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高校電視台之一
清華大學校園電視的發展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主要是依託學校電教中心的技術人員和設備開展有關工作。在那一時期,隨著我國電視事業的發展,出現了運用電視技術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在80年代中後期,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邀請清華等部分高校攝製反映大學校園生活的電視劇。宣傳部郭傑同志受委派協調組織該項工作,編劇和演員均由在校師生擔任,電教中心負責拍攝製作任務。1987年電視劇《期待》獲得大專院校電視劇展播一等獎“理想杯”,1990年《生存空間》獲得“奮進獎”。同時,黨委宣傳部、電教中心開始對學校重要活動、重要工作進行新聞拍攝並報送給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媒體播出,部分專題片如《四點半》等在北京電視台播出,《清華簡介》、《清華巡視》等宣傳片曾送給國內外各地校友會使用。上述工作統一由學校下達任務,電教中心具體承擔,宣傳部進行內容審查和聯絡協調。80年代後期,在到華中工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學校黨委決定在校內建設閉路電視網路系統,並於1989年完成線路鋪設及調試開通。與此同時,在經過數月的試播後,於1990年3月正式成立清華閉路電視台。電視台在體制上由黨委宣傳部和電教中心雙重領導,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郭傑作為負責人兼責任編輯,負責批准申請單、分配任務、現場指導、編寫新聞稿、節目審查等,並參加電教中心核心組會議。電教中心設有專門的場地和設備用於電視台的攝製工作,專職人員從前期配備1人逐漸發展到3人,其中陳鵬翔任閉路電視組組長,陳淑玲長期擔任工作人員,另有專業播音員1人(包括後來到中央電視台工作的趙洪濤、馬昕等)。電視台節目的播放、設備維修由電教中心播放組、維修組分別負責,在完成重大活動報導和重要節目製作的任務中,也得到電教中心其他部門的大力支持。
清華電視台開播後,充分發揮電視簡便、快速和聲像並茂的優勢,以新聞、 專訪、專題報導、專題片等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注意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努力克服設備和人員不足、任務繁重、缺乏交通工具等困難,較好地完成了各項新聞報導任務,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也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電視台一般每周播放兩次(周三首播,周日重播),每次播放節目近三小時,其中自製節目約30分鐘。電視台覆蓋面占全校教職工總戶數的90%,收視率達70%以上,成為教職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學校傳遞信息、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電視台1992年被評為校先進集體。
快速的發展和提高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清華電視台逐漸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96年起,材料系教師周濟、李建保先後在宣傳部任副部長(掛職),分管電視台工作。1997年9月,祁金利任新聞中心副主任,分管電視台工作。1999年1月,祁金利改任電視台主編。在此期間,電視台從理順工作體制機制,到隊伍建設、硬體條件建設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發展,整體業務水平不斷提升:一批高學歷、專業化、較為年輕的人員先後加入,同時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人員整體素質有較大進步;工作體制上實現了電教中心電視節目組和新聞中心負責電視節目的人員從工作融合到編制融合的過渡,至2002年電教中心有關工作人員正式併入宣傳部;從2001年到2002年底,在辦公場地搬至振動小樓後,完成了攝錄設備等硬體平台的全面升級換代,實現了專業化演播室從無到有的變化;1997年學校在學生宿舍區建設閉路電視網路,1998年初開播清華電視台學生頻道的節目;學生記者團開始組建並發揮積極作用。這一時期,服務於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清華電視台辦台水平步步跨越,在奉獻中提升、在發展中奉獻。從1996年開始,創辦、發展了《校園熱線》、《清華人》等一批專題欄目,節目製作質量和數量得到大幅提升。配合國家的新形勢和學校的中心工作,特別是圍繞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校慶、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等重大事件,清華電視台克服人員少、時間緊等困難,製作了一批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的專題節目,產生了良好的反響。每年都選送一批電視節目參加全國和北京市電教協會舉辦的電視節目評比活動,多次獲得包括專題片一等獎在內的多種獎勵。同時,電視台還加強了節目選播工作,配合形勢需要,經常性地精心安排優秀電視節目的編播,為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清華電視台主要欄目
清華電視台目前開設有定期播出的新聞欄目《清華見聞》和《新聞快遞》、《媒體清華》,以及滾動播出的圖文信息;其它主要欄目有《校園》、《縱橫談》、《清園春華》、《大家講壇》等;還有系列專題如《清華科技》、《清華人》、實況錄像等。同時為校內外有關單位、個人及中央電視台、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媒體提供或聯合拍攝了大量素材、節目。新的改革和創新
