廣東農業通訊》發表報告。羅龐二人採訪了濱江當地老茶農,得知從前的茶山很少,山民多數種植蓼藍製作藍靛。後來,舶來品洋靛顏料輸入,染布房開始大量改用價廉物美的洋靛,從此藍靛的製作和使用一落千丈。山民認為種植蓼藍無利可圖,同時發現了濱江一帶高山的土壤特別適合茶樹生長,茶葉品質佳,能賣出好價錢,於是改為種植和筆架茶一樣的小葉種茶樹,其制茶手法也是仿效著筆架茶。從此,濱江山民開始了有規模的種茶制茶。自北往南,起於陽山邊界的坑尾處,以迄蒲坑、上下坑一帶的高山坡地遍布茶園,僅是蒲坑茶園就有600畝,茶葉產量達3萬斤。

民國33年(1944年),《中農月刊》刊登了中山大學農學院鄭以明對廣東省各縣茶葉產銷概況的調查。鄭以明親自品嘗,分辨出清遠筆架茶、浸潭茶、後山茶、奪元茶和蒲坑茶的各自特點,其中提到“蒲坑茶,條色青黃,色澤油潤,條形松卷,似水仙,水色青黃,味特具清滑,香氣不高,葉底色澤青綠不勻。”因蒲坑茶具備了清遠茶的優良品質,也逐漸地被好茶者所知曉而聞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