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宗金鑒》卷五十二。
【組成】生地黃 麥冬(去心) 石斛 知母(生) 枇杷葉(蜜炙) 石膏(煅) 甘草(生) 茵陳蒿 黃芩
【用法】燈心為引,水煎服。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小兒疳渴。形體乾瘦,面黃髮枯,不時大渴引飲,心神煩熱。
【來源】《醫宗金鑒》卷五十二。
【組成】生地黃 麥冬(去心) 石斛 知母(生) 枇杷葉(蜜炙) 石膏(煅) 甘草(生) 茵陳蒿 黃芩
【用法】燈心為引,水煎服。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小兒疳渴。形體乾瘦,面黃髮枯,不時大渴引飲,心神煩熱。
清熱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金鑒》卷五十二。具有養陰清熱之功效。主治疳渴;肥甘積熱煎耗脾胃,以致津液虧損,不時大渴引飲,心神煩熱。
甘露飲有清熱養陰,行氣利濕功用。\n\n甘露飲,中藥製劑,以熟地黃、生地黃、甘草等為主要原料製成,主要用於治療口臭喉瘡、胸悶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等症...
簡介 方義 其它相關信息桂苓甘露飲,中藥方劑,出自《醫學起源》,主治:中暑並水濕證。飲水不消,嘔吐瀉利,水腫腹脹,泄瀉不能止者。現代主要用於下月中暑,膀胱炎和腎盂腎炎等。
功效 主治 方解 【臨床套用】 【用法與用量】清熱甘露飲,中醫湯劑,適用於清熱生津,小兒疳渴。形體乾瘦,面黃髮枯,不時大渴引飲,心神煩熱。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觀音救苦甘露飲用於避邪逐惡,祛風清熱,疏滯和中。主治感冒時邪,瘟疫瘧疾,伏暑停食,霍亂吐瀉,頭痛腹脹,口渴心煩,脾胃不調,吞酸噯腐,一切不服水土。
方劑名稱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清涼甘露飲,中藥方劑之一。主要藥材有犀角、銀柴胡、茵陳、石斛等。具有清熱養陰之功。主治情志不遂,過食膏粱厚味,痰火內蘊,致患繭唇,唇部高突堅硬,或損破流血。
觀音救苦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霍亂吐瀉方論》。具有辟邪逐惡,祛風清熱,疏滯和中之功效。主治感冒時邪,瘟疫瘧疾,伏暑停食,霍亂吐瀉,頭痛腹脹,口渴心煩...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義桂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啟源》卷中。具有流濕潤燥,宜通氣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之功效。主治飲水不消,嘔吐瀉利,水腫腹脹,泄瀉不能止者;兼治霍亂吐...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義桂苓甘露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啟源》。具有疏濕,潤燥,利水之功效。主治臟腑寒熱嘔吐,痰涎咳嗽,及水腫泄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