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建築名:清代皇家園寢
年代:清地址:天津市薊縣
類別:古建築
介紹
在中國古代陵寢制度中,皇帝的墳墓稱為“陵”,而王公大臣的墳墓則稱為“寢”。薊縣境內的東北部山區有著為數眾多的清代皇家園寢。這些園寢與清東陵僅一山之隔,事實上是清東陵的一部分。這些園寢的主人多為清朝皇室的重要人物。有親王、郡王、貝子品級的皇族要員,也有出將入相的朝廷重臣。將園寢修建在東陵附近,都是經皇帝“恩準”的,是一種特殊榮耀,這些園寢雖久棄荒廢,地面建築不復存在,地宮也被盜毀,但青山依舊,基址猶存,這裡的一磚一瓦,無不張揚著文化氣息。是研究清代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化、文物資源。
內葬人物
皇親貴族1、榮親王園寢
榮親王園寢建在山坡的一片台地上,圍牆五十二丈六尺,宮門三間,門外設有守護班房,門內有東西廂房。正中享殿三間,享殿後月台上有琉璃門一座,後院牆為半圓形正中有三合土寶頂一座。1937年榮親王園寢被盜,據當地老人說,地宮為磚砌,沒有隨葬品。從實地調查看,園寢的輪廓還很清楚,朝房、宮門、享殿的基址還依稀可辨,寶頂處被盜挖了一個大坑。近十年來基本沒有變化。現存“和碩榮親王壙志”一合,藏於薊縣文物保管所。
2、純親王隆禧園寢
純親王隆禧為順治第七子,順治皇帝有八個皇子,其中長子、四子(榮親王)、六子、八子鈞早殤,所以皇七子隆禧就成了最小的兒子。隆禧生於順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生母為庶妃鈕氏。十五歲被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八年七月十五日病死,年僅二十歲,謚曰“靖”。隆禧死後,康熙十分悲痛,輟朝三日,國家撥銀,派內務府官員為他修建園寢。入葬前,康熙帝又親臨園寢奠酒舉哀。隆禧園寢上享殿、琉璃門、寶鼎基址保存完好,並有丹陛石、馱龍碑等文物。
3、裕親王福全園寢
裕親王福全園寢是黃花山下諸王園寢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一處,當地人稱之為“大王陵”。
福全為順治帝二子,生於順治十年(1653)十月十七日丑時。他年幼時,順治帝問他志向,他說“願為賢王”。康熙六年(1667)封為裕親王。康熙四十二年(1703)六月二十六日,福全病故,年僅51歲。康熙與福全之間,即是君臣關係,又是兄弟關係,且年齡相仿,感情及深。福全死時,康熙正在塞外巡視,聽到噩耗後,火速趕往京師,親臨裕親王府奠酒舉哀。謚曰“憲”。並親自為他相度兆域,命御史羅占監造園寢,福全於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入葬,康熙又親臨園寢奠酒舉哀。
裕憲親王園寢南端原有石橋一座,過橋為碑樓和東西朝房。前行有宮門三間,享殿五間後應琉璃門、明樓、寶頂類建築。現地面上僅存基址,地宮被鄉民用於儲水,有馱龍碑一通。
4、理親王允礽園寢
理親王允礽是康熙第二子,為孝誠仁皇后所生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曾經兩次被立為太子,又兩次被廢。康熙五十一年以後,便一直過著幽禁的生活。雍正二年(1724)十二月十四日,允礽死於幽所,時年51歲。據記載,理親王園寢宮門寬四丈五尺,進深二丈八尺,外有神橋、牌樓和守護班房。宮門內有五間享殿。殿寬六章二尺,進深四丈一尺。想點旁邊有東、西邊門,進內有月台,台上有琉璃門一座,裡面一座大寶頂。
1927年以後,理親王園寢逐漸被盜賣一空,從實地調查情況看,基址保存完好,園內各種設施除神橋、牌樓外尚依稀可辨,馱龍碑於1971年被毀。鰲座被掩埋於地下,有龜背暴露於地表。
5、恆溫親王允祺園寢
恆親王允祺為康熙帝第五子,母宜妃郭絡羅氏,生於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初四日,康熙三十五年(1696)追隨康熙帝平定葛爾丹叛亂,率領正黃旗大營,四十八年(1709)封恆親王。雍正五十年(1732)閏五月十九日卒,享年五十四歲。辛亥革命後,輔國公毓森生活不敷。1915年搞了“起靈”。起出殉葬品很多,大致分為三份。薊縣白縣長帶領衛隊擔任警戒,得到珠寶等占四成,森公府管事的中飽三成,輔國公毓森名下得到三成。
馱龍碑賣給了日本商人,如今,尚有神道橋、平橋、地宮遺存,停靈石床改成了防火用的蓄水池。
6、直郡王允褆園寢
允褆為康熙長子,他的生母是惠妃,生於康熙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他先後兩次出征噶爾丹,對皇父不立他這位皇長子為太子十分不滿,因之千方百計打擊皇太子允礽。他曾用魘術陷害允礽以至允礽被廢,後被允祉告發而被革去王爵,幽禁在自己府內達二十六年之久。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死於幽所。終年六十三歲。雍正皇帝以固山貝子禮安葬。其園寢規制較低,布瓦蓋頂,不建碑亭。過了二十幾年,允褆的十四弟允禵斃逝,才把它貝子品級的園寢加以擴建。從實地調查看,允褆園寢較親王園寢小,與允禵園寢相當。現地面僅存灰土。據當地村民說,園寢內有地宮,“文革”期間曾被民兵打開,作為防空洞。
