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為制止分裂割據,維護國家統一,平息吳三桂等三藩叛亂的戰爭。清初,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統稱“三藩”),分鎮雲南、廣東、福建,形成割據勢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清廷下令撤藩,十一月,三藩中勢力最大的吳三桂叛亂。次年,先後奪占貴州、湖南、四川。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之子)、陝西提督王輔臣等相繼舉兵回響,很快占據江南6省及陝、甘等地。康熙帝緊急調整部署,以浙、贛為東線戰場,以陝、甘為西線戰場,對叛軍剿撫兼施,迅速扭轉局面。西線清軍收復蘭州、延安等地。十五年,王輔臣歸降,西線叛軍瓦解。東線,清將岳樂、傑書等,殲滅耿精忠部數萬人,迫耿精忠歸降。十六年五月,尚之信降清。十七年三月吳三桂稱帝,八月病死,其孫世璠繼位,退據貴陽。清軍乘勝分路南下,收復長沙、衡州、成都、重慶、桂林等地。十九年十月,吳世璠逃昆明。二十年十月,清軍破昆明,吳世璠兵敗自殺。至此,三藩之亂被平定。
相關詞條
-
平定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發生在清朝康熙皇帝統治時期。康熙皇帝親政以後,國內外形勢十分嚴峻,清政府的權力還不能行使全國。同中國歷史上的一切封建君主一樣,康熙絕不能容忍藩臣...
三藩的形成 主要人物 過程 影響 相關資料 -
三藩之亂岳州之戰
三藩之亂岳州之戰,時間是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至十八年(1679年),在清平三藩之亂中,清軍攻取岳州(今湖南嶽陽)的作戰。吳應麒收殘卒,挾輜重,潰圍...
戰役簡介 -
理藩院
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統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最高權力機構。 洋務運動前也負責處理對俄羅斯的外交事務。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隨著清廷全國政權的建立,更為總...
設定背景 歷史沿革 職能劃分 部門設定 民族立法 -
三藩[清初三個漢族藩王]
清朝初年‘三藩’,是指三個割據一方的漢族藩王,即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軍在進入山海關後,介於自身八旗兵兵力...
三藩介紹 三藩割據 三藩之亂 平定三藩 歷史影響 -
淀藩
淀藩的幕末戰歷:居所、領地石高:山城淀十萬二千石、譜代。藩主:稻葉正邦(一八三四——九八)民部大輔。丹羽長富(陸奧二本松藩)的次子。嘉永元年襲封號。慶應...
-
清軍平定雲貴之戰
清軍平定雲貴之戰,清廷平定三藩之亂,消滅吳氏偽政權之重要戰役。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帝玄燁以蔡毓容為綏遠將軍,總統諸路綠旗兵水陸並進,自...內亂,欲擒世璠降清,世璠、郭壯圖自殺,其將何忠出降,雲貴平定。 [1] ...
-
三藩紀事本末
楊陸榮,字采南,江蘇青浦人,於康熙五十六年寫成《三藩紀事本末》。由於他撰寫此書是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上,當然奉清朝為正朔,視南明諸朝為僭號,所以把南明弘...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
清統一準噶爾之戰
清統一準噶爾之戰是清朝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為統一西北地區並將其納入版圖與準噶爾貴族進行的多次戰爭。從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式打響,一直到乾隆二...
歷史背景 直接起因 戰爭經過 戰爭結果 歷史評價 -
薩摩藩
薩摩藩,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為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屬地,在九州西南部,在江戶時代,其領地控有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屬地,此外琉球王國也受他們控制,領土包...
歷史 政治 藩主 著名人物 薩摩藩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