2003年3月,覃川任電視台主編。2004年,在宣傳部統一部署下,電視台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節目改版及內部建設。主要工作包括:將《清華見聞》從每周一期增加到每周二期,分別在周二和周五晚上首播,每年播出約70期,含各類新聞報導及簡訊愈千條;增設每周一期的《媒體清華》欄目,介紹校外媒體對清華的報導,每年約400條;新增加滾動播出的圖文信息,每周三期,每年播發新聞信息、通知公告約1500條;與離退休處共同開辦面向離退休教職工的專欄《清園春華》,每2周一期;指導和組織學生記者製作以《TV清華》欄目為代表的各類型校園節目,至少每2周一期。近年來,電視台分別通過學校教工區和學生區2套閉路電視系統,運用新聞報導、欄目專題、實況錄像等形式的節目,主要面向全校師生員工宣傳和報導學校的重大事件、政策舉措、基層工作及製作播放各種知識、人物、生活、文化類節目等。在節目體系上形成了“三位一體”的“飛機”狀的結構:新聞綜合頻道是作為主體的“機頭”和“機身”,離退休人員頻道與學生頻道分別是“兩翼”。 其中,新聞綜合頻道是指在晚上的“黃金時段”,集中播放校園新聞和與學校中心工作相關的節目,所面向的客群主要是在職教工;離退休人員頻道是指利用下午這段老同志們比較閒暇的時間,在教工區閉路系統中播放《清園春華》欄目及其它與老同志有關或他們感興趣的節目;學生頻道是指在學生區閉路系統中播放的以學生為主要客群的各類節目。在新聞報導方面,開設有每周定期播出的《清華見聞》、《媒體清華》,以及滾動播出的圖文信息;其它主要欄目有《新聞快遞》、《清園春華》、《TV清華》及《校園》、《視點》、《縱橫談》、《原聲》、《大家講壇》等;還有系列專題如《清華科技》、《走進清華人》,以及各種重大活動、報告、講座、演出的實況錄像等。
近年來,清華電視台積極圍繞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黨建與思想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等學校中心工作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進程,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深入的宣傳報導。內容涉及抗擊“非典”、紀念輔導員制度50周年、紀念蔣南翔同志誕辰90周年、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先進性教育活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紀念“一二?九”運動70周年、紀念“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50年、抗震救災、北京奧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等重大事件;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來校座談或視察、國際政要及學術大師等知名人士來訪、高規格國際會議、雅典奧運聖火傳遞等重大活動;學校“985”建設、“十五”成就展示、“十一五”規劃、科技討論會、教育討論會、迎接本科教學評估以及歷次黨代會、教代會、開學及畢業典禮、校慶等重要工作;還包括以張光斗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人物,學校重要的科技和學術成果,各單位的改革思路、發展成績和成功經驗,校長新年賀辭等。電視台先後拍攝製作了多版本的清華大學宣傳片和“學習十六號檔案”系列專題、“實踐教育”系列報導、“就業啟航”系列專題、“清華名師”系列專題、“踐行榮辱觀”系列專題、“建設節約型校園”系列專題、“迎評促建”系列專題、“老一輩教育家”、“清華師生心繫災區特別報導”、“奧運有我”系列報導、“改革開放中的清華大學”系列專題、“青年教師教學”系列專題等主題鮮明、製作精良的優秀節目。與此同時,還在一些重大活動的報導中完成了多機位的現場直播及全程跟拍。
清華電視台開展多方合作,拓展資源、擴大影響:加入中國教育電視協會,被推選為副會長單位;發起成立中國教育電視台高校協作組,被推選為理事長單位,並成為中國教育電視台記者站;為校內外有關單位、媒體提供大量素材和節目,與中央電視台《科技之光》、《中華醫藥》等欄目聯合攝製節目,還有一批新聞或專題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媒體上播出;與新浪網、視優網、校區域網路等多家網路媒體合作加強視頻節目的傳播。在校內,與離退休處聯合開辦的《清園春華》欄目已逾百期;在教育基金會的立項支持下,先後實施了視頻資料數位化採集項目及《清華史歌》人物搶救性採訪項目;在電教中心的技術支持下開通清華電視台網站,實現節目網上點播;與飲食中心合作在學生紫荊食堂設定電視;與校工會合作開展以“清華教工”為主題的系列節目的攝製;支持後勤成立“古月新橋”記者站;進行過多次觀眾座談和問卷調查。
清華電視台也是育人的重要陣地。近百人的學生記者團,活躍在學校重大活動第一線和校園生活的各個領域,攝製了許多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深受師生歡迎的電視節目和DV作品,在校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從2000年起每年招收播音主持專業藝術特長生,以特長生為主組建播音主持組,不但承擔大量電視播音和節目主持工作,還擔任學校許多重大活動的現場主持,促進了校園文化的繁榮。圍繞校園電視的建設和發展,清華電視台先後申請並指導了多項大學生研究訓練計畫(SRT)項目,開設有《電視節目製作與實踐》(後改為《DV製作與實踐》、《媒介素養概論與實踐》)課程,還曾在教育職員中開設《電視新聞攝像》課程。
近年來,在與全國數十家專業電視台的競爭中,清華電視台報送的《我和總理面對面》(新聞類一等獎,2009)等近20部新聞或專題在歷屆全國優秀教育電視節目評比中獲獎;《蔣南翔:傑出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家、新中國教育事業的開拓者》被評為教育部“2006-2007優秀教育新聞”電視類三等獎;《為夢想插上翅膀——清華大學校園創新文化巡禮》獲教育部思政司和中國教育電視台組織的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展示“魅力校園”專題片評比一等獎。另有多部作品在北京市黨委組織部、教工委等單位組織的評選活動中獲獎。一些有關校園媒體和宣傳思想工作的研究性文章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並獲得全國優秀教育電視論文一等獎等。清華電視台還被評為“全國教育電視先進集體”、“清華大學首都國慶60周年慶祝活動先進集體”,陳鵬翔、覃川被評為校級“先進工作者”,《清園春華》欄目被評為校級先進集體。
從2009年底開始,在學校“985”三期的經費支持下,清華電視台進行“拍、編、播、存”全環節業務平台的數位化升級和業務流程的最佳化再造,實現新聞節目的隨時編輯和播放、推出多媒體多視窗大容量的電視資訊雜誌、打造24小時同步線上的網路直播電視等,還計畫逐步在校園公共場合安裝電視終端和戶外大螢幕,並啟動學校音像檔案庫的數位化建設。通過這些舉措,電視台將更好地服務於百年校慶,服務於學校在新時期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