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背景
清朝已退出歷史舞台100餘年的今天,重修清史被國家正式提上日程,這實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件重大文化盛事。重修清史無疑籌備已久,多少歷史學家不遺餘力地奔走呼號,並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和最深入的調研。而不容否認的是,近年來愈演愈烈、高燒不退的“清宮戲”則直接點燃了國家此次重修清史的“火藥庫”。
源頭
作為一個曾統治中國三百年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也是中國由盛至衰、由傳統走向近代的一個朝代,它從鐵騎入關、兵強馬壯、版圖擴張到風雨飄搖、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大起大落的興盛衰敗使之蒙上了一層迷霧,老百姓對清代有著極大的了解興趣而無從下手,而簡單明了的教科書又實在無法滿足這種要求。我省文化界有人認為,是余秋雨最早引起了人們對清代人物的興趣,他的一篇《一個王朝的背影》,用獨特的目光與文筆,描繪出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歷代皇帝的清晰面影和生命軌跡,在對清代封建統治者一片罵聲、責難聲的當時,可謂膽大包天,原來清代是這樣一個王朝!於是迅速引起了人們對清代的極大興趣。這時,一些“清宮戲”文學影視作品開始應運而生並漸漸大行其道,成為二十世紀末至今中國螢屏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篡改歷史
由於一直沒有一部全面、客觀、真實地反映清代歷史的大型典籍,“清宮戲”一開始就注定像一個失控的馬群,個個張牙舞爪、左奔右突,無所顧忌地縱蹄狂跑。有的在盛開著民間野史傳說野花的小路上搖頭晃腦、一路過來;有的則借用作家編劇們龍飛鳳舞、天馬行空的翅膀,將毫無準備的觀眾肆意引導;有的雖表現出一副歷史正劇的面孔,實際上卻對耳熟能詳的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了最為大膽、最為駭人聽聞的篡改。在一些電視劇中,清史成了一個可以任意塗抹的小姑娘,時而花枝招展、時而嘴歪眼斜,結果是其面目日益模糊,觀眾們被搞得一頭霧水、無所適從。
愈刮愈烈
回顧近年來的螢屏,數十部“清宮戲”輪番上演,而“戲說風”在其中屢見不鮮。從《還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一到第四部、《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一代廉吏于成龍》、《天下糧倉》、《李衛當官》到《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一部部相繼火爆螢屏,屢攀收視高峰,令相關製作機構、電視台和廣告商們喜出望外。利益趨使下,更多粗製濫造的“清宮戲”也草草上馬、推出。螢屏以遠遠直觀、生動於教科書的優勢,使這些人物形象迅速深入人心,令人過目難忘。在鏡頭前,原來雍正、乾隆等人可以這樣英明神武、憂國憂民;生卒年月根本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竟可以同朝為臣;大貪官可以與所謂忠臣像小孩過家家一樣若無其事地鬥著小心眼兒;皇上可以不理朝政,天天干的都是下班以後的事情;冷酷森嚴的皇宮竟可以長驅直入、溫暖如春。螢屏上,皇上、格格、太監、皇后們走馬燈般輪番登場,各領風騷一兩年,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戲說風”起於青萍之末而愈刮愈烈。
歷史不是一塊橡皮泥
在伴隨“清宮戲”席捲而來的“戲說風”吹拂之下,眾多觀眾暈頭轉向、不明就裡,清史簡直成了某些編劇導演手裡隨意玩弄的一塊橡皮泥,可以我行我素、予取予求。如今,國家終於要下大力氣重修清史了,九州學人共襄此百年不遇之文化盛舉。這也意味著,清史不應該也不可能再成為某些編劇、導演和演員手裡的橡皮泥了。
其實,“戲說風”一度與“濫情風”、“奢華風”一起,去年就被有關部門列為最應該大力反對和摒棄的影視界“三風”,但一段時期以來,似乎越是戲說越有市場,越是立論大膽,越能起到驚世駭俗、爭奪眼球的效果,越能提高收視率、增加貼片廣告。那些想通過“清宮戲”了解那個逝去王朝秘密的觀眾們,面對的是一盤盤每況愈下的菜:牛頭狗尾豬下水,非驢非馬、胡亂拼湊、腥臭撲鼻、血污淋漓,這讓人如何下咽?
