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吉服包括:吉服冠、吉服帶、袞服和龍袍,用於元旦、萬壽、冬至、除夕、先農壇耕籍禮、筵宴、大婚、中秋節、七夕節、端陽節、上皇太后徽號、太和殿閱視祝版、中和殿閱視祝版、長春宮祭殿神、坤寧宮磕頭、坤寧宮祭新月神、奉先殿行禮、壽皇殿行禮、藥王聖誕、坤寧宮還願、頒詔受賀、大高殿開光等場合。
皇后吉服包括:吉服冠、八團有水龍褂、八團無水龍褂、正行龍式龍袍、八團有水龍袍和八團無水龍袍。除用於重大吉慶及時令節日外,還可用於皇后先蠶壇躬桑、獻繭儀式。
在這些場合中,帝後龍袍會與袞服或龍褂配套穿,有時也會單件使用。在人們的印象中,吉服就是明黃色加彩雲金龍,其實不然。所謂花衣或彩服,是指這些服裝會根據不同時令節日裡花衣期的不同需要,隨時變換衣服的紋樣或色彩。有時,帝後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定製其喜歡的龍袍顏色來享用。如:香色、醬色、紅色、米黃、藕荷、藍色、綠色、雪青等二十多色。而紋樣也會將由原來的龍紋裝飾成為:壽字、漢瓦、團花、喜相逢、五穀豐登、暗八仙以及大婚所用的龍鳳同合等紋樣。
清代早期的帝後吉服,除男女形制的不同外,其紋樣完全相同.都是八團龍袍套穿八團龍褂。隨著服飾制度的不斷改革完善,八團紋樣最終讓位於女性,成為清代后妃的專有紋樣。在清代冠服制度中,皇帝龍袍雖然屬於吉服,但它卻具有禮服和吉服的雙重作用。即:吉禮(祭祀)與嘉禮(吉慶)的屬性。特別是一些由皇帝主持的重大典禮、祭祀場合,龍袍與朝袍往往是同時套穿的。皇帝在祭祀地壇、天壇等處前一日,會在中和殿或太和殿前,穿明黃色或藍色龍袍閱視祝版,以祈求次日祭祀儀式的順利。
相關詞條
-
清代冠服
清代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與狩獵民族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內涵。如帝後朝袍上的馬蹄袖、披肩領和皇后兩肩所飾被稱為“緣”的半月形裝飾,分別象徵...
概述 制度 製作考證 組成結構 -
清代帝後常服
清代帝後常服包括常服冠、常服袍和常服褂,是除禮吉服之外,唯一一類可佩戴朝珠的服裝。 常服是清代帝後一生中穿用較多的一類服裝。 而清代皇帝每一年裡要在那些...
-
清代皇后冠服
清代皇后冠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
發展過程 皇后冠服 -
明朝十六帝
公元1368年,強大的蒙古帝國元終在一片的農民起義中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我可憐的中華民族從一個厄運又走進另一個黑暗的長夜。平民出身的...
概述 明帝系 太祖朱元璋 建文帝朱允文 成祖朱棣 -
清代爵位
直郡王-允禔(聖祖第一子) 誠親王-允祉(聖祖第三子) 履親王-允祹(聖祖第十二子)
宗室爵位 異姓功臣爵位 蒙古爵位 清代有爵位的皇族成員大表系 -
舜帝祭典
現代的舜帝陵祭典活動以“尊祖愛國、傳承文明,凝聚人心、促進發展”為主題,祭祀禮儀既保持了傳統的祭典程式,又新添了具有現代氣息的獻花籃、行鞠躬禮、民俗文藝...
舜帝簡介 歷代祭舜活動 官方祭祀 民間祭祀 祭祀方式 -
清代文字獄[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動措施]
清代文字獄或稱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為止罕見,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 清代統治者為防止和鎮壓知識...
歷史背景 主要案件 打擊範圍 迫害手段 危害 -
清代的爵位制度
清代的爵位制度,清的爵位分為三個系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清代的爵位有三個系統 一、宗室爵位 二、異姓功臣 三、蒙古爵位 -
清代君臣演義(下)
要《清代君臣演義》敘述了愛新覺羅氏自祖先發祥於北方長白,通過征戰逐漸發展壯大,以至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國社會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清,直至宣統遜位的歷史。 冊...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