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深圳經濟特區
廣東省深圳市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深圳市特區位於廣東省的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
特區簡介 特區發展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
經濟特區
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
發展歷史 特區發展 中國試驗 基本經驗 實際意義 -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1982年6月,深圳特區和非特區之間用鐵絲網修築了一道管理線,稱為“二線”。這道線把深圳分為特區內和特區內外,俗稱關內和關外,這條管理線就是深圳特區管理...
源起 建設 意義 爭議 二線五大癥結 -
旅遊經濟特區
旅遊經濟特區:是根據旅遊資源的分布和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因素,在國內劃定一定範圍,在旅遊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
必要性 基本思路 注意工作 特區範例 -
珠海經濟特區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
特區簡介 區位優勢 特區歷程 輝煌成就 經濟概況 -
鄧小平與深圳經濟特區
《鄧小平與深圳經濟特區》是2008年11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講述了30年來改革開放風雲人物、重大事件、經濟變化、政治革新、文化演進、社會變...
內容簡介 目錄 -
深圳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畫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中國經濟特區
中國經濟特區是在國內劃定一定範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和靈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區。這近三十年的實驗為研究城市學領域的學者提供了一個...
簡介 基本經驗 劉海善所著圖書 -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促進條例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促進條例》是深圳市為了加強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社會建設,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
簡介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基本公共服務 第三章 社區建設 第四章 社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