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擁有以後花園宋茶為主的優質茶葉1100畝,賀年桔紅為主優質水果4100畝。先後投入17萬元,在後花園、圓山、松嶺等地架設了茶果園節水噴灌設施,噴灌面積達3000畝,整修山塘溝渠,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有效地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農田抗旱能力,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至2003年9月份,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1.06億元,已完成計畫任務的81%,比同期增長了11.07%。
全鎮海水養殖面積達15000畝,其中:貝類12000畝,藻類3000畝,網箱放養魚排2816格。2003年1—9月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7056噸。
至2003年9月份,全鎮工業總產值收入為3595萬元。
2003年該鎮投資300多萬元著力加強對景區、景點的修建和配套。著力抓好旅遊 資源的發展規劃,樹立大旅遊觀念,精心規劃廟宇古蹟、田園觀光、漁家風情等風格迥異的旅遊亮點,促進景區、景點的更新改造,力求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以地方文化為依託,營造文化旅遊氛圍,通過對歷史名人、史跡、寺廟的包裝、推介,成為較具文化品位的旅遊產品。以山海為依託,著力打造生態觀光旅遊,加大力度引進開發獵嶼海上觀光和後花園園林生態旅遊。積極做好旅遊市場推介工作,吸引島內外海內外旅客,拓寬旅遊市場,逐步做大、做強、做活旅遊這一朝陽產業。2002年來,全鎮旅遊直接創利近100萬元。
歷史沿革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深澳村村南,引應家溪水流貫全村澳(溝)深水靜,故名。 鎮轄地舊屬定安鄉。民國27年(1938),為深浦、環溪鄉。1956年,並為深澳鄉。1958年10月,為窄溪管理區。1961年10月,建深澳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1994年10月撤鄉建鎮,2001年12月由原隆東鎮和深澳鎮合併而成,是南澳縣唯一的山區農業鎮。
經濟狀況
2017年,深澳鎮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全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2880萬元,比增5.9%;一般預算收入455.03萬元,比增205.66%;農村人均純收入11435元,比增17.86%。
旅遊產業不斷壯大
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著力打造深澳古鎮旅遊品牌,推動漁、農、旅融合發展。後花園生態旅遊區已初具規模,遊客接待量成倍增長;總兵府、古城公園等人文歷史景點得到串聯,鄉村生態游、海上休閒遊等特色旅遊項目有序發展。
種植業持續發展
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擴大特色農業種植面積,加大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力度,後花園“宋茶”、松嶺“松嶺紅”番薯、圓山“橘紅茶”等農產品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養殖業穩定發展
加強養殖海域巡查,確保航道安全,維護養殖區良好的生產秩序;加強養殖技術引進力度,促進高檔魚類、紫菜、龍鬚菜、太平洋牡蠣等特色養殖持續提量增效,全年漁業產值16522萬元,比增5.8%;落實漁船油補,全年接受油補申請31艘,發放油補341萬元;推進減船轉產,報廢漁船3艘,占深澳海洋漁船總數的20%,報廢漁船總功率332.6千瓦,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景區簡介
深澳鎮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景觀秀麗,人文歷史悠久,海、山、史、風景結構各具特色,景觀互補,廟宇古蹟、田園觀光、漁家風情等風格迥異的旅遊亮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該鎮的歷史遺蹟豐富,總兵府、雄鎮關、疊石岩佛寺等歷史文化和宗教文化具有較突出的特色,著力打造生態觀光旅遊,開發獵嶼海上觀光和後花園園林生態旅遊。
風俗習慣
潮汕民俗是中華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漢文化與百越民俗文化及外來文化相融合的結晶 ,別具特色、自成體系。有農曆正月初七吃“七樣羹”,冬至吃“冬節丸”等飲食習俗;有請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習俗 ;有“吃丁酒”、“出花園”等生育習俗 ;有時年八節祭拜等歲時民俗 ;有“搬塗戲”、“賽花燈”等遊藝民俗 ;有好事送禮成雙、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俗。
風味特產
牛肉丸、豬肉丸、魚丸、鮮蚶、蚝烙、生菜龍蝦、金漆木雕、彩瓷、珠繡、鰻魚、石斑魚、鯧魚、馬鮫、對蝦、膏蟹、梭子蟹、魷魚、牡蠣、紫菜、嵌瓷、香包、泥塑、剪紙、金銀飾品等。
人口
深澳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 8582 |
男 | 4264 |
女 | 4318 |
家庭戶戶數 | 200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8500 |
家庭戶男 | 4234 |
家庭戶女 | 4266 |
0-14歲(總) | 2654 |
0-14歲男 | 1305 |
0-14歲女 | 1349 |
15-64歲(總) | 5205 |
15-64歲男 | 2671 |
15-64歲女 | 2534 |
65歲及以上(總) | 723 |
65歲及以上男 | 288 |
65歲及以上女 | 435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8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