7、朱華山端慧皇太子園寢
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日,清高宗(即乾隆帝)第二子永璉薨逝。乾隆八年薊州城東三十里朱華山的端慧皇太子園寢竣工,十一月初六日,永璉的朱棺下葬。《大清會典事例》記載:“端慧皇太子園寢,琉璃花門一座。前正中享殿一座;兩廡各五間;東有燎爐一座;南有大門三;門外設守護班房,西廂各三間;圍牆周長一百三十丈二尺。”
與永璉同葬的還有清高宗第七子永琮,也是孝賢純皇后所生,在永璉去世後,清高宗有意讓永琮入承大統。永琮生於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日,可在次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薨逝。謚悼敏阿哥,乾隆十四年九月下葬,喪儀視皇子從優。嘉慶四年,追贈永琮為哲親王。永琮的石券中附葬有清高宗第九子、第十子。第九子和第十子均未命名。第九子生於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九日,母皇貴妃金佳氏。卒於乾隆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與永琮一同入券。第十子生於乾隆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母淑妃葉赫那拉氏。乾隆十八年六月初七日卒,七月入券。
端慧皇太子寶頂右側為磚券,葬有清高宗第十三子、第十四子、第十六子。第十三子永璟,生於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母皇后納喇氏。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卒。第十四子永璐生於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母皇后魏佳氏。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初八日卒。當年入券。第十六子未命名,生於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母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年三月十七日卒。當年入券。
琉璃門內,三座寶頂一字擺開呈筆架狀,俗稱筆架山。寶頂東南隅還有清高宗第八女的葬地。她是忻貴妃戴佳氏、總督那蘇圖之女所生,享年11歲。墓穴稱為“天羅池”。
朱華山園寢西側還有“皇十二子園寢”。葬有清高宗第二子永璂,生於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母皇后烏拉那拉氏。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溘逝,享年25歲。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嘉慶四年三月追封貝勒。園寢規制略小,享殿覆筒子瓦。
1927年以後,朱華山北邊的黃華山園寢成為“群雄聚義”之所,幾百人嘯聚於茲。朱華山園寢被這伙強人盜發。
8、恂郡王允禵園寢
恂郡王允禵是康熙第十四子,其生母是孝恭仁皇后,與雍正皇帝是同母弟兄。允禵生於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日。在謀奪皇位的鬥爭中,它是胤禛的勁敵。
胤禛繼位後,即為雍正皇帝。立即把允禵從前線調回,令去看守皇父景陵,讓他“瞻仰景陵,痛滌前非。”後來又將他拘禁在壽皇殿。十年後,乾隆皇帝繼位,允禵被釋。初封以公爵,又晉為貝勒,最後被封為恂郡王。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日病死,終年六十八歲,謚曰“勤”。他的第二子弘明也葬在園寢內。
恂郡王允禵園寢地面建築已毀,地宮也於解放前盜掘一空。現存石碑兩通,一為恂郡王允禵功德碑,碑身高434厘米,寬128厘米,最為奇特的是碑身兩側各雕刻一條五抓生龍,這不僅在六座王爺園寢中僅此一例,就是在整個東陵地區也是絕無僅有。碑下有巨鰲,全長230厘米,寬139厘米,頭高146厘米。鰲下水盤分別可由魚、鱉、蝦、蟹。另一為弘明碑,在允禵碑左方,碑身高347厘米,寬100厘米,厚36厘米。巨鰲全長230厘米,寬107厘米。頭高100厘米,水盤上無雕刻。在石碑周圍散落著大量雕刻精美的券門石。
9、恆恪親王昂弘晊園寢
