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信息
選育單位: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從容縣楊梅鎮紅石村收集到的淮山種質資源經系統選育而成。
報審單位: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特徵特性:
產量表現:2002年在南寧進行品比較試驗,平均產量1856.3kg/667平方米,比對照品種(來自容縣楊梅鎮)增產24.61%;2003年複試,平均產量1760.3kg/667平方米,比對照增產24.87%。2003年在容縣、鹿寨、北流進行生產示範,平均產量分別為1665.2kg/667平方米、1782.7 kg/667平方米和1755.4 kg/667平方米。
栽培技術要點:
1、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種植。2、選擇無病蟲的薯塊作種,按5cm-8cm段切,薯塊大的可以再縱切成兩塊,然後用草木灰將切口蘸塗。3、種植方法和密度:按行距1.3-1.5m,深開溝,後回土作高壟,畦高30-40厘米,寬60厘米,按株距20cm左右打洞填沙,洞深80-100cm。薯種種在沙洞上。適宜播種季節桂南3月上旬至4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至4月中旬。每667平方米種植2500-3000株。4、肥水管理: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農家肥1000-1500kg或複合肥40-50kg,過磷酸鈣50kg作基肥。出苗後及時搭架引蔓,生長中期適當修剪側枝和除草,苗高10-15cm淋施糞水一次;中期結合除草、培土追施複合肥7.5-10kg/667平方米;薯塊膨大盛期,注意淋施複合肥水2-3次。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5、注意防治黑斑病、炭疽病、斜紋夜蛾等病蟲的危害。
自治區品審會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生產上有較好的套用價值,通過審定,可因地制宜種植。