清宮戲
隨著國家修清史工程的正式啟動,也有不少讀者擔憂,一旦國家正式編定清史,是否意味著一些事件、人物將鐵板釘釘,沒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而將這些史料完全如實地搬上螢屏,無疑會缺少一些懸念和看頭,往後循規蹈矩的“清宮戲”是否將索然無味、失去市場?國家所編清史是否會成為高懸於影視劇主創人員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影視業人員畏首畏尾、如履薄冰甚至裹足不前?觀眾對此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從此不會再被“戲說風”颳得找不著北,不會再對孩子茫然的疑問而無法解答;憂的是,清史正式“詔告天下”後,“清宮戲”是否會拍成正經八百的清史紀錄片,是否會成為歷史人物事件的簡單圖解?那樣的話,就太倒人胃口了。而更多的人則表示,藝術畢竟不等同於史料,在國家所修清史的框架內,其實有著無限廣闊的空間等著有識之士去挖掘、去表現。
國家編修清史是籌備已久的,如今可以說各種條件俱備,正其時也。而近年來不斷升溫、常播常火的“清宮戲”也無疑為這個“火藥庫”的最終烈焰騰空加了最關鍵的一把柴、澆了最關鍵的一桶油,在學者的多方呼籲下、觀眾的千呼萬喚中,國家編修清史工程的正式啟動水到渠成,我們也對這部鴻篇巨著充滿了期待。
網路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最開始源於cosplayer,但慢慢的人們特別是年輕的女孩不滿足於只是在特定的場合才能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於是開始藉助網路,利用各種聊天工具(大部分使用的是QQ),將具有相同愛好的人集合起來。以某一個朝代作為背景,相互確定所代表的角色,然後模仿現實,用接龍的方法,將自己代表的角色的言行舉止以自己的理解寫出來,其他人根據她人寫的東西,再結合自己角色和理解接下去。
角色扮演所選的朝代大部分是康熙和乾隆這兩代,其中康熙時代的九龍爭霸是清宮戲中最為人們所追捧的。大家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會遵循歷史,只會按照自己的能力來演義後宮風雲。扮演者多為女性,大部分年齡在12—25中,男性很少,所以男性角色也多為女性所扮演。
評價
早期的港台作品《戲說乾隆》,紅遍了大江南北。而之後圍繞著清朝的幾個皇帝,拍攝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清宮戲,一時清宮戲泛濫。不過,大部分清宮戲製作精良,畫面優美,演員陣容強大,展現了清朝的文化風貌,雖對歷史原貌的把握有所欠缺,或是只是借用了歷史背景。
近幾年“辮子戲”一部接一部地拍。戲說這個風流皇帝,大話那個才子佳人。浪漫、誇張得讓觀眾看戲如觀浮雲流水,一笑一鬧一悲一憂過後一片空白。這類“辮子戲”被人為地升級到神化,那些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竟是超乎正常人的“完美”。要說感動自己,這是不真實的。因為它通絡不到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劇中人物不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接觸得到的現實人物。無非是看別人的神話故事,打發自己的休閒時間罷了,怎么能讓觀眾動情動感,有所回味呢?真希望以後少拍些口若懸河的“辮子戲”。
社會看法
古裝戲備受青睞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其中又以清宮戲為最。譬如近一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的螢屏上,已產生相當或一定影響的清宮戲就有《雍正王朝》、《雍正·小蝶·年羹堯》、《康熙微服私訪》、《還珠格格》、《慈禧西行》等好幾部。
古裝戲的火爆,據說一是容易收回成本,且“賺頭”較大;二則是這類“躲避現實”的戲不大會“惹麻煩”,從投拍到播出都會一路綠燈;再就是在“圈內”有一個不是規矩的“規矩”:拍古裝戲,編、導、演的勞務費都比現實題材的戲高出一倍。有了以上三點,古裝戲當然會成為搶手貨,你拍我拍大家拍,不拍白不拍,拍了不白拍。至於清宮戲為何會成為古裝戲中的“主打戲”,一說是“大清故事多”,另一說就是拍戲也得要講個“接近性”———也算是一條不大不小的“市場法則”。
作為電視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裝戲從它出現的那天起就擁有相當的觀眾,而我們這個充滿了大起大落、悲歡離合併極具“戲劇性”的古老民族,客觀上又為古裝戲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式題材,這幾乎注定了古裝戲遲早會有一個乃至好幾個“爆發期”。這不,一旦有人用市場經濟那“法力無邊”的“利益”槓桿輕輕這么一撥,“古裝戲熱”便一“發”不可收拾。而眼下以“清宮戲”為龍頭的新一輪“古裝戲熱”,據說只能算是“古裝戲熱”的再度“爆發”。
儘管有不少人對花那么多人力、物力、財力去“挖掘”那些離我們生活太遠的故事頗有微詞,但這似乎絲毫不影響古裝戲的一火再火,更沒法阻止清宮戲漸漸成為其中的“主角”並最終演變成“辮子飛舞鬧螢屏”這一“奇觀”。近幾年究竟拍了多少清宮戲?筆者曾就此問過“圈內”的權威人士,很可惜,沒人能說出具體數字。只有一位專門從事電視劇買賣的人這樣說:“反正現在的年產量,就算每天播一集,至少還剩一半輪不上。”末了,他又補充了一句:“這還只是清宮戲,而且,還不包括那些根本沒人要的……”
看來,我們的古裝戲尤其是清宮戲的確是“興旺”加“繁榮”了!但掃興得很,這只能算是“正話反說”。如果是“實話實說”,即叫“興旺”倒是確有其象,而“繁榮”則差之千里。前者是指清宮戲的數量和“經濟效益”,後者卻是針對其“品種”和“質量”。
然而,題材的雷同、質量的低下,對那些清宮戲的炮製者來說都是“不礙的”,“清宮戲生產線”照樣在“滿負荷”地工作,既如此,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螢屏上仍會“辮子滿天飛”。據說,已有不少觀眾對螢屏上太多的“辮子戲”表示“忍無可忍”,也有一些擅長拍清宮戲的導演已看出了清宮戲正由盛而衰,開始將目光瞄準現實題材,但這一切卻只能算是“據說”。筆者多少有點擔心的是:也許有那么一天,我們失去耐心的觀眾會憤怒地沖螢屏大喊一聲“剪辮子!”
但願,這只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