弘晊為恆溫親王第二子,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八月二十六日,雍正十年(1732)九月襲恆親王。乾隆四十年(1775)六月初六去世,享年76歲。當地人稱弘晊園寢為北陵,神橋北比一般親王園寢規模大,可連王爺後裔也不讓走。東邊有小橋一座,小橋南有專人持黑紅棍看守,空人可以通行。過神橋有東西朝房各三間,中間是牌樓。北行是宮門三間,宮門東西與紅牆相連。宮門內正中有享殿五間。後邊是月台,上邊有紫牆一道,裡邊是三米多高的寶頂。地宮石券,停靈共五口。
實地勘察,部分遺蹟尚可辨識。
10、恆敬郡王永晧園寢
恆敬郡王永晧建於果香峪村西金陵峪,也有神橋、平橋等建築。
永晧為恆恪親王弘晊第十子,生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一月二十日,乾隆五十三年(1788)十一月二十四日卒,年僅32歲。1940年,一位日本軍官楠木經過金陵峪,專門看過恆敬郡王碑文。同治四年(1865)襲爵得輔國公毓森,俗稱麻公爺,手頭有力氣,一使勁能把銅製錢拜成兩半。他在1932年左右去世後,主持家政得薩爾圖克氏將他埋在北陵大西南的佛手峪,挨著鯰魚脊、貓頭溝,建土墳一座。
1、和珅
和珅:和珅,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乾隆三十四年,20歲的和珅繼承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嘉慶即位後,下詔宣布了和珅二十二條罪狀。乾隆逝世半個月後,他在獄中懸樑自盡。
大貪官和珅在歷史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清乾隆年間,他做到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他在河北薊州(今薊縣)修建了巨大的墳墓,民間稱之為“和陵”。
據薊縣文保所研究員蔡習軍介紹,和珅沒有來得及“住”進陵墓就被新君賜死,陵墓也被毀壞,他的屍首也沒有葬在薊縣。據傳,薊縣確有一處和家墳,它的位置在薊縣官莊,是一處有著上百座古墓的清代家族墓葬群,盜墓者曾在墓中發掘出大批瑪瑙、瓷器。據歷史記載,和珅被嘉慶處死後,和珅後人不敢讓他享用和珅墓,墓中只安葬了他的兒子豐紳殷德。現在薊縣的和珅墓已被水庫所淹沒,原先墓地中的兩座漢白玉石獅子也被文物保護部門“搬”至獨樂寺門口。
2、傅恆(穆馬莊村)
傅恆:傅恆是乾隆皇帝第一個皇后孝賢皇后的弟弟,曾任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右侍郎、軍機處行走等職。乾隆二十三年,乾隆對緬甸用兵,傅恆請纓,初戰告捷。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傅恆染病返京,七月病逝,享年不到50歲,諡號“文忠”。
薊縣的馬伸橋鎮穆馬莊村是官方認定的傅恆家族的墓地。歷史上的傅恆是乾隆皇帝最得寵的大臣之一,時任上書房大臣、統兵大帥,為皇后富察氏的親弟弟。傅恆少年得志,文韜武略,權傾朝野,成為無數人仰慕的輔相,其子福康安更是深得乾隆寵信。
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
薊縣距市區雖然咫尺之遙,但它境內的清代皇家園寢卻是清東陵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順治第二子和碩裕親王福全園寢、第四子和碩榮親王園寢、第七子和碩純親王隆禧園寢,有康熙第一子直郡王允褆園寢、第二子理親王允礽園寢、第十四子恂郡王允禵園寢和乾隆端慧皇太子園寢等。如今,薊縣皇家園寢基址猶存,並保存有碑刻和大量雕刻精美的石構件,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是天津地區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清東陵與薊縣皇家園寢有著極為深厚的淵源,經考證,薊縣黃花山位於清東陵西,有的寢陵距清東陵的風水牆只有3000米,這裡安葬著清朝12位皇子、皇孫和高官大臣。一個被稱為“王氣充裕”之地,一個呈“白虎雄踞”之勢,一道風水牆,將眾多清朝皇帝、后妃和他們的皇子、皇孫分隔開來。根據多位考古專家的論斷,從古至今,薊縣皇家園寢和清東陵都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薊縣皇家園寢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的拓展項目,納入清東陵保護體系的意義十分重大。隨著薊縣孫各莊滿族鄉、下營鎮、穿芳峪鄉、馬伸橋鎮等地的老百姓文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同時,薊縣文保所不間斷地對當地老百姓進行宣傳和引導,讓居住在皇家園寢附近的居民對文物有了深刻的認識,提升了大家對文物遺址的保護意識。
名詞解釋
園寢:即陵寢,是帝王的墳墓、寢廟及相關建築物的統稱。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縣馬蘭峪西,中國清